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9 11:03:40segatang

使用E-ink螢幕的webpad與其應用討論

之前在論壇每隔一陣子就有同好建議能否有廠商推出PDA架構,但螢幕改成E-ink技術的產品,好讓使用者既可以保有PDA功能,又可以享受E-ink螢幕特性帶來的好處。
雖然上述構想還沒有廠商幫忙實現,但在另一塊應領域,已經有使用E-ink螢幕的webpad產品發表:
http://www.mobileread.com/forums/showthread.php?threadid=9967

Emano Tec公司推出的MedTab
http://www.emanotec.com/medtab.htm
主要面向醫療市場,因為醫生常常需要攜帶病人的病歷表、X光照片、斷層掃描等,所以之前Tablet PC問世時,就曾經推動過讓醫生帶著存有前述文件的數位檔案的Tablet PC之應用,然而這個市場因為「Tablet PC太重、電池續航力不足、螢幕反光嚴重」這幾個主要因素而無法擴大。相較於將所以病例相關文件放到可以單獨使用的Tablet PC上,另一方面的思考是利用server-client的架構,所有資料集中在server,而client端僅供顯示與有限度的資料修改之用,因此可以提供連線、手寫輸入的webpad似乎是新的選項?

MedTab即是一種「使用與iLiad一樣規格E-ink螢幕並同樣有全螢幕電磁感應屏」的webpad,Emano Tec公司宣稱MedTab可以提供醫生一個「輕薄、長時使用」的方案,但代價為需付出USD 4,000(或50人大量採購為USD 2,000),其中包含server相關軟體的建置與服務。
據此,筆者將以MedTab以及iLiad進行交互比較與探討,提出個人看法。

**********************************
* 螢幕規格:
MedTab為第二代E-ink,8.1吋,1024*768,16灰階;
iLiad亦為第二代E-ink,8.1吋,1024*768,16灰階
所以在螢幕規格上兩者不分軒輊。

* 硬體架構與作業系統:
MedTab為Intel 624MHz Xscale processor,64MB SDRAM,64MB Flash+WinCE 5.0 OS+全螢幕手寫
iLiad為Intel 400MHz XScale processor,64MB SDRAM,256MB Flash(可使用128MB)+Linux OS+全螢幕手寫
兩者硬體架構乍看之下即為相似,惟MedTab的CPU規格似乎是iLiad的1.5倍,然而硬體的優勢因為採用WinCE OS而被侵蝕殆盡,高速的CPU也可能加速電池的耗盡。
最重要的是,採用WinCE 5.0不代表等於是PPC的Windows mobile 5.0 OS,不如Emano Tec公司宣稱的「所有PDA的應用都可移植到MedTab上」。
另一方面,MedTab沒有載明是否具有外接記憶卡,若僅有64MB Flash,扣掉系統所佔用的容量,是大大低於iLiad的內建128MB+外接1GB(max)所能提供的容量。

* 程式與支援文件
MedTab主要應用為webpad,故僅internet browser,支援的文件也僅為XML與HTML,以及WAV聲音檔,其餘不明。
iLiad主要應用之一為電子書,所以提供不同的viewer,目前支援的文件為txt, html, pdf, eba,但V2.8無法利用WiFi上網。

* 傳輸模組
MedTab為WiFi 802.11g + BlueTooth
iLiad為WiFi 802.11b/g, (LAN 10/100 MB,USB 1.1 with Travel Hub)
考慮到BT為近距離低功率傳輸,可能比較適合醫院的電波使用限制之外,兩者的無限傳輸模組規格不分上下,然而iLiad還多了直接與PC或網路孔連線的可能性。但V2.8無法利用WiFi上網。

* 電池持久力
MedTab使用3.7V 1800mAh,官網宣稱可使用6小時,如加上外接電池模組,則可延長至12小時。
iLiad使用3.7V 700mAh電池兩顆,官網宣稱可使用21小時,但目前V2.8實際約可使用10小時(但須注意的是如果開啟WiFi,很可能也僅座落在5~6小時的使用區間)。
iLiad雖然持久力不比其他電子書產品,但跟同樣是採用WiFi的MedTab相比,電池持久力乃伯仲之間。

* 尺寸與重量
MedTab為190*140*12.7(mm),340g
iLiad為217*155*16(mm),389g
顯然MedTab所宣稱的輕薄,並沒有與iLiad相差太多。

************************************
個人看法:
經過上述比較,筆者只是想點出MedTab其實與iLiad沒有相差多少,如果MedTab USD 4,000的高昂定價可被醫界使用者接受,那麼USD 699的iLiad如果可以加強web browser的功能,應該可以賣翻了?
如果說是專屬的server-client程式相關費用高昂導致MedTab整體售價驚人,不然Emano Tec公司所宣稱的產品因為為client端,具有相當的安全性,如果遺失也可定位等優點是不足以cover這麼高昂的費用的。否則,就是外國的醫院比較有錢,或者僅是單純買來避稅?

或許iLiad總部可以利用iLiad切入此領域?至少iLiad還具有電子書功能,可以讓醫師隨身帶著「醫師守則」(免得像台灣某趙醫師一樣...),並閒暇之餘閱讀最新醫學文獻,豈不是對於病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