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9 15:05:50蘇彩惠

(續3)初論台灣網路文學的后現代狀況(4篇)─來自“南華出版所研究生論述”

                    長城防火長城” /民主之邦

 

(3)初論台灣網路文學的后現代狀況(第4)

 

網路傳媒與後現代文化

一、反中心性、零散、邊緣化的後現代性,與資訊爆炸。

不管是報章雜誌、廣播電視,只要是單向傳播本身,就有一種中心化的傾向。聽眾讀者觀賞者,必須被動的接收,無法參與主導。但是網路傳媒,靠的是分散式或共享的傳遞系統,而不是層級系統,這種分散式或共享,造成知識權力到處散佈人人可得。

 

後現代大師傅柯在全球資訊網誕生前就已謝世,但他的「權力網絡論」,卻生動的捕捉了網路世代互動文化的精髓。不論是網際網路的使用者、或互動討論的參與者,都可透過他們與其他使用者的互動取得知識與權力,網際網路的互動式文化並非層級式的,乃是真正的權力網絡,所有的參與者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首頁分享自己的資源,也可以透過進入其他首頁取得他人的資源。第一次,傳媒主導權掌握在每個使用者的手上。輿論不再能獨斷統一於一,知識也不再能徹底壟斷集中。在一個有知識就有權力的時代,網路傳媒正將後現代文化中的反中心性、零散、邊緣化實踐出來。

 

但是也正因為這樣,資訊爆炸產生的主體性失去,也隨時發生在尋找資訊、穿梭網站的過程中。現今的「資訊焦慮」比過去要更加嚴重的多,許多人都會急著上網路,為的是不要在知識就是權力的資訊時代落人之後。但網路傳媒其實跟一切傳媒一樣,是一種中介工具,使用的好不好,會跟使用者本身的觀念思維,專業思考,生活方式等等,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區隔出有「知識資源」和「沒有知識資源」的,不只是「會用網路」和「不會用網路」的差別,更是「知不知道如何運用資料以累積自己的思考主見」的差別。當使用者漫遊網站,本身對自己資訊的需求方向毫無主見,往往就淹沒在資訊之海之中,漸漸失去其主體性。

 

二、文本詮釋、對話的後現代性。

當電視興起時,傳媒文化研究者尼爾波斯曼在其名著「娛樂我們自己至死」中,哀悼印刷文字的傳媒溝通,轉向電視的視覺與語言溝通,對二十世紀文化簡直就是災難。

 

當時,他完全無法想像,二十世紀結束時,傳媒又由視覺與口語的電視,轉回文字主導,只是,這傳媒被稱為數位傳媒、或網路傳媒。而他更無法想像的,是這傳媒會因參與者人人可隨時解讀他人文字、又用文字回應,人人均可主導話題成為作者、人人也都成為閱讀者銓釋者,所造成的文化影響。

 

網路傳媒非常重大的一個革命,就是文字主導對話。閱讀者可以透過對話,成為創作者;作者在閱讀對話時,成為閱讀者。這種交流的中介,是文字。光就這一點,我們碰到一個後現代的重大議題:當人人是閱讀者、人人是銓釋者、人人是作者的傳媒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文字對話,能否達到理解與共識?還是會陷溺進不斷的拆解,越來越走向表面化、現象化、零散化、不確定性?

 

三、語言嬉戲、斷裂性文字的後現代性。

網路傳媒,其實有非常大量的傳輸空間與資訊累積,是在語言嘻玩。它不僅是對話的一種型態,也是最多量的對話型態。但是,也只有網路傳媒人人是作者、人人有發言權解讀權的傳媒特性,可以讓這種語言嘻玩變成傳媒內容的最大宗。

 

有一部份語言嘻玩,是專門嘲弄尋訪意義的認真尋道者,在這些嘲弄者的觀念中,確定真理意義不可能存在、卻可以玩世不恭的嘲謔嘻玩,「道行」更高、也更像尼采筆下的強人。這類人儘管哲理學養一竅不通,無法學養深厚的語言嬉戲,卻因為一樣擁有發言權、又特別喜歡發言、也不須為發言負責任的,成為網路傳媒中處處可見的現象。他們的語言嬉戲,也因此無形中成為後現代文化的研究範例。

 

但另外有一種語言嘻玩,目的不是為了尋訪意義或質疑意義,而是累積情誼,這在台灣,就俗稱為「打屁文化」。任何一個網站,往往凝聚最多人氣的,都是可以語言嘻玩的空間,譬如電子布告欄中的打屁版、或網站上的聊天室。打屁似的語言嘻玩,跟一般傳媒的輕薄短小笑鬧文化有一點不一樣的,是網路傳媒超越時空、並可匿名隱身、又可任憑己意發言的特性。當語言嘻玩與匿名隱身特性結合,網路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脈絡產生變革。

 

以前「大牌」或「專家權威」擁有人氣,外表體面或有才華者擁有人氣,但在網路上,人氣匯聚透過語言嘻玩變得很多元,在現實世界不易被接納的人,穿梭網路語言嘻玩中得到人緣。最重要的,人氣凝聚不需透過同時間、面對面的聚集而凝聚,而是可以不同時間、來自南北、國內外的,透過文字互相回應打屁喧鬧,來凝聚人氣。這種語言嘻玩,正好就是詹明信後現代文化研究中的「裂斷性」文化特質。

 

在過去的單向傳播傳媒中,語言嘻玩、裂斷語言,只可能隸屬邊緣,但在網路傳媒中,它是各網站、電子布告欄最多人投入、最凝聚讀者作者的語言方式。

 

四、虛擬真實、真實虛擬的後現代性。

曾有學生在網路上問:「你為什麼愛電腦網路?」有學生答:沒有過去的包袱,面對全然的陌生人,你可以毫無顧忌去表現自己.... 所以:

 

1.    你可以很有信心地表現出原原本本的你。

2.    你可以表現出一個完美的你 ( 反正只是說說而已 )

3.    你可以表現得完全不像你自己 ( 很過癮的哦 )

4.    你可以表現平日不好意思展現的另一面。

5.    你可以變得有點壞壞又不用負責任。

6.    你可以一人多角,玩變身遊戲。

7.    只要不是指名道姓,你可享言論免責權。

8.    你可以交好多朋友,但也可以輕易離開。

9.    你可以解決自己的困擾,但沒人知道你有這個困擾。

10.   你可以愛怎樣就怎樣。

 

網路傳媒比電影電視更容易形成虛擬與真實的模糊分際,常常讓人不安的,是這種虛擬與真實,不再是透過過於逼真的影像,而是發生在社群人際與角色扮演、自我認知上。

 

網路形成的虛擬社群,指的是一定規模的人們,以充沛的時間精力熱情,投入公開討論與文字互動,在網路空間中形成了人際網絡。這樣的網路社群,可能是網站聊天室中的裂斷文字、語言嬉戲,也可能是電子布告欄的議題討論團體。前者是一種情感連結,後者則比較是興趣導向。這樣的社群,已遠超出地域、年齡、種族的限制。

 

除了人際關係,在角色扮演上,網路族群也可以有很多嘗試。走入網路世界,使用者可以有很大的自由空間,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扮演怎樣的性別個性角色,而暱稱,往往具有顛覆刻板印象、或表達不同自我的功能。會這樣,是因為任何一個網路使用者在上網那一刻,都會透過重新命名(取ID與暱稱),以隱匿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身份。這可以延續過去的自己,更可以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全新的自我認定。

 

網路傳媒因為用ID上線,上線者個個達到隱匿自我的效果。在隱匿自我的情況下,上線者可以非常自由勇敢的表達意見,表達困境,表達感情,並從別人的回應當中得到幫助。但也因著隱匿,上線者可以「玩遊戲」,也就是說,他可以用不同的代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藉此呈現出不同的性格; 表達不同、矛盾、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自我。這種隱匿中的角色扮演,有可能純粹是取鬧惡作劇,但更也有可能是將自己內在的衝突,或別人無法覺查的、不敢呈現的另一個自我,用隱匿的方式呈現,並與網路上其他參與者對話往來,藉此釋放出在現實世界中「內藏的我」。

 

上網者在網路上,「可以是任何人」!這種「隨時變成任何人」的精神分裂徵候,卻成為網路傳媒最重要的魅力。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變換自己,發表平日不敢發表的言論、扮演平日不敢扮演的角色、部分實現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虛擬與真實在這時很難區分,因為網路上的角色扮演,往往是內心世界的真實呈現,下網路後的現實角色,卻經常被迫壓抑掉一些真實。在現實生活中,某些失敗是永遠的烙印,在網路上,失敗了,另換個ID(新身份)重新開始。

 

這種網路上的多重自我,跟現實生活中一致的自我觀念,應當是網路傳媒帶出來的後現代文化中,最讓人驚嚇的部分。正是這種虛擬與真實的模糊分際,讓人隱隱不安。而網路族群,卻是一群接受並嘗試管理人類心靈中多重自我的族群。他們也將主導未來的世代。

 

後現代性是個社會學概念,指後現代時期的社會特徵,涉及到生產方式、生產關係、社會結構和意識型態等諸多方面,具有明顯的歷史和哲學意義;後現代主義是個風格概念,包括文學、建築、音樂、繪畫、電視、電影等各個門類。後現代則是個較廣泛的概念,富於更多的社會歷史和哲學意義。而後現代主義則比較狹隘,側重於文化和美學特徵。

 

網路時代下的新編輯

所謂編輯:大體包含研究編輯、企畫編輯、資料編輯、行政編輯等,以挖掘作家、尋找作品、選擇作品是編輯的專業、任務。當編輯認為一位作家有能力時,可以決定一部作品值不值得出版,甚至建議作家改寫題材,給予作品編排的形式、行銷的手法,最後接受讀者的考驗。編輯是作者跟讀者溝通的媒介,是作者與出版者的中介,書評與出版社的中介,書店與作者的中介,因此編輯對於作品影響極大,在過去強調分工的社會體制下,編輯可能有種種的考量,決定何者適合出版,何者優先出版。

 

但在網路世界中,由於網路世界在技術方面的優勢,加上及時、互動、匿名、無距離的特性,不僅讓紙張裝訂、運送、行銷的機制的消失,使得人人都能成為出版家,也使人們忽略了編輯、出版商、書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基本聯繫,部分編輯的工作消失,編輯的功能也開始模糊,未來在網路的世界下,編輯也許不再是處理編物、負責印刷或是針對書籍提出意見的人,可能仍然保有企劃、把關的功能,一樣擁有全方位的學習與了解;既是專才,也是通才,就像是現今網路中的版主、站長,能給一則網路笑話生命,或是賦予bbs站台生機,就像是一種新時代的編輯。

 

(台灣南華出版所研究生:楊坤潮、楊翔任、張弘毅、徐程遠─“網路傳媒與後現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