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2 01:04:46加菲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2003)

我是先看小說之後
隔了好幾個月 才知道有改拍成電影(且是2003年的電影)
那時看小說 腦海裡浮不出任何一個女星演葛麗特
畢竟原畫裡透露出的神秘迷人 真的很少見
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的演出 真的很像原畫裡的少女
且她將原著裡的葛麗特演的很傳神
小說裡葛麗特對維梅爾的欣賞 及因是主僕關係
在互動時內心緊張羞怯不安的情緒 表達的很好
及面對夫人及岳母 不屈服的硬骨態度
還有教訓二女兒的氣勢 都表現很好
不過電影裡的胖女傭Tanneke似乎善良很多
小說裡她給我感覺有點討厭(她是倒牛奶的女傭的畫中人)
小說裡的二女兒真的超討厭 電影並未演到
小說畢竟改成電影 許多細節必須刪減
因此電影裡很少著墨到葛麗特面對家中環境與父親每週日的相處
我記得小說裡我看到父親給葛麗特的磁磚被二女兒故意摔破
我心也跟著很痛 因為那是葛麗特唯一用來思念家的物品
配合片子改編原著 原著小說透過想像寫出的故事
片子也採用繪畫式的風格 配樂很讚
維梅爾的畫不多 但是予我一種很靜謚的感受
採光是他的畫作最著重的部份
因此他的作品常會拿來與同時期的林布蘭相比 (光線)
若是沒看過小說的觀眾大概會被著墨不夠深刻的人物
弄的感覺平淡無味 是的 這畢竟是部視覺重過劇情的電影
建議可翻原著來看 會較了解

電影與小說
葛麗特與維梅爾的互動就僅是如此
並沒有再多餘的發展
即使葛麗特對藝術的敏銳天性
也改變不了身份地位
對維梅爾 我想她曾經抱著期待
但是她還是理性的意識到主僕之分 及無法改變的事實
在象徵性的”落紅見血”隱喻(親手替她穿耳環)的那刻結束後
她明白了 也感到內心滿足的 將自己交給彼得

她其實是奪走了夫人的地位
夫人崩潰嘶吼 因為她專屬的 被奪走
這是一種女人間情緒複雜的明白

小說的最後
屈於現實 葛麗特嫁給肉販彼得 (在當時是不愁吃穿的)
拿到珍珠耳環 其實是好幾年後 維梅爾去世 而才轉交至葛麗特手中
小說的字彙很簡單 但是卻寫的十分細膩
我覺得愈是簡單的寫法 反而是要很高深的功力才能寫的出細膩
不論是電影或小說 結局皆令人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