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31 01:41:56貓山先生

過於期待的《父後七日》



等待女主角抽完最後一根菸,講完最後的旁白,
還沒來得及聽進前1/3的片尾曲,我就隨著人群起身散場了。

「很荒謬。」
「拜託我死後,千萬不要這樣喪我。」

這是看完全片後當下的心情。
只有台灣才有的特殊文化。
以及我不想要的埋葬往生者的方式。

劇中的安排,應該算是忠實呈現了台灣在地才有的葬儀文化,
與日本禮儀師神聖純潔的形象差很多,
和歐美讀經唱詩歌肅穆的氣氛差很多,
台灣的葬儀文化,顯得綜藝又舞台。
電子花車、指揮樂隊、連議員都出來湊和了…

幾場場景把我帶回二十一歲那年貓山爸離開時的記憶,
繁文縟節的告別儀式,嗑頭跪拜,迎候唸經,
第一次的生離死別,還來不及感受親人過逝所帶來的衝擊,
只覺得自己像個傀儡般的披麻帶孝被長輩囑咐著做這做那,
存在於一處不切實際的空間裡,
直到人群散去安靜下來,幾個兄弟姐妹才真切感受到,
原來父親是真的離開了。

當時心裡真的覺得這些儀式安排的可笑,
到底儀式是真的對往生者有意義,還是對在世者的一些心靈慰藉?
看完片中人物忙進忙出的情節,我慶興二十一歲那年我少了很多步驟,
但直到現在,我還是存疑著這些繁文縟節的必要性。

劇中幾個人物的草根性很強,口白台詞也很台灣,
但比起海角七號或艋舺,卻覺得好像又少了點什麼,
其中最喜歡吳朋奉飾演的阿義道長,
從波麗士大人時開始注意到這位大哥,真是演啥像啥!

編劇導演似乎希望本片雖然敘述喪儀文化的故事但不要顯得過於沈重,因此劇中穿插了幾場逗趣情節,像道長的正職其實是詩人,阿梅一夜頓悟出「靠杯」的由來,可不知怎麼看,就是笑不太出來。或許是覺得安排的過於刻意,少了些渾然天成。

近期的國片,一頁台北、第三十六個故事,
一看就知道是屬於台北都會型文藝電影,因此無法和本片比較,
海角七號、艋舺、父後七日則是比較接近訴説台灣在地文化的故事,
前二部都有值得討論回味的空間,海角甚至還去戲院看了二次,
父後七日則藉由女兒為父親悲喪帶出台灣特有的喪儀文化,
議題新鮮卻少了後座力(大概我悟性還不足),只能說有些可惜。

而安可王說,書比較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