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02 07:39:10銀色快手

引爆趨勢

文/銀色快手  原載於「飛翔咖啡屋」個人新聞台

葛拉威爾曾經是華盛頓郵報的資深記者,在他的工作之中觀察到重大的社會變遷,他試圖透過公共衛生流行病學的角度,來找出這些變化來得又快又急的原因。這像是渾沌理論當中,從紛亂的失序狀態中找尋一個有系統的邏輯,誰掌握了那個關鍵點,誰就是贏家!

這是個可以廣泛來運用的概念,尤其在行銷掛帥,廣告充斥的消費生活裡,更是處處可見這樣的例子,但是本書的重點,著重自我傳播的效果,遠勝於人為的商品促銷,當然啦,如果一個點子多,又創意十足的廣告人如果多懂一些心理學運用在廣告的策略上,相信一定能帶來無限的商機。

一位病人的噴嚏足以掀起一場冬季的流行性感冒,這就好像北京上空一隻蝴蝶的翅膀拍動了幾下,居然會讓太平洋另一端的颳風,是一樣的道理(即蝴蝶效應),在電影《危機總動員》裡,生動地演出致命病毒(如伊波拉病毒)的傳播途徑,簡直就像是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錄影帶一樣,而書中也提到了九○年代中期,美國巴爾的摩市發生過的一場梅毒大流行,兩者同樣都提到了病毒必須具備三個要素,才會形成大規模的流行,其中包括了散播傳染原的人、傳染原本身,以及傳染原活動的大環境(最近人人聞之色變的禽流感,也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才會淪陷為疫區)。

為什麼巴爾的摩市的梅毒問題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呢?有人說毒品的關係,問題出在古柯鹼,吸食古柯鹼的人很容易導致危險的性行為大幅成長,所以關鍵在於毒品問題。可是其實毒品的問題由來以久,問題真的出在毒品身上嗎?

一位性病醫學專家指出,巴爾的摩市貧窮地區的醫療服務體系瓦解才是主因,因為醫院沒有人力來照顧感染性病的患者,以至於拖延了抑制性病孳生的傳染源,甚至因為預算不夠,讓診所沒有辦法開藥給病人,但是這個說法,又被推翻了。

最後是流行病學家提出第三種理論,他認為巴爾的摩市的梅毒問題多半集中在市中心,而近年來積極推動東區和西區的都市更新計畫,使得人口大量遷徙,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從流行病理學角度來看社會上的犯罪問題,似乎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全新的觀點,我們的政府一再宣導掃黃和掃毒,但似乎僅止於檯面上的作秀,抓不勝抓的搖頭丸和援助交際為什麼不會從新聞的標題上消失,這必然和近幾年台灣的環境變遷有很大的關係,為什麼許多人必須在搖頭吧和電子音樂當中解放自己?而不去尋求別的管道來找尋寄託?為什麼沒有人管管這些上網援交的少男少女?他們的家庭出了什麼問題?他們的父母都在做些什麼事情?我們的社會生病了,似乎只停留在表面的殺雞儆猴,但實際發生的問題卻視而不見,正像是個愈來愈墮落,走下坡的社會。

「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提到犯罪學上的「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根據犯罪學家指出,如果一間房子的窗戶破了沒修,路人會覺得這裡沒有人管事。很快地,就會有更多窗戶遭人打破,問題從這棟大樓蔓延到整條街,招致更多犯罪。而筆者看到的現象,就好比一輛停在公館羅斯福路靠近東南亞戲院的摩托車,如果前方的籃子裡有人丟了第一個垃圾,不管是飲料罐或是吃完的鹹酥雞,立刻會有人跟著把垃圾丟過來,然後在不到半天的時間,這輛摩托車的周圍幾乎完全被垃圾所包圍,這就是「破窗理論」的證明。

為什麼捷運每天來往的人潮這麼多,卻很少在地面上看到一張紙屑或噁心的檳榔汁、口香糖、保特瓶罐?因為人們對於乾淨的地方,多少有種警覺,這裡不是應該亂丟垃圾的地方,加上環境清潔人員每日的定期清潔,才能保持這樣的環境。

要解決這些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決策者總是處心積慮地找出這些關鍵點,希望來扭轉頽勢,其實,理論讀懂了,還不太能真的掌握什麼是行為發生改變的轉捩點或者是引爆點。善用口耳相傳的力量,或許是個重新回到原點的思考方向,像是紐約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時,臨危不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市因為冷靜指揮危機處理行動,而備受讚譽。過去他是如何整治紐約惡名昭彰的地下鐵治安?

他發現只要清除了車廂內的塗鴨,以及嚴格執行逃票者的檢查與懲罰,結果犯罪率大幅下滑,我們在報紙的社會版上常看到最近那個地方又被搶了,可是為何像這種事很少發生在捷運車站沿線呢?那是因為注重管理的緣故,只要是疏於管理的地方就容易變成犯罪滋生的溫床,所以那些處於管區分局附近的色情場所,生意還會如此興隆,就不免讓人聯想到原來這些生意都和警察是掛勾的啊!

回過頭來,如果國內的出版商,能夠從「引爆趨勢」書中,汲取如何創造流行商品的學問,想必一定能為不景氣的書市,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也不妨從坊間的暢銷書,來觀察它們之所以暢銷的關鍵點所在,你也會發現自己開始和從前有不一樣的觀點和創意,舉手之勞發揮你的影響力吧!

書名: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英文:The tipping point :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作者:葛拉威爾
譯者:齊思賢
出版:時報出版
日期:2000 年 08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