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8 12:36:33師徒
讀毛尖讀上海(2004)
書展第二天我買了毛尖的《當世界向右的時候》,那是她在《信報》的專欄文章結集,寫的多是上海當下的文化當下的生活。專欄文章一天一天地讀有時啖不出真味,往往要待結集以後才咀嚼到當中的精華。一連幾天我就帶著書在車上讀在午飯時讀,上海的氛圍悄悄掩至,害我側耳好像聽到乘客食客在說上海普通話,又差點誤認了路邊的洋紫荊是法國梧桐。
「上海」實在是好的話題,如果把香港台北湊在一起,就有一千零一夜都說不完的故事。我活在香港,到過台北數次,踏足上海只兩次,要比較三地的形神,實在並不容易。讀毛尖的書,可以瞭解上海更多。居於上海的毛尖開篇就說上海是不美的,但凌亂、混濁和喧鬧的上海,藏匿著一些叫人魂牽夢縈的東西,一些讓人不斷回首的細節,這種體會看來也可以描述香港和台北。三地關係如此微妙,在香港或者在台北讀毛尖這本著作,相信比在上海讀有趣得多。
我對上海的瞭解,主要來自上一個世紀的文學及歷史書籍,有時候真分不清哪些是夢哪些是現實。今年總算到過上海的大街小巷散步,嚐過那裡的烈日和暴雨;又和一個上海作家通信,聽她閒話生活,請她談談寫上海小說成名的父親在上海的逸事。現在讀了毛尖的文章,上海的形象就更具體了。看來讀一本好書,是可以省千里路的。
「上海」實在是好的話題,如果把香港台北湊在一起,就有一千零一夜都說不完的故事。我活在香港,到過台北數次,踏足上海只兩次,要比較三地的形神,實在並不容易。讀毛尖的書,可以瞭解上海更多。居於上海的毛尖開篇就說上海是不美的,但凌亂、混濁和喧鬧的上海,藏匿著一些叫人魂牽夢縈的東西,一些讓人不斷回首的細節,這種體會看來也可以描述香港和台北。三地關係如此微妙,在香港或者在台北讀毛尖這本著作,相信比在上海讀有趣得多。
我對上海的瞭解,主要來自上一個世紀的文學及歷史書籍,有時候真分不清哪些是夢哪些是現實。今年總算到過上海的大街小巷散步,嚐過那裡的烈日和暴雨;又和一個上海作家通信,聽她閒話生活,請她談談寫上海小說成名的父親在上海的逸事。現在讀了毛尖的文章,上海的形象就更具體了。看來讀一本好書,是可以省千里路的。
上一篇:暑假末賞花(2005)
下一篇:多謝,董啟章(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