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4 00:26:25貓小可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看完這部片,突然,我懷疑起自己是不是有一天消耗三部經典150片子的能力。
一部一部,都是對社會的強烈控訴、對生命的無聲吶喊,很沉、很重、衝擊很大。
看著那些片段,其實我從未經歷過那樣的日子,卻覺得熟悉,這是爸爸口述過的歷史,不過地點部是在台北,故事中也沒有人死掉。
高中生,穿著卡其布長袖長褲,騎著腳踏車,每天就是上課、遊玩、組成小幫派、打架。一樣是外省幫和台灣幫,一樣是在自己都不明所以的仇恨中互相敵對,誰被堵了,騎腳踏車繞眷村一圈,就這麼一召一喚,大隊人馬立刻拿著手邊可以打人的工具,出門打群架。
我沒有辦法笑著說:「哈哈,那是舊式官僚社會的悲哀。」因為同樣的故事還在不段上演,也許年代不同、內容不同,但是永遠都有孩子眼見成人世界的悲哀,並且不能適應,在這種悲哀中凋零。
因為永遠有這樣的大人,短視、自私自利、雙重標準、自以為了不起,所以永遠有人被冤枉、被污衊,永遠有清白的人蒙上不白之冤,永遠有正直的人被人欺騙,俗語勸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其實是句可悲的成語。為什麼互相尊重這一件事情,總是這麼悲哀的不是每個人都學得會?讀聖賢書所學何用?仁義禮智信,永遠永遠,都有大人如此教育下一代,但是永遠永遠,都有大人自己做不到。
當孩子面對成人世界的雙重標準,要何以為繼?我沒有信心,如果有一天我有了下一代,我要如何去教育她社會規範、生命價值?是告訴她實話,讓她從小就學會陰險狡詐,還是讓她堅守原則,直到被社會磨平了為止?
兩種生命,都是悲哀的。若我選擇讓我的孩子在夢想中長大,有一天,她會體會到這社會的悲哀,而我不知道她承不承受得住?如果我讓我的孩子早早認清現實,那麼她僅有的童年就這麼毀了,當她學習到如何生存,卻也同時丟棄了她作夢的權利。
雖然說,生命總是會替自己找到出口,雖然說,這是必經的考驗,能過關就能羽化成為蝴蝶,不能過關就永遠困死蛹中,然後在綑綁中死去。但是,我只是期望我的下一代,可以在更開放的環境中過更好的生活,這微薄的心願似乎都不能實現。
我想從古至今,已經有不知道多少的父母許過這樣的心願,可是人類悲哀的本性永遠部是所有的人都能改變,所以一樣的悲劇會一樣的重演,一樣的難關不管再過千百年,還是卡在那裡。
什麼時候,才會有一個老者安之少者懷之的大同世界?
什麼時候,當我們一覺醒來,才不用擔心明天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不是還是這麼烏煙瘴氣?
那些為理想奮鬥了一輩子的古聖先賢,是不是也早就體認到這一曾悲哀,所以總是傷心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