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31 13:50:14阿ling

來,把手給我(鮑爾吉•原野)

《讀者》2008年第7期

20世紀80年代某年臘月二十三的晚上,人稱小年夜,我們一家人圍桌大啖囤積的蛋白質、脂肪和飲料。
有人敲門。
小年一般無訪客。開門,一位60多歲的寬臉大漢站立,像門框鑲的一幅畫。他笑得沉靜,鬍鬚濃密,如同說:“看你們能不能認出我,看你們在吃什麼。”
“喲!”我爸如夢方醒,“白長歲!”
我媽同時喊:“白長歲!”像搶答。
我把手裏的雞腿放下,想——從他的鬍子、帶笑意的細長眼睛和摔跤手的身姿想起,他叫白長歲,我爸的戰友。
“快進屋,進屋……”我父母迎他進屋,大喜過望。白長歲矜持地蹭蹭鞋底,撣撣衣服,進屋坐下。
“哎呀,十年沒見面了!”我爸說。
“十多年了。”我媽予以糾正。
白長歲可是在戰場上救過我爸一命的。在遼沈戰役攻打錦州的時候,他們是騎兵。而“文革”中,他們有些戰友被打死或自殺了,因此,經歷過兩大劫難的戰友相遇,均有隔世之感。他們上次見面是在20世紀70年代,“文革”剛結束時。
我爸激動地述說,越說越快,我媽伴以淚水。白長歲專事吃肉喝酒,父母說完,白長歲也吃飽了,解開褲帶並咧開大嘴笑,露出堅固的牙齒。
“我這次來,”白長歲用下巴指我,“來看他。”
父母把目光轉向我,驚訝,我更驚訝。當時我二十五六歲,除剛結婚外,別無業績。白長歲從遙遠的地方來看我什麼?
白長歲從錢包裏掏出一張照片,是他和我的合影。照片上,我們倆長得特別像。我那時十來歲,他四十多歲,在瀋陽。
他說:“我老了,想念好多人。除了去世的,我打算見所有我想見的人,所以我去了雲南、青海。我女兒在北京,我打算在你家停一
下之後到北京過年。”
我爸大惑不解:“你繞這麼大的彎兒,就為看我兒子?”
“難道不行嗎?”白長歲反問。
“行,行!”我爸給他斟酒。大家還是困惑。白長歲對大家的疑惑並不理會,展開第二輪吃喝。白長歲曾把師長的土黴素藥粉倒掉,給戰馬梳小辮、紮紅頭繩等等,是阿凡提式的人物。我父母迫切地等他開口,他卻若無其事地啃雞爪子,把炒黃豆一粒一粒丟入嘴裏嚼,最後捧起鋁盆喝白菜豆腐湯,說:“你們這些人腦袋不開竅。”
“對,對。”我爸終於等到他開口了。
“那時候,”白長歲說,“我們在瀋陽的大西客棧一起住了半年,你治腰病,我也是,‘文革’時被打傷的。我和你兒子一起玩兒,我講故事,他背詩,我們倆還一起上動物園。後來我想,他長得和我這麼像是為什麼呢?時不時拿照片瞧瞧,琢磨這孩子現在長什麼樣啦?昨天早上一醒,我決定到你們這兒來看看,這就來了。”
我父母哈哈大笑。白長歲從帆布兜裏掏出一把銀鎖、一小塊麝香,還有奶豆腐、黃油給我,竟沒給我爸什麼禮物。後來,他們談至深夜。第二天,白長歲坐淩晨4點鐘的火車赴北京。
此事至今已過去多年,我想起來有時發笑,有時感動,覺得人與人之間確實存在一種不需要理由的想念,或者說愛。人與人的愛可以超越利益、年齡、性別,甚至血緣。我沒有圍困長春,也沒在戰壕裏分吃豆餅,但白長歲愛我超過愛我爸,貌似滑稽,實則真切。一種無來由的想念也是親情的一種。好比說,一個人如果是一棵樹,所念者不單純是土壤、水分和陽光。如果我是樹,也想念在我身上落過的小鳥兒,想念風和一去不返的流雲。人與人的親善,並不一定是你對我好,我生感謝,孜孜于施與報。放眼看,歲月之中那麼多溫暖的眼神和手掌都值得記在心底並深深懷想之。我幫過白長歲什麼?今夕何夕,他卻來看我。
去年我與友人一同回到當知青的赤峰縣東方紅大隊。日落時,從隊長秦舉的家裏吃過飯出來,秦舉用右手攥我左手,走在積雪的村路上。當年,我們這些知青餓了、想家了,就到秦舉大哥家吃飯,擠在炕頭唱歌。他欣欣然照顧並沒圖一絲回報,至今依然掛念我們。走到汽車前,秦舉的手還不鬆開,使我無法用右手握他的右手道別。這時候,你覺得手有表情、有語言。手用手溫說話,沒說完的時候它不鬆開。此刻,嘴裏的語言反顯笨拙、虛假。
白長歲來到我家也說:“來,把手給我。”他拉著我的手,看手心手背,握緊,好像手就是我。我不過是無數平凡人中的一個,無事蹟值得別人牽系。凡人的愛如青草一樣卑微,卻在每一寸土地上生長。
寫到這兒,想起我的老師、詩人安謐的一首詩:
爬山啦
把手給我
涉水啦
把手給我
那邊呼喚啦
把手給我。
如果男女與血緣是美麗的花,其他的情緣則如同深綠的草地,叢叢簇簇,在花的背後鋪遍天涯。

(白長歲說:“你們這些人腦袋不開竅。”
是的
我腦袋不開竅
但因為這篇文章
我的心開竅了
腦袋不懂
心懂了
所以莫名地喜歡這篇文
心有戚戚
反反覆覆的看

這是一篇能療傷的文
我又一次愛上了鮑爾吉•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