2006-03-07 14:42:01紫娟
我談的那場戀愛之一~浪漫的宿命論
我和J是在一個基督教營會中認識的。雖然同在一班,但在「特別之夜」之前,我們曾未交談,或者說,我根本就沒在意過他的存在。
在營會結束前一天的下午,主辦人在台上宣佈:「今天晚上有一場外聘講員的演講,在此之前,為你們準備了特別的晚餐,每個人要穿之前請你們準備的正式服裝,女學員將由男學員邀請入座。」這一聽就有聯誼性質,而我一向對這類活動反感,但心想,假如坐在我旁邊的斯文男孩邀請我,就還值得期待。幾乎在這念頭閃過的同時,有隻手穿過那斯文男孩拍我,原來是他旁邊那留著髮長及肩、看起來有點怪異的同學。「我邀請你,好嗎?」「嗯…好…」(心裡嘀咕我也沒有辦法說不好呀!)
那天晚上J穿著西裝出現在門口,那是我第一次,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次看他穿西裝。雖然這身打扮與他腳上的舊休閒鞋很不協調,但直至今天,我仍可輕易地在腦中描繪,當年J那西裝筆挺的身影。
到了餐廳,主辦人又增加了遊戲規則:「男學員不但要幫女學員夾菜,還要主動談話…。」在我們眼前的是一道道可口的菜肴,如同大節日中的餐宴。開動後,我觀察同桌的男學員們,大多只遵守規則的前半段;只有J不斷地問我問題,而我為了爭取多一點吃東西的時間,也不得不多丟問題,好讓他說我吃。雖然這令他竟不小心地噴飯到我身上,但在交談中,我慢慢地拆除了原先對他的刻板印象,他不僅不怪異,反而十分開朗健談。除此之外,我得知他也是在大學時重新經歷神,並且正積極地參與在校內的福音活動中。
那天晚上他一直在我身旁,直送我到房間門口才離開。雖然那時對他產生了不錯的印象,但開始有強烈地愛戀感,是在隔天營會結束後的下午。
營會的最後一天,他抓到了一個我落單的時刻,將一張小卡片及巧克力拿給我。還記得那是張畫著一對兔子並排坐著的可愛小卡,(我留著它直到我們分手),上面提及了他對我「真誠」的欣賞。我看了很感動,因他不是讚美我的外表,而是誠心肯定我的內在特質。於是我回了張紙條,想找機會拿給他,但卻遍尋不著他的身影,只好請他那長相斯文的同學轉交。
在回程的下午,我不斷回想過去與他共處的數小時,如同他送我的巧克力,不僅在口中更在心中轉為甜蜜的化學物質。此外,還不時擔心他同學會不會忘了轉交紙條,於是回家後,立刻再寫了一封email (以分享營會心得為由)。很快地我就收到J的回信,從此開始了頻繁的書信往來,而這段感情,就如溫度計內的紅色水銀,急速地向沸騰的臨界點攀升…。
假如用「浪漫的宿命論」來解釋和J的墜入情網,「特別之夜」的情境催化就成了主因。如果那天與我一同用餐的是那斯文男孩,很有可能就變成他與我相戀而非J了。「不可避免的是愛情,而非和特定的人戀愛」-艾倫狄波頓如此主張。(註)
「當我覺得遇見珂蘿葉只是一場意外,也就是當我不再覺得與她在一起有絕對的必要性時,那就是我停止愛她的時刻。」-當我覺得另一個人而非J,更有可能是我命定中的Mr. Right時,就是我當年決定和J分手的時刻。
這些年間,雖然有不乏比J更具外在吸引力的追求者,但卻沒有一個能像J,真正貼近到我的心靈深處。我想,這就是J何以一直在我心中還占有著「獨特性」-令我對他無法忘懷,並不時有著破鏡重圓的想像。也許,當我遇到比J更能深觸我心的人時,就是我停止想念J的時刻。
註: 本書的第一章,作者描述他如何在不滿一個早上的時間內愛上本書的女主角(珂蘿葉),因而提出了「浪漫的宿命論」-對於愛情的原始渴望,加上情境的催化及天造地設的主觀解釋,讓一個人足以在短時間內建立了與另一個人愛戀的新信仰。
在營會結束前一天的下午,主辦人在台上宣佈:「今天晚上有一場外聘講員的演講,在此之前,為你們準備了特別的晚餐,每個人要穿之前請你們準備的正式服裝,女學員將由男學員邀請入座。」這一聽就有聯誼性質,而我一向對這類活動反感,但心想,假如坐在我旁邊的斯文男孩邀請我,就還值得期待。幾乎在這念頭閃過的同時,有隻手穿過那斯文男孩拍我,原來是他旁邊那留著髮長及肩、看起來有點怪異的同學。「我邀請你,好嗎?」「嗯…好…」(心裡嘀咕我也沒有辦法說不好呀!)
那天晚上J穿著西裝出現在門口,那是我第一次,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次看他穿西裝。雖然這身打扮與他腳上的舊休閒鞋很不協調,但直至今天,我仍可輕易地在腦中描繪,當年J那西裝筆挺的身影。
到了餐廳,主辦人又增加了遊戲規則:「男學員不但要幫女學員夾菜,還要主動談話…。」在我們眼前的是一道道可口的菜肴,如同大節日中的餐宴。開動後,我觀察同桌的男學員們,大多只遵守規則的前半段;只有J不斷地問我問題,而我為了爭取多一點吃東西的時間,也不得不多丟問題,好讓他說我吃。雖然這令他竟不小心地噴飯到我身上,但在交談中,我慢慢地拆除了原先對他的刻板印象,他不僅不怪異,反而十分開朗健談。除此之外,我得知他也是在大學時重新經歷神,並且正積極地參與在校內的福音活動中。
那天晚上他一直在我身旁,直送我到房間門口才離開。雖然那時對他產生了不錯的印象,但開始有強烈地愛戀感,是在隔天營會結束後的下午。
營會的最後一天,他抓到了一個我落單的時刻,將一張小卡片及巧克力拿給我。還記得那是張畫著一對兔子並排坐著的可愛小卡,(我留著它直到我們分手),上面提及了他對我「真誠」的欣賞。我看了很感動,因他不是讚美我的外表,而是誠心肯定我的內在特質。於是我回了張紙條,想找機會拿給他,但卻遍尋不著他的身影,只好請他那長相斯文的同學轉交。
在回程的下午,我不斷回想過去與他共處的數小時,如同他送我的巧克力,不僅在口中更在心中轉為甜蜜的化學物質。此外,還不時擔心他同學會不會忘了轉交紙條,於是回家後,立刻再寫了一封email (以分享營會心得為由)。很快地我就收到J的回信,從此開始了頻繁的書信往來,而這段感情,就如溫度計內的紅色水銀,急速地向沸騰的臨界點攀升…。
假如用「浪漫的宿命論」來解釋和J的墜入情網,「特別之夜」的情境催化就成了主因。如果那天與我一同用餐的是那斯文男孩,很有可能就變成他與我相戀而非J了。「不可避免的是愛情,而非和特定的人戀愛」-艾倫狄波頓如此主張。(註)
「當我覺得遇見珂蘿葉只是一場意外,也就是當我不再覺得與她在一起有絕對的必要性時,那就是我停止愛她的時刻。」-當我覺得另一個人而非J,更有可能是我命定中的Mr. Right時,就是我當年決定和J分手的時刻。
這些年間,雖然有不乏比J更具外在吸引力的追求者,但卻沒有一個能像J,真正貼近到我的心靈深處。我想,這就是J何以一直在我心中還占有著「獨特性」-令我對他無法忘懷,並不時有著破鏡重圓的想像。也許,當我遇到比J更能深觸我心的人時,就是我停止想念J的時刻。
註: 本書的第一章,作者描述他如何在不滿一個早上的時間內愛上本書的女主角(珂蘿葉),因而提出了「浪漫的宿命論」-對於愛情的原始渴望,加上情境的催化及天造地設的主觀解釋,讓一個人足以在短時間內建立了與另一個人愛戀的新信仰。
紫娟
2010-12-19 20:20:22
時間過得很快,這段戀情已是十年往事了。
即使身邊有很好的伴侶,即使知道現在的他和以前大不同了。我依然想念…十年前的J
Niki
2006-12-04 13:31:27
作者的浪漫宿命論真是一語道破!!Orz..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情愛不也需要如此的美麗契合嗎?!
最近也常想到這個問題~~
”誰是對的人
何時是對的時間
又 真心真的可以跨越距離嗎???”
一個想念你的夜晚
在窗邊看見一顆星
也許你正如那顆星
溫暖 明亮 卻遙不可及
也許你正如那顆星
與我交會的 僅是過往的光輝
201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