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北捷殺人案
談北捷殺人案
廢死聯盟表示,「就北捷事件而言,若媒體對鄭捷殺人為求死的報導屬實,則死刑存在反而是刺激此事件發生的因素之一。」但鄭捷的話能信幾分?殺人為求死,還是反向操作求活?(http://news.pchome.com.tw/society/cna/20140522/index-14007621030882818002.html)
死行到底在多少程度上能遏止犯罪,很難定奪。即使死刑無法遏止這個想殺人的人,但必能遏止其他想殺人的人。有人殺了人說求死刑,也有人殺了人說在台灣殺一兩個不會被判死,聽誰的做決定?
死刑的確易淪為交代恐懼的潦草借口。但,吶喊廢除死刑的背後,又將以什麼方式感化人心,使犯罪率降低?我們看不到。只承受沒被交代的恐懼所帶來的燎原效應。
東海大學將凶手納入「家人」范軸的立場,感覺與其父母的發言相反。不過,事沒臨頭任誰都沒資格說話。畢竟,學校與父母的立足點不能等同。
社會發生這樣的事,兩個聲音都要出現。責怪以降低恐懼,但另一方面,不管再錯都要擁抱他的那股宗教的力量,更需要在恐懼之後重燃人生希望。
在他看似毫無破洞的理性偵訊中,他喊「我是個處男!!!」並說,這世界太累了,什麼都要努力才達到。我的感覺是,這是個極端自我又極度懶惰的人。聽起來,他為自己情感的空洞所苦。他以身為處男為恥。但是,他獨來獨往,想必沒為感情付出過努力。國小他捉弄女同學,被老師處罰,卻想殺死女同學。
什麼都要付出,「這世界太累了!」但據說他出身富裕,隨便比一下應該就會知道比他累的人太多了。他卻什麼都怪別人,什麼都嫌累。什麼都不想付出,卻想稱王。
從計劃「幹票大的」開始,他活著就只為了那三四分鐘「世界尊我為王,全世界都怕我」的感覺。
但「幹票大的」也要付出努力,他做了什麼?儘管他花心思,佈置一個完美的殺人場景。可是只要遇到反抗,就算了。是個十分懶惰的殺手。
「反正人多到處都可以殺」。就,只要有殺到就好。
如果要克服對方的反抗,哦太累了。
只要有愛情就好,如果要經過辛勤的追求,忍受對方拒絕的風險,哦太累了。
物質無缺,習於按下enter而得到滿足的青年,當然容易常感到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