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0 07:55:44徐淑萍

心和身體,第一次合作

昨天傍晚從圖書館回到家,感到肚子非常餓。

但不知道為什麼,晚餐吃不多,就感到飽了。

因為前天有吃太多東西,太漲不舒服的經驗;我告訴自己,是該學會放棄的時候了,放棄想吃東西的慾望。



我看著自己想吃的慾望,和已經飽了的身體,…就先把碗筷放下吧!



晚上,肚子飽漲,有點像脹氣,不太舒服。

晚餐比自己預期地吃得少,我很想再吃些零食。

但肚子仍然飽漲著。

肚子飽漲著,讓我感到難受,所以也想用吃來轉移焦慮。

但肚子飽漲著,我真得還要再吃零食嗎?我也猶豫著…




一直以來,我常用吃來解決我的焦慮,

通常是面對不夠優秀的自己,我會躲到吃東西的世界裡。

吃完之後,覺得自己真得是太不優秀了,又吃得更多。

而陷自己於深淵中。



現在,我不怕不夠優秀的自己了,我可以接受不優秀的自己。

那吃,到底想為自己帶來什麼?


我開始去感覺吃,在我身上,我經歷了什麼?

一開始吃東西,我會感到心情變好。但以前,這個心情小小的轉變,很快地會被罪惡感控制。然後變得用吃來懲罰自己。

那我是不是不接受自己心情不好的樣子,所以想用吃東西,來轉變心情?

昨天讀完形治療,作者比喻人格像洋蔥,一層一層的。他舉出五層:
虛假(the phony),恐懼(the phobic),僵局(the impasse),內爆層(implosive),爆發層(explosive)。

虛假層說得是,人們不願面對真實的自己,因為面對真實的自己會經驗到不愉快和痛苦,所以人們用虛假的自己,用一種固定的、刻板的模式,和別人應對。

我的虛假層是什麼?什麼是我通常想給別人看到的面象?快樂的,有才幹的。

不快樂的我,沒有才華的我,就躲了起來了。

所以我才會在自己感到不快樂的時候,想用吃來轉換情緒。



昨天晚上,沒有再去買東西吃,躺到床上,整個身體超疲憊的。吃或不吃,好像和自己打了一場大仗。

昨天沒有吃的決定,是因為,意識到,原來我想吃東西,是因為我那麼地不能忍受自己處在不快樂,急著轉換心情。


以前治療師也常會問我,如果不吃東西,會發生什麼事?我好像一直都沒有給她答案。那時候我是怎麼想的?那時候,怎麼樣都無法放棄這個讓人感到痛苦的樂趣吧!

以前做決定的焦點在,和吃做拉扯,如果吃,我就輸了,心理承受罪惡,身體承受著苦痛;如果不吃,我就贏了,心理和身體有著舒適的感受。

破除二元對立的舊框架,我讓自己放掉對吃的限制,可以吃得很享受,這也是一個很棒的體驗。這星期,好幾次,我讓自己在肚子不餓的情況下,仍然買零食滿足自己。不像以前的囫圇吞棗,狠狽罪惡,我讓自己享受吃東西,我會閉上眼睛,享受食物的味道,然後讚嘆,好棒,這零食真好吃。

多了彈性,少了拉扯,所以可以比較不受吃的驅力,一股腦地只想滿足。也接受著,不優秀的自己,所以停留在不快樂、不優秀的不舒服的能力比以前好。所以可以有力量為自己做出,在肚子已經吃不下東西時,我為自己做到不吃東西的決定。

心和身體,第一次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