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7 20:49:42阿ling

讀一行禪師的橘子禪

"橘子禪"

很有名的書,但基於莫名其妙的對所謂名牌的反叛心理 ,我一直沒讀 .

因緣際會這個月借來了此書 ,細細看了 ,

和張德芬的"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所言 ,頗有共通之處 .特別是在負面情緒和因循的人生模式及建立有效的秘密轉移物上 ,根本只是換句話說 .(天下真理大同小異 ,宗教宣導的內涵也往往相似 ,人們只是選擇適合自己的表述方式而已 ?)

一行禪師說如果要推動和平 ,首先要用和平的語言 ,書中的文字真的令人感覺很溫暖 .

我尤其喜歡淺近而有味的小故事 .

例如 :

<責備毫無幫助>

栽種萵苣時 ,如果長得不好 ,不要責怪萵苣 ,應該找出它為什麼長不好的原因----它可能需要肥料 ,或多一點水 ,或少一些陽光----永遠不要責備萵苣。但是 ,如果我們跟朋友或家人間出現問題 ,我們會責備對方 ;事實上 ,要是我們知道如何照顧親友 ,他們會長得像萵苣一樣好。責備不會帶來任何正面效果 ,試圖用論理、辯解來說服別人也一樣效果不彰。這是我的經驗 :不要責備 ,不要論理 ,也不要辯論 ,只要瞭解 ;如果你瞭解 ,也讓對方知道你暸解 ,你就能愛人 ,情況也會有所轉變。我有一天在巴黎演講 ,談到不要責備萵苣。演講過後 ,我獨自練習步行禪 ,當我走到大樓的轉角時 ,無意間聽到一個八歲的小女孩對她母親說 :「媽咪 ,記得要幫我澆水喔!因為我是你的萵苣。」我很高興這個小女孩完全暸解我說的重點。然後 ,我聽到她母親回答 :「我會的 ,乖女兒。我也是你的萵苣喔!所以請妳也不要忘了要幫我澆澆水。」母女一起練習 ,多美好!

童言童語真的是切中核心 .

為什麼生活中因為面對的是人 ,我們就嚴苛許多 ,因為覺得聽得懂人話的自然做得到 ?

如果知道就能做到 ,不知有多好 ?

對自己往往更狠 ,許多自責和否定甚至叫自己習慣到不知覺的程度 ,就像一個孩子因為常被罵而永遠低垂著頭一般 ,對很多事總是自我否定 ,找不出自己那裡可愛 ,當有人真心實意的愛你 ,仍要懷疑 ,從未100%接受過自己 ,從未正視過自己的存在  能量  和尊嚴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也配不上生命中的美好 ,於是表現得對傑出不屑一顧 ,其實私下卻永遠苛求自己 ,勉強自己去爭強爭勝 ,但爭到了之後如何呢 ?你發現在人群中你依然是灰撲撲的那一個 ,獎牌的光輝只停留在鎂光燈閃爍的那微秒 .於是疲於奔命 ,於是如病了的孔雀 ,身上不再有光 .

我選擇不再要求自己做人群中的孔雀 ,

只要做一顆萵苣 ;

我決定不再要求身邊的每一個他成為孔雀 ,

只要好好做個為萵苣澆水的人就行了吧 .

每一顆心都是萵苣 ,

伸出那澆水的手 ,

萵苣就會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