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19 13:41:00::阿蝸::

退伍後的日子(一)

其實眼尖的人都看的出來~
我變胖了~在我當兵的同時~身材也悄悄變形了,都是幹訓班害的。每天早晚跑三千,衝刺訓練,負重,伏地挺身300下~我的排骨變肌肉了~因為消耗熱量多,相對的食慾也變好了。即使支援營的伙房煮的再難吃,我都還是會遵行幹訓班「飯菜吃光光」、「力氣用光光」、「準則背光光」的三光政策把「它」吃完。結果回到家一量體重~MY GOD,胖了四公斤多~

結果,現在退伍了~還是帶著這四公斤多的五花肉回家~蝸牛媽媽說:「炒菜不必放肉絲...」天天看著自己的肚皮發楞。於是想去運動一下,恢復往日修長的身材~跑步嘛?起床都八九點了~剛好趕上上班族努力製造的廢氣,於是想從事「室內的」、「免費的」運動,打開奇摩拍賣買了一條跳繩(退伍以來一直在從事相關的「網拍業」)找到了容易入門的「跳繩」。ㄟ?跳繩不是小學生在跳的嗎?其實跳繩是一項好好的室內有氧運動,費用低廉(買跳繩),場地限制小(我都在房間裡面跳),所費時簡短(大約跳10分鐘X3就夠了)還真的不錯~,現在正天天奉行有力氣就跳、有時間就跳的政策。放音樂一起跳,搖頭樂、蕭亞軒、SHE都是蠻適合的BGM。跳到真的滿頭大汗,繩子上面都有血漬(因為跳繩會絆到腳,久了就有傷口),然後就去淋浴,目前已經減了半公斤,六月的時候應該就恢復標準的72了~

我的跳繩很帥,是NIKE的「高速版」網路上有在賣,有人有興趣加入嗎?

以下節錄自「跳繩教室」,給大家參考一下~
跳繩時每分鐘跳躍次數因個人狀況及年齡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依人類體力最大的極限最多可以每分鐘跳200次,每分鐘能跳150次以上就算很快了。普通的情形一分鐘能跳120次~130次。

  根據一般的統計結果,在身體正常的情況下,不同年齡層的跳躍次數可以歸納成下表。但這個表只是供作參考的標準值而已,最重要的還是配合自己的體力做合理的練習。

  在最初練習階段,每週至少兩天,等體力稍有進步之後,再參考本表,配合著實施。若是體力進步慢的人,切不可操之過急的練習。一般來說當跳繩運動結束時,以微微發汗,而全身感到舒暢的程度最為適富。如果感到呼吸困難或頭暈眼花時,最好求醫診斷。

  至於每次練習的標準如何呢?現在以成年人為例說明如下:

  初級的程度每跳50次後休息2分鐘,然後再跳50次,如此反覆三次(共跳300次)。熟練了之後,每跳100次休息3分鐘,然後再跳100次休息3分鐘,再跳100次,以這方式在每天早晚共跳兩次(合計600次)。再進一步進化時,連續跳200次之後休息5分鐘,然後再跳200次。每天早晚共練習兩次(合計800次)。即使再勤奮的練習,要達到這種程度大概得花3、4個月的功夫。

  從事運動的練習,必須按部就班的努力練習。這種道理雖然每個人都懂,但要持績練習並不簡單。然而辛苦的播種總會帶來歡樂的收穫。

  雖然我們從小時候就要從事運動,不過運動效果最顯著的時期則是15、16歲階
段。從這個時期到青年後期,便是所謂人生的充實期,我們應充分的利用這個時期鍛練體魄。即使過了中年,能力逐漸衰退,我們也必須努力保持體力,增進身體的健康。因此,在學的學生們只要一條繩子在手,無論在操場、走廊、甚至任何適富的場所,都能隨心所欲自由的從事跳繩運動。
為了保持跳繩的習慣,即使出外旅遊時,亦可在皮包裏或轎車內的某個角落,放置運動鞋及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