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04 22:53:42惜別會
恨她過份美麗
歷代君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動情故事可不少。在云云可歌可泣的傳奇裡,令我最深吁感慨的,還是光緒皇與珍妃的愛情悲劇。
恨只恨她太美麗,恨只恨她愛的男人太懦弱,勾起數不盡的妒嫉、憎恨、厭惡等邪念,令她陷於萬劫不復的哀戚裡。她,冷冷愾愾的、無可奈何地以一口小井終其短短二十五載的人生。可能也是一個解脫吧,就是再拖拉的跟著光緒,也只落得像她親姊 – 瑾妃,那樣慘悽孤寂的境況,倒不如離開那個無自由、無愛的「牢獄」,讓深愛她的男人,終身抱憾,何嘗不是另一種反抗?
珍妃,隸屬滿族正紅旗,本姓他他拉氏,為禮部侍郎長敘之女兒。她臉蛋兒圓圓潤潤的、在白嫩透紅的面靨上,掛上一雙滴瀝溜轉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及紅紅的櫻唇,如芙蓉、如牡丹,跳脫活潑,不是傳統的美女模樣,像個小小花苞,嬌娃而又充滿靈氣。不獨漂亮、珍妃自少也聰敏過人、作風豪爽、思想開朗、敢作敢當,不畏艱邪。她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皆通,更厲害的是可以雙手各執一筆,同時寫出絹秀的梅花篆字。然而,也是這些無懈可擊的優點,導致她痛痛苦澀的一生。是時不予她、生不逢時矣……
光緒十四年的農曆十月初五(1888年 – 即光緒十八歲那年),那夜沒有明月、沒有清風,只得不情不願的嘆息。年僅十三歲的她,便跟姊姊一同被冊封為光緒皇的瑾嬪、珍嬪。不是喜事臨門,而是禍從天降。雖然當初光緒的首選既不是青梅竹馬、葉赫那拉氏統桂祥之女靜芬(後為隆裕皇后)、也非珍瑾二人,反而是江西巡撫德馨的一個女兒;可是他對內外俱佳的珍還是寵愛有嘉的,故此很快也封了她姊妹二人為貴妃。加上珍妃的聰明伶俐,對隆裕皇后總掌握不好的宮廷禮節一學就會,所以她往往可以代替皇后參加宮裏的一些大典。這種種風采氣派,看在小家的隆裕眼中,都令珍妃一步一步的踏上死亡路。
當然,比不上自己的親姪女隆裕,可是慈禧最初對這位聰慧美麗的珍妃也不無喜悅的,且更允許她到翰林阮學習文史。然而,日績愈累的受到皇后的中傷、加害、污蔑,以及珍本身性格倔強,不會奉承慈禧,令她不斷受到逼害及侮辱。再者,她是個率性理智的新女性,面對國家的孱羸虛弱,都希望丈夫可振衰起蔽,自主執政。她不只主張出戰甲午戰爭而曾被慈禧眨為貴人、後期更因支持光緒戊戌變法而恨恨的被打入冷宮。
可憐的珍妃,在冷宮裏熬了兩年之久。她之所以能堅持下去,是因為她把希望都寄託在光緒皇帝身上,希望光緒能重整朝綱,做一個英明君主。可是她怎能知道丈夫的怯懦及不能有所作為,最後竟導致了自己的不歸路。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不顧國難民危,帶著光緒皇帝、皇后西逃。珍妃的一句:「國難當頭,我不走,而且皇上也不該離開京師…」流頌世上的最後一席話,是好一種高雅不折的情操、也是好一種冷對無奈的極悲心緒。年紀尚輕的她,最後被迫投入井裡……。餘下光緒,面對唯一最愛的離開,只好空有悲恨卻不能挽回了。
珍妃,有綺麗的外表、高上的修養、豐宏的內涵、更有百折不撓的愛國心,是個百份百漂亮的人。只是她在無法選擇下愛錯了人……。
唉……不知她,是否宋慶玲的前身?唯恐不同是,宋總怕沒有錯托終身吧?
(惜 030404)
恨只恨她太美麗,恨只恨她愛的男人太懦弱,勾起數不盡的妒嫉、憎恨、厭惡等邪念,令她陷於萬劫不復的哀戚裡。她,冷冷愾愾的、無可奈何地以一口小井終其短短二十五載的人生。可能也是一個解脫吧,就是再拖拉的跟著光緒,也只落得像她親姊 – 瑾妃,那樣慘悽孤寂的境況,倒不如離開那個無自由、無愛的「牢獄」,讓深愛她的男人,終身抱憾,何嘗不是另一種反抗?
珍妃,隸屬滿族正紅旗,本姓他他拉氏,為禮部侍郎長敘之女兒。她臉蛋兒圓圓潤潤的、在白嫩透紅的面靨上,掛上一雙滴瀝溜轉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及紅紅的櫻唇,如芙蓉、如牡丹,跳脫活潑,不是傳統的美女模樣,像個小小花苞,嬌娃而又充滿靈氣。不獨漂亮、珍妃自少也聰敏過人、作風豪爽、思想開朗、敢作敢當,不畏艱邪。她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皆通,更厲害的是可以雙手各執一筆,同時寫出絹秀的梅花篆字。然而,也是這些無懈可擊的優點,導致她痛痛苦澀的一生。是時不予她、生不逢時矣……
光緒十四年的農曆十月初五(1888年 – 即光緒十八歲那年),那夜沒有明月、沒有清風,只得不情不願的嘆息。年僅十三歲的她,便跟姊姊一同被冊封為光緒皇的瑾嬪、珍嬪。不是喜事臨門,而是禍從天降。雖然當初光緒的首選既不是青梅竹馬、葉赫那拉氏統桂祥之女靜芬(後為隆裕皇后)、也非珍瑾二人,反而是江西巡撫德馨的一個女兒;可是他對內外俱佳的珍還是寵愛有嘉的,故此很快也封了她姊妹二人為貴妃。加上珍妃的聰明伶俐,對隆裕皇后總掌握不好的宮廷禮節一學就會,所以她往往可以代替皇后參加宮裏的一些大典。這種種風采氣派,看在小家的隆裕眼中,都令珍妃一步一步的踏上死亡路。
當然,比不上自己的親姪女隆裕,可是慈禧最初對這位聰慧美麗的珍妃也不無喜悅的,且更允許她到翰林阮學習文史。然而,日績愈累的受到皇后的中傷、加害、污蔑,以及珍本身性格倔強,不會奉承慈禧,令她不斷受到逼害及侮辱。再者,她是個率性理智的新女性,面對國家的孱羸虛弱,都希望丈夫可振衰起蔽,自主執政。她不只主張出戰甲午戰爭而曾被慈禧眨為貴人、後期更因支持光緒戊戌變法而恨恨的被打入冷宮。
可憐的珍妃,在冷宮裏熬了兩年之久。她之所以能堅持下去,是因為她把希望都寄託在光緒皇帝身上,希望光緒能重整朝綱,做一個英明君主。可是她怎能知道丈夫的怯懦及不能有所作為,最後竟導致了自己的不歸路。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不顧國難民危,帶著光緒皇帝、皇后西逃。珍妃的一句:「國難當頭,我不走,而且皇上也不該離開京師…」流頌世上的最後一席話,是好一種高雅不折的情操、也是好一種冷對無奈的極悲心緒。年紀尚輕的她,最後被迫投入井裡……。餘下光緒,面對唯一最愛的離開,只好空有悲恨卻不能挽回了。
珍妃,有綺麗的外表、高上的修養、豐宏的內涵、更有百折不撓的愛國心,是個百份百漂亮的人。只是她在無法選擇下愛錯了人……。
唉……不知她,是否宋慶玲的前身?唯恐不同是,宋總怕沒有錯托終身吧?
(惜 0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