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8 01:36:34酷捏~~

_ 農村社會的發聲者 - 洪醒夫。

閱讀書籍: 洪醒夫小說獎作品集。

出版: 爾雅。

-----------------------------------------------------------------------



hoang.jpg




洪醒夫介紹:

1949年12月10日1982年7月31日),洪醒夫,原名洪媽從,筆名司徒門、洪醒夫。一九四九年出生於彰化縣二林鎮,為清貧農家子弟。

戰後台灣鄉土小說家代表之一,作品中反應早期台灣農村社會的貧窮與落後,描寫的對象盡是卑微的小人物,不時呈現小說悲苦的情調。屬鄉村寫實作家。

其寫作文類遍及小說、新詩、散文與評論。生前曾得過許多文學獎項,舉其要者,如〈跛腳天助和他的牛〉、〈扛〉獲吳濁流文學獎佳作、〈黑面慶仔〉獲聯合報小說獎佳作、〈散戲〉獲聯合報小說獎第二獎、〈吾土〉獲時報文學獎優等獎……等。生前出版小說集《黑面慶仔》、《市井傳奇》,辭世之後,友人整理遺作,陸續發表,並為其出版小說集《田莊人》,遺著集與追思集《懷念那聲鑼》。

------------------------------------------------------------------------

心得:

我挑選了在中學時念過的洪醒夫先生的作品。

依稀還記得《紙船印象》帶給我的感動。

文中一段寫到 ...

這些紙船都是有感情的,因為它們大都出自母親的巧思和那雙粗糙不堪、結著厚繭的手。 母親摺船給孩子,讓孩子在雨天裡也有笑聲,這種美麗的感情要到年事稍長後才能體會出來, 也許那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農作物都有被淋壞、被淹死的可能,母親心裡正掛記這些事,煩亂憂愁不堪, 但她仍然平靜和氣的為孩子摺船,摺成比別的孩子所擁有的還要漂亮的紙船,好讓孩子高興。

 

藉由一段小事,道出了傳統婦女對子女深切的關愛,及早期農村社會的簡樸自然。
反觀現代社會,由於資訊太爆炸,不僅親子關係疏遠,網路的盛行更增加了許多社會事件。
而在一個極端過頭的情況下,許人們也開始懷念以前那種簡單自然,所以現在才會有慢活樂活之詞的出現吧?
我想在我們漸漸變得複雜的同時,也能保持當初那顆赤子之心很重要。
不要流於世俗,用最真實最自然的方式呈現。

 

也許童年我們已經回不去了,那些稍縱即逝的時光卻又在長大之後一一被勾起。

所以我想以此為題,將本區的的視覺icon設定為"記憶中的台灣農村"。

可能有著那些...矮矮的平房/養著雞的雞眷/泥濘的地面等....

 

擺設方面,我想使用大圓桌及板凳及較昏暗的鎢絲燈泡,以 麻 木 竹三種素材製作。

以較天然的材質為主,再輔以較現代的展示手法,在壁面展示些漸被世人遺忘的農村小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