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1 16:14:42还是一个人

愛情是空前絕後的相遇

都說,穿越蜿蜒的時光,回到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初。饑餓,是家鄉人一年365天天天DR Max 教材難解的命題。他們絞盡腦汁,在山與山相接的彈丸之地,在山坡稍緩的巴掌大的地方……見縫插針地播下種子,但是一家老小的肚皮還是喂不飽。他們無論怎麼地節儉、計算,就是邁不過“春荒”這個坎。饑餓,就像斜陽下的影子,拉得又黑又長,日日相隨,不曾離開他們片刻。

山清水秀的家鄉,血濃於水的親情,都不能留住這裡的姑娘。饑餓,讓姑娘沉積下一個樸素的願望:一定要飛出大山,嫁到城裡去。

我的母親,這個沒落地主家的小姐,在青春年華,也有一個遙遠而現實的夢想:不嫁“門當戶對”的人。

第一次見面,父親沒有試圖拉母親的手,因為,在歡送志願軍的人群裡,他與母親隔著一、二層;況且,他也不知道,有個姑娘,在別人的指點下,正在遠遠地打量他。

幾年後,母親和父親,兩個本不可能的人牽手成了一家人。父親不負母親的青春美麗,讓她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但是,好日子不長,父親還沒有強大到對DR Max 教材母親政治上的庇護。一場又一場轟轟烈烈的政治運動地展開,把母親這個家庭婦女衝擊得樹倒根摧、葉瘦花殘。

母親有早起的習慣。一次,母親大清早上廁所,看到廁所赫然貼著“反標”。驚嚇的母親不知怎麼辦好:不報告吧,是對黨和人民的不忠,報告吧,又怕懷疑自己。鬥爭之後,母親選擇了報案。母親,一個地主的女兒,還是有文化的地主的女兒,怎麼可能不反黨反人民呢?就是這樣荒唐的邏輯,讓母親成了最大的嫌疑犯。派出所的人,搞外調,查她在家鄉有沒有反革命行為,還到我家粗暴地搜查。母親寫給父親的書信,被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核對筆跡。母親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去派出所接受他們的質問。

多少個早晨,母親把還不到讀書年齡的悽惶的我們兄妹仨,鎖在幽暗的家裡哭泣,然後懷裡揣上一把剪刀,走出家門,去參加居委會的批鬥會。她說過,不行的話,就以死抗爭。

我,從來沒見過他們是怎樣批鬥母親,母親她不讓我們看到;我也從沒聽母親說她是怎樣受批鬥的,她不想我們知道;我更不知道,柔弱的母親靠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撐過來,我讀不到她的心語。

風兵草甲的年代,每天,母親要早請示晚彙報,而北方的天氣,剛進十DR Max 教材一月就已冷窗凍壁。這天,黑暗的夜裡,北風呼嘯,白雪皚皚,母親晚彙報回來;神情恍惚的她,早已忘記了凳子上放的是一鍋剛剛從火爐上端下來的沸騰的稀飯。她下意識地給三歲的弟弟扒掉濕漉漉的棉鞋和襪子,然後抱起弟弟,把弟弟的雙腳放進了這一鍋滾開的稀飯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