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航《日子的風景》:最安靜的鞘,宛如時光〉
到了各種文學主義、類型與技法華麗鋪張都走過好大一輪的當代,在極盡人性幽微醜陋狂亂瘋魔好像上天下地窮極黃泉無所不能的種種文學絕對性衍生演化以後,讀到陳雨航紮實溫厚的文字,就特別顯得平靜珍奇,好像我們被他帶回了更古老而柔軟的時光裡頭,好像可以一起靜靜的生活,長篇小說《小鎮生活指南》如此,散文集《日子的風景》亦然。
陳雨航的書寫調性幾乎可以說是無潮流,你簡直說不上來他的體系,好像是沒有風格,好像是素人在民間純淨如水地敘述些什麼,要說是不合時宜也真的是如此,但他並不是陳淑瑤《流水帳》那種企圖減除所有文學技法的嘗試(說起來她其實是霸氣宣告著啊),但也不是電報體刻意的極簡感,冷冷硬硬個沒完,勉強要說,有點和這會兒自成一行當的部落客書寫整體樣貌相近,但又沒有那些譁眾與行銷作為,以及過度強調自身(與推介之地、品牌)價值教人難耐的喧囂。
可以這麼說吧,陳雨航的文字更近似一種純記述的素淨感,一個長者的悠雅淡靜姿勢,一個人生經驗總和來到相當飽和度的師長,不慌不忙,也不天塌也不地驚,就只是把他所曉得的說得明白而已。他安安靜靜溫溫和和的寫著,彷若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視覺,低低的,不講求高位的表演,人情世故什麼的陳雨航都可以淡然無味地睇清,自自然然對應,毫無障礙也沒有企圖演示出心法給誰考究遵照,他就僅僅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時間走過,心靜下來,他的人生也毫無疑問地靜下來。
讀《日子的風景》,起初是無味的索然,是難以理解何以會描寫生活日常到如此地步,是不懂得質樸語調在眾聲狂野戲劇感綻裂的年代還能有什麼作用,但讀著讀著宛如擁抱住安靜深邃的意味,於是我感覺斑斕,甚而隱隱爽快起來。
陳雨航從長崎蛋糕的個人體驗,簡單乾淨地談著,不是告誡,不是喃喃自語的心理性獨白,而是分享,把自己掛記在心裡的都拿出來述說一番,從日常的吃食、異國遊旅到書籍的閱覽紀事,凡此總總,陳雨航或許是一名心思安定之人,其文字具備濾淨的能力,特別讓人感覺寬闊而明亮,他安於自身姿態的本身,就是一股令我悸動不已的力量。
相對於陳雨航,我還是太年輕也太浮誇了,喜歡那些絢爛,喜歡把書寫當作煙火工作沒日沒夜的渴求更猛烈與爆炸,喜歡鋒利與磨鈍的滋味,一直是刀劍的本體被拔出來,與世界對決,於是不得不殘破不得不謙遜不得不被擊敗。但陳雨航的書寫便猶如鞘一般,劍鞘刀鞘,不傷人不傷己,只是天然師法地指向他的世俗世間。我想,收放自如已經不足以說明陳雨航的境界,他應該更靠近於根本沒有收與放的區別吧,那幾乎是渾然一心的狀態,而放與收乃成為同等的一回事。
「生活裏總是有些事它自己就會跳出來的,也許有甚麼緣由,但自己不明白。」陳雨航寫道,純樸的詞語,純樸的質地,卻是最安靜的時光。人生在世,長期總是最艱難,而人生與書寫都進入長期性後,或許就能握有如他一般的純然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