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心得
高跟踏陽明 愧於中原心
這是我的結論
星期二去陽明面試 這是我升學以來 第一次去面試
說緊張是真的很緊張
輪到我面試時 已經九點半多了
所長先是看了我的成績
而後將備審資料給其他評審委員看
我覺得這些委員 應該是第一次看了我的資料
老師一直圍繞在我的動機上問
我大概是說了 是因為環境因素 而且許多老師和演講者都在提供這方面的資訊
而覺得醫療產業是個可以方展的方向
去蒐集相關資訊以及旁聽 覺得可以往這方面去發展
老師給了我兩句英文 大致上是看的懂 但要講出來會很卡
外加上太緊張了 思路有點打結
老師說 你們沒有用原文書上課嗎?
他的眼神和語氣 讓我覺得有種被鄙視的感覺
另一位老師看了我的研究計畫 問說 你們有做過專題嗎?
這方面系上沒有這樣的課程
但在今年大二升大三好像有
最後就問說 你覺得醫管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老師說 在表達上可以更自然點 英文要再加強
研究論文多為英文居多
這些我當然都知道 自己的弱點自己最清楚了
在這次面試當中 推甄 成績還是很重要 即便資料寫的再好看
會翻的老師還是少數
老師還以為我的備審資料是外面請人作的 = =
我的備審資料當然是自己做的阿= =
從打字到封面設計 樣樣都是自己來的
只是說真的 這次的面試讓我的打擊很大
因為總覺得有種受到污辱的感覺
是自尊心太強在作祟 從離開考場到現在打下這篇文章
心情還是很悶 有種很不甘心的感覺
路終究還是要走 還是要準備高醫的資料
從台北回中壢的路上 想了很多
我想 所謂的現實就是這樣 英文不好 本該自己對自己負責
而往後的職場上 所謂的面試不留情面 就是這樣
我知道這種滋味很不好受 但是那又怎樣
自己的實力被人家瞧不起 但能說什麼嗎
社會早已是個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時代了
兩兆雙星是政府的推動政策 醫療產業是政府未來的計畫中的產業
不管是醫療還是一般的企業決策 皆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
即便自己內部再怎麼的運作 只要一個政策改變
對產業皆有影響 遑論是一個受政府法規限制許多的醫療
如果說 一個動機是為自己的未來鋪路也受到質疑
那我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做動機
最近旁聽課程的老師問說要不要去報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這是一所今年剛升為大學 原為北護
聽說是護理類組的第一志願
畢竟我對護理以及技職方面的體系不是很了解
應該會去報吧
只是經過這次的面試後 外加上工研院的人來演講後
我深深覺得 醫療產業是一個可以發展的方向
但是不一定要念醫管 企管能跨醫管 但醫管跨企管有限
但要說醫管和企管的差異性 應該是在於所專注的點的不同
醫管的點多在於醫療機構 企管的點在於企業
醫管人對於醫療產業的環境脈動理論上會比企管人更明白
這是醫管人的理論上優勢
但企業中亦包含醫療產業 醫療產業是為企業中的一部份
這部份不包含醫療機構 雖然醫療機構部分性質和企業是一樣的
所以有同學也建議 先修企研再跨醫管的工作環境
其實這比醫管跨企管容易些
但這些終究是理論上 實務上要怎麼跑就不一定了
畢竟外在的影響因子 還是會影響許多
如果說 推甄都沒上的話
我還是會考慮明年的考試 除了醫管所外 還要報企研所
狡兔有三堀 我也要多為自己留點後路
最近遇到欣華 聊了一下
我自己也坦承 假設沒考上研究所 如果去工作的話
總覺得不是很有把握
那種感覺就像自己都還不清楚就去做 結論應該是死路一條吧
現在要做的除了唸考試的內容外 還要多多準備英文
因為在明年的考試後 假設有幸進入面試階段
英文還是會出現 推甄所遇到的問題 明年還是會出現
所以現在等高醫跟北護的資料弄完後
除了唸考試科目外 還要在準備英文
後來想想 其實我要感謝那位噹我英文的老師
如果沒有他那天那樣子的說 我應該沒有這麼強的動力要唸英文
化悲憤為力量 我知道我很不甘心
但是我更加明白我要怎麼做 也許所謂的唱反調心態是這樣
別人越是瞧不起 我越是會做給他看
想想 自小就是這樣
穿高跟鞋去面試 爬坡
我的腳更腫了 不過瘀青也消的差不多了
總而言之 我會再回來的
到時候要讓他知道 我已經不是去年你面試所看到的學生了
也許到時候面試官不是他 但我要讓他知道我的努力和改變
最近腳還是腫腫的 很想趕快歸隊 因為總有些罪惡感在
不過隨著考試都提前了 明年其實應該不太明確會不會打
但假設有寒訓 我應該也不會參加吧
畢竟寒假都還沒放完 就要上戰場了
考試加油 英文加油 左腳更要加油
感覺復原狀況還ok 只是慢了點
最近也才發現 肌健也受傷了 不只有韌帶
初估沒意外的話 應該期中考後 應該可以跑動吧
不過前提是肌腱趕快變鬆弛點吧
剛復原應該也不能像之前那樣操
我想根治 不想當氣象台
好~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