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3 22:00:00Travel inside

不花錢的平民賞櫻之旅

  (傑利)

  除了紅葉,京都最著名的景觀就屬每年三月底至四月初的櫻花季。和為期三個星期的紅葉季比起來,櫻花季的花期短了許多,所以想看到櫻花盛開的景象,不僅要算準花期,可能還需要一點運氣。

   櫻花季的京都可說是「到處有櫻花,隨處可拍照」;賞櫻的地方很多,只是人多或人少的差別罷了。京都的名寺古剎幾乎都要收門票,平均500元日幣,幾趟下 來花費也不少,更何況2006年來京都時,很多寺廟我們都已經去過,精打細算的馬蘭達加上丸子等一票「智囊團」,就規劃了一趟「不花錢」也能好好看櫻花的 平民行程。

  圓山公園

  成立於明治19年(1886),和八坂神社緊連的圓山公園,是京都最古老的公園,不知是否因為在 祇園旁的關係,假日人潮始終不斷。尤其櫻花季的週末假日,男女老少都坐在櫻花樹下團聚,非常熱鬧。公園中著名的紅色枝垂櫻,又稱作「祇園枝垂櫻」,是棵有 八十年歷史的老櫻樹,它可是當地最有名氣的地標喔!

(圖片來源:秀威旅遊)

  在櫻花下看書,別有一番風情。

(圖片來源:秀威旅遊)

  圓山公園內的「祇園枝垂櫻」,有八十年歷史,是一定要到訪的地標。

   不過這裡人實在太多,總有種熱鬧有餘、雅致不足的遺憾。公園裡的許多茶座,白天已有不少人在此喝茶聊天,但根據丸子的說法,這邊最High的時候其實是 晚上,不管是一般家庭或公司行員,都會全體總動員,在這邊大口喝酒、烤肉,就像是大型的露天派對一樣。也許對京都人而言,有個可以開心喝酒的「正當」理由 才是重點,至於有沒有賞櫻倒是其次了!

(圖片來源:秀威旅遊)

  對京都人而言,櫻花下的茶座也許是另類的露天大型酒吧。

  清水寺

  不到半年的時間,馬蘭達和我造訪了兩次京都,也去了兩次清水寺;第二次正值四月初,濃密的紅葉林已幻化成白色的櫻花海,讓人不禁讚嘆春神的魔法;而仁王門和三重塔附近,朱紅廟宇被團團櫻花簇擁的畫面,則是這趟「平民之行」最深刻的印象。

   由於進入有名的「清水舞台」要收門票,而我也沒有收集「紅與白」(紅葉與櫻花)清水舞台照的興趣,還是把時間留給有眾多老店的清水道、二年坂、三年坂和 建於1440年的八坂之塔吧;除了櫻花、紅葉之外,這些刻畫著歷史痕跡的商店街,才是真正能體會京都「古味」的地方啊!

(圖片來源:秀威旅遊)

  八坂之塔附近有許多老店家,是懂門路的京都人才會來的好地方。

  馬蘭達發現的豆腐店就在這條八坂之塔前的路上。

  高瀨川

   花見小路附近的高瀨川是我第一次欣賞夜櫻的地點,配合兩旁頗具特色的餐廳和店家,又讓賞櫻之行有了另一種樂趣和體驗。和白天的哲學之道或清水道相比,入 夜後的高瀨川顯得冷清安靜許多,不同於一個路口外,四条、祇園商圈川流不息的人潮、車潮,這裡似乎是另一個世界,一個能讓人細細體會夜櫻的靜謐之地。

(圖片來源:秀威旅遊)

  高瀨川上的夜櫻,華麗中流露著夜晚才有的浪漫風情。

(圖片來源:秀威旅遊)

  當櫻花樹上的燈泡亮起,表示晚上的盛宴和歡樂派對就要開始了!

  平野神社

  因著丸子屋忠實房客――福澤的推薦,馬蘭達和我來到了位於北野天滿宮旁的平野神社。此地有滿滿的櫻花林,可惜多了些攤販與吵雜的遊客。為數眾多的燈籠,在櫻花林下變成視覺的焦點,日落後,黑暗中的燈海反倒成為櫻花之外最有味道的景象。

  上賀茂神社

   根據上賀茂神社的官方網站表示,這裡是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正式名稱叫「賀茂別雷神社」,是可以破除厄運的雷神祭所。而舞殿前的兩座圓錐狀的立砂,代 表陰陽兩座神山,在陰陽學裡有除厄驅邪的功效,是上賀茂神社非常特別的一景。也許是名氣不夠,這裡的遊客人數少了很多,反而讓我更加記得入口處幾棵櫻花樹 的巨大與茂盛。

(圖片來源:秀威旅遊)

  上賀茂神社入口處的巨大櫻花樹。

  出處:《京都岔路》

  作者:傑利&馬蘭達

臉書粉絲專頁: http://goo.gl/gGedGh

更多資訊請點擊:http://goo.gl/eUzH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