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4 23:32:12sen6912sen

第五組報告:張天翼的小說"三太爺與桂生"

作者
張天翼(1906~1985),原名張元定。出生於湖南湘鄉的一個士大夫家庭,父親靠當教職員來維持生活。張天翼從小隨父親漂泊流轉,當過職員、教員、記者,接觸的生活面很廣;對於各階層人物的生活和性格,他都注意觀察、了解。這使得他的作品能在較為廣闊的範圍內反映舊中國的社會生活,並塑造出不少性格比較鮮明的人物形象。他熟悉許多地方的方言土語,而又能去粗取精,較好地運用它們。文筆洗練明快,潑刺新鮮,往往只用很少筆墨,就能勾勒出一個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長的敘述描寫和浮泛的抒情議論,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見的。他在30、40年代創作的不少小說作品,1927~1938期間,發表了百多篇短篇小說,編為十二本短篇小說集:短篇有《從空虛到充實》、《小彼得》、 《蜜蜂》、《反攻》、《移行》、《團圓》、《萬仞約》、《春風》、《追》等集子,中篇有《清明時節》,長篇有《鬼土日記》、《一年》、《在城市裡》等。張天翼也為左翼思想作家成員之一(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堅持為解放無產階級而鬥爭,它用反封建、反帝和反國民黨的路線去吸引作家)。張天翼曾任中國最具影響的文學期刊《人民文學》的主編,並曾是中國作家協會的負責人之一。張天翼的創作不僅為中國千百萬青少年所喜愛,還先後被翻譯成英、俄、法、德、日、西班牙、朝鮮、越南等多國文字,在海外出版,深受讀者歡迎,被譽為“中國的安徒生”。 1985年4月28日,張天翼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

張天翼寫得最多的,是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部分知識分子的庸俗虛偽、矛盾可笑的心理狀態。
例如:《從空虛到充實》、《豬腸子的悲哀》、《移行》這些作品裡的人物,都是這類人物的代表。
張天翼的筆觸有時也轉向在統治階級壓迫和欺騙下逐漸覺醒的勞動人民。階級壓迫和階級鬥爭,在張天翼筆下得到了正面的反映。他向讀者展現出一幅幅封建地主階級殘害農民的血淋淋的圖畫。例如:《三太爺和桂生》、《兒女們》、《笑》、《清明時節》、《二十一個》都是代表作。此外,張天翼還寫過童話。例如《大林和小林》、《禿禿大王》等。作者熟悉兒童心理,想象豐富,作品能寓教育意義於活潑生動的故事講述之中,使少年讀來饒有興味。這些作品的出現,推進了我國年輕的兒童文學的發展。從其創作看,張天翼無以是30年代中國最有才情的短篇小說家,更是繼魯迅之後,與老舍並列的諷刺小說作家的雙璧。

內容大綱
故事是以伺候陳三太爺的佣人"老范"為第一人稱敘述者,來道出一件玟店發生的事。三太爺是當地的大地主,桂生是三太爺的佃戶同時也是親戚,原本閒適安逸的生活,因為戰亂引發潛在的問題而造成悲劇。某年戰爭爆發,玟店遭洗劫,桂生也借機引發農民的叛亂,稍過時日,在三太爺與當地權勢的拉攏下,漸漸恢復的往常的平靜,桂生也暫逃外地。不久桂生從外地回來,雖然他的行徑已遭三太爺的懷疑與不信任,但基於他的利用價值,便把他的過錯自圓其說,按自卻監督他的行徑。三太爺是個壓制佃農的地主,自己走私毒品卻要佃農背黑鍋,造成地主與佃農的關係失調,壓制終究是抵不過農民的反抗,桂生主導的抗租運動爆發了。待三太爺稍稍平息大家的怒氣,已驚覺桂生的危險性,於是他設計了桂生和招姊亂倫的場面,以其罪名將兩人活埋予以報復。而三太爺卻沒受到任何懲處。
內容分析

一、 開頭:
『 「你真的到過玟店麼?……我不信。你到過玟店的,怎麼不知道陳三太爺?」 』
用對話、問句方式帶入故事內容,也說明了陳三太爺在玟店的地位。

二、 戰亂:
『 「那邊」的軍隊來了。……街上的店家將五色旗摔到糞缸裡……做田的高興得生了兒子似的……棗子橋的潘太爺給逮住了 聽說要把他帶高帽子遊街…… 』
共產黨發動農民運動產生叛亂,推翻了嚴苛的地主。
(五色旗是中華民國初期的國旗,旗面為按順序是紅、黃、藍、白、黑五色橫長方條,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但另有一說指五色旗是根據清朝的五色官旗改變而成。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學說代表五方的顏色。)

『 桂生可出足了風頭,玟店的作田的都相信他起來。他四胡不拉了,笑話也不說,一天到晚忙的像水牛。…… 』
桂生主導此次的叛亂,與三太爺結下心結。

三、 陰險狡詐的三太爺:
(1)『 「我曉得你是被別人引壞的。……我不來難為你。……你很年輕,我歡喜你,你下次切不可輕聽別人的話。」 』
為了利用桂生而假裝不計前嫌。
(2)『你不曉得,』三太爺小著嗓子說,『這混蛋倒很能幹的,我要叫他替我運那東西哩。……』 那東西?……自然是那個:大煙。」 』
真正的目的。

四、 三太爺權勢的改變:
『 三太爺一夥人從上海回來。……一切又照從前一樣。…… 三太爺在城裡做了甚麼委員 又是跟些小伙子打交往 跟知縣也常來來往往 。 』
三太爺在避難時認識了一些官員,而有了些權勢。

五、 三太爺態度的轉變:
初期:『 「請坐請坐,」三太爺客客氣氣。「各位同志的來意兄弟已經明白。……我們大家都是同志,兄弟當然是要幫忙的。」 』
三太爺此時還尚無權勢,只能迎合佃農。
後期: 『 「……你去對桂生說,要再胡鬧,明天就調城裏的保衛隊來抓他!」 』
此時的三太爺已結交了當地政府等勢力。


六、 善與惡兩元:
善:桂生本是三太爺的本家,生活條件不錯,但卻在叛亂中為佃農出頭。表現了善的一面。
惡:三太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殺害自己的親人。表現了惡的一面。

七、 結局:
『 「事情剛剛快平靜 三太爺就打算逮住桂生和招姊……一抬進陳家 三太爺便叫給衣服褲都剝了 兩口子便光著屁股……一剝了衣服褲就好像真的通姦似的……又是點香燭拜 上面一鏟一鏟蓋著土……三太爺自然得意了 他報了仇……那麼三太爺他們要不要吃官司呢?……我可說不上第二年端年過了 一點甚麼岔也沒有 那時候我走出了陳家」 』
以土豪劣紳勝工人佃農、惡勝善的結局收尾。突顯了佃農始終無法打破命運以及權勢。

時代背景
店家將五色旗摔到糞缸裡˙˙˙˙
其中的五色旗即為民初的國旗

牆上見了鬼似的貼滿紅紅綠綠的紙˙˙˙˙
紅紅綠綠的紙所指的應該是共產黨的顏色

將潘太爺帶高帽子遊行˙˙˙
戴高帽子遊行講的則是紅衛兵的手段

而小說中老范回報告知三太爺的消息中的潘家白家即是工農武裝割據下被鬥倒的地主們。

由以上可以看出《三太爺與桂生》的時代背景大概是在是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於戰亂所造成的物資缺乏,使得佃農們的生活更加艱苦,於是中國共產黨便利用這樣的機會灌輸農民人人有飯吃的馬克思主義,進而鼓吹佃農們武裝起義,由鄉村包圍城鎮,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形勢下,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就是奪取革命勝利的關鍵,而武裝的農民則成為中國共產黨最強大的武器。




角色介紹
*.三太爺:
1.佃農制度下的代表人物-地主。
2.壓榨佃農。
3.為一大地主,很有權勢、和地方官員高官關係打得好、仗勢欺人
(老范筆下:三太爺在城裏做了什麼委員,又是跟一些小夥子打交往。
跟知縣也常來來去去,......大家都相信三太爺,天大的事,只要他一話。)
4.在表面上陳三太爺能幹、脾氣好、個性溫馴、待人客客氣氣,但其實私底下處處算計、和自己有利益衝突的人,連有親戚關係的桂生也不放過(對待桂生的態度,表裡不一,利用陷害他,最後桂生被活埋。)
5.記仇(對桂生幾次的作亂、抗租,時時找機會除掉他)。
*.桂生:
1.佃農制度下的代表人物-佃農。
2.和三太爺為一家人、稱他三伯。又是三太爺的佃戶。
3.與農民作亂,惹了麻煩,逃到上海。為了照顧沒工作的招弟,也沒有地方住,只好帶著招弟回到玟店,讓招弟能有落腳處。三太爺對回到陳府的桂生還是算計著他(雖然表面上笑笑要他改過,卻要桂生販送"煙土",做他的替死鬼,並且時時要抓桂生的把柄。)終於有一次,桂生與其他佃農一夥人向三太爺對抗了起來,為了抗租,加深了三太爺對桂生的怨,把矛頭指向桂生,設計以"姐弟亂倫"理由,將之活埋。
*招弟:
桂生的姐姐,嫁到上海 九里松。丈夫死後,在紡紗廠工作,後來和桂生相遇,一起回陳府,而因為桂生得罪老爺,被三太爺陷害以"姐弟亂倫"理由活埋。
*.老范:
1.喜歡昭弟。
2陳府的下人。
3以一個下人的敘述口吻看待整件事情,說出了那個時代的不平等,地主壓榨,更看的出人性面,階級的不平等。
(三太爺和桂生分別是在佃農制度下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