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6 18:48:03海星
海葵心事
潛水這麼多年,終於可以告訴你一些故事。那是從海洋的超大螢幕日夜播放的生活視訊所得知,我不知道和我一起下海的潛伴是否看到了?他像大多數的人一樣,只能看到想看的、只能聽到願意聽的,有時更是不見不聞的。而且,既然他也在現場,他定會挑起一邊眉角斜睨著否認,說我太多妄想。我只能說給與海洋有點距離的你聽,距離和想像往往成正比,距離有時又和了解成正比。就像我的親密潛伴和我日夜相守,可是他鮮少將視線投向我。而我和海葵間有著遙遠的物種差異,但說也奇怪,我竟毫無困難懂得她的心事,我就轉譯給你聽:
每次潛水,總看見海葵揮舞觸手,過濾浮游生物為食,固著在珊瑚礁海床,被動地等待由命運飄來的食物,身上的共生藻雖也盡義務供養宿主,但她總是在飢渴中。身上密密匝匝的入水孔不停收縮吞嚥海水、過濾海水、排出海水,無法滿足的腸胃總驅使她一刻也不停隨海流狂舞,向虛無中抓取一些什麼往腔腸中送,我的凡胎肉眼自是看不出什麼東西令能她真正飽飫。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覓食已成為習慣,而且看似是存在的唯一目的,她就是無法停止下來。
只要她選擇了居所,便有終老一地的打算,不管是珊瑚礁上的裂縫,或者別人以為不甚穩固的沙地、其實是深埋在底下堅硬的基底。與其說她安土重遷,不如說她對改變環境有病態的惰性,儘管現況有太多的不利威脅著,除非生死存亡關頭,她才展開細足緩慢遷徙,一步一徘徊的速度令人不得不懷疑她根本找不到理由可以說服自己離開。因此,對那些曾在週遭出現過、隨海潮漂流不再見面的大小水母,難能想像他們的心情,她以為是充滿凶險與驚怖的旅程,生命並不如水母透明的身體,可一眼看穿內裡,就這樣勇敢交給未知,是她想來就要寒慄的。
被裝飾蟹背負著到處遊歷算是可以脫離一成不變的機會,她以刺絲胞替裝飾蟹防禦他的天敵作為回報,嚇止意欲染指的生物,觸手上的毒刺絲胞全是她不為人知的怨、憤懣所化成。只是裝飾蟹從來不是從一而終,他只在面臨威脅時才想起她的好處,一解除危機,便嫌她是個負擔,隨時都可能絕情拋下。換新寄居殼時,如果尚未厭棄她,也會順手把她帶到新家上。裝飾蟹對她簡直予取予求,她連這個也無能拒絕。
到底她是喜歡改變或不喜歡?也許該說她極度厭倦選擇。被裝飾蟹隨機的揀起,又毫不遲疑無所謂地拋捨,一切都在造化的安排中,她不必費心,該老死一地時聽天由命心安理得,需要發洩怨怒時又理直氣壯。她原本就是無脊椎動物,沒有可以支撐的原則與堅持。
她忘了體內須臾不離的共生藻,只謙虛卑微地向她要一點陽光,便可以把她呼噓出的沈悶廢氣轉化為營養,餵養她,又在纖纖觸手上施予或天鵝絨般、或金黃色的粉黛,及觸手尖端上的紅紫藍綠蔻丹,讓她在人類的燈光與鏡頭下呈現
妖艷異常的容顏。而她卻總是記得別人沒有給予的。
海葵蝦海葵蟹也會來依附她,常為她舉起雙螯擊退企圖侵犯的海星、海蛞蝓,她對不畏刺絲又肯為她挺身而戰的一律接受,不過海葵蝦也一樣忘恩負義,每當食物匱乏時也會搶奪她辛苦捕獲的,甚至吃起觸手充飢。
海葵以為真正需要她的是小丑魚。
眾人皆以為荒瘠的海葵中因為小丑魚而有了豐富的生命。只有她明白,是小丑魚不善泳動的尾鰭和肥短身體曲線,外面的世界對他來說太大、太險惡,只能尋求她的庇護,躲在這一方小小天地。從冷然拒絕到願意接納,她和小丑魚經過長期的磨合。刺絲胞是海葵用來獵食、防身的武器,對不是敵人的小丑魚來說同時也是一道拒之千里的藩籬,小丑魚必須像探湯般一點一吋挨近又縮回,挨近又縮回,忍受她的毒舌鞭笞,逆來順受尋求認同,對攻擊產生抗體黏膜,才能遷入她的懷抱,轉而安身在這毒刺中。未習慣前是毒絲,適應之後,毒絲遂成小丑魚防禦獵食者悠悠眾口的盔甲。
海葵自認沒有必要為小丑魚改變自己,也並未全心接納小丑魚,只當他是禁受得了則留,忍耐不了則去,她對誰都不特別通融。而且那防衛她尖舌利刺的能力也僅僅適用於她,無法證諸四海皆然,她太清楚所有的海葵都有她的千轉百迴心腸,每一株海葵都要自己的毒刺是唯一,無法複製,即使小丑魚遷離到別的海葵上,她也要他咬著牙忍受新怨,比較著舊歡。
只要小丑魚離開一陣子再回來,她翻臉不認,所有步驟要一次次,懺悔重來。
一開始是她收留了小丑魚,但是小丑魚卻也慢慢擔負起護衛她的工作。太平無事時,前前後後甩動身體,把她身上海流帶不走的沉積穢物抖淨,清除敗壞的觸手。以自己鮮豔的色彩為餌,在觸手間鑽竄,吸引好奇的小魚注意,一旦小魚被催眠似地接近死亡陷阱,最後被等待已久的海葵毒刺捕獲,她與他便一起分食。
對於毫不在乎她的刺絲胞的海蛞蝓、海星、鰈魚來說,都當她是手到擒來的食物,吃定她的。這些天敵對小丑魚卻不構成威脅,小丑魚努力為她驅敵,海葵知道這種殷勤其實也是為小丑魚自己。一旦她支離殘破便無法提供小丑魚安全庇護,二來她也挺敏感,察覺異常動靜便自顧縮回礁盤裂縫,或折疊成球狀,將觸手包裹起來,小丑魚若來不及跟上,她便狠心讓他無依無憑懸在原地,成為其他大魚的珍饈。
一如她對共生藻的態度與觀感,她非常肯定小丑魚需要她。她不知小丑魚是否甘心情願蟄居在這尺寸之地?讓她們緊緊相依的竟是對外的戰戰兢兢,需要一起防禦、共謀。雖然不是在乾涸的陸地,他們仍相濡以沫、相呴以毒絲。她常看他浮昇到她觸手所不及的高度,禁不住好奇與懷疑,他到底著遠眺什麼?
在人類眼中海葵與小丑魚是絕佳拍檔,這樣的認定反而囿限了他們彼此。一方只能是另一方的影子,單獨的存在變成一個未完足的語句,必須等到另一方的出現才能劃下令人心安的句點。大家想到的是「海葵與小丑魚」,而不是海葵,也不是小丑魚。他倆是被生存的手銬鎖住的雙盜。
海葵生活得小心翼翼,不行險僥倖,但意外還是會自己尋來。也許就在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她驚覺一陣陣痛楚,蝶魚正在啄食她,等到將眾多觸手收攏蜷曲成像一顆大蘋果時,她也已經負傷累累。在一一檢視受創的肢體,她卻瞥見原來在上方發愣的小丑魚突然變得驚懼騷動,慌張試圖藏匿,一旁覬覦已久的魚便猝不及防將他一口吞噬,優哉游哉反身而去,只留下幾片殘餘鱗片姍姍飄落。
風平浪靜之後,她慢慢舒展開觸手,沒有多餘的心思去回想,她的傷可以慢慢再生恢復,至於小丑魚…,會有其他小丑魚乙、丙丁戊上門的,這樣的經驗在她百來年的生命中並不少見,早練就對意外無動於衷。
她不知道住在深海的另一類海葵逕自活到一、二千年,度過自己也記不清的悠悠歲月,她們的觸手是否依然柔軟、刺絲是否更為狠毒?只是她後來常常陷入一種恍惚,發現自己漸漸縮小,縮小成為簡單構造的共生藻,自己在自己的體內,寧靜而卑微地,沒那麼多的曲折心思與負荷,只渴求從外透進來的一點點陽光。
◎
每次背著氣瓶潛入海中,就看到海葵的眾多觸手在海流中競相比畫著手語,悲悲切切告訴我關於她的心事,而我的潛伴只懂得玩笑逗弄藏躲在海葵中的小丑魚。
畢竟,我們經常注視著同一件事物,但,總是解讀出不同的意義。
只能說給你聽。
每次潛水,總看見海葵揮舞觸手,過濾浮游生物為食,固著在珊瑚礁海床,被動地等待由命運飄來的食物,身上的共生藻雖也盡義務供養宿主,但她總是在飢渴中。身上密密匝匝的入水孔不停收縮吞嚥海水、過濾海水、排出海水,無法滿足的腸胃總驅使她一刻也不停隨海流狂舞,向虛無中抓取一些什麼往腔腸中送,我的凡胎肉眼自是看不出什麼東西令能她真正飽飫。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覓食已成為習慣,而且看似是存在的唯一目的,她就是無法停止下來。
只要她選擇了居所,便有終老一地的打算,不管是珊瑚礁上的裂縫,或者別人以為不甚穩固的沙地、其實是深埋在底下堅硬的基底。與其說她安土重遷,不如說她對改變環境有病態的惰性,儘管現況有太多的不利威脅著,除非生死存亡關頭,她才展開細足緩慢遷徙,一步一徘徊的速度令人不得不懷疑她根本找不到理由可以說服自己離開。因此,對那些曾在週遭出現過、隨海潮漂流不再見面的大小水母,難能想像他們的心情,她以為是充滿凶險與驚怖的旅程,生命並不如水母透明的身體,可一眼看穿內裡,就這樣勇敢交給未知,是她想來就要寒慄的。
被裝飾蟹背負著到處遊歷算是可以脫離一成不變的機會,她以刺絲胞替裝飾蟹防禦他的天敵作為回報,嚇止意欲染指的生物,觸手上的毒刺絲胞全是她不為人知的怨、憤懣所化成。只是裝飾蟹從來不是從一而終,他只在面臨威脅時才想起她的好處,一解除危機,便嫌她是個負擔,隨時都可能絕情拋下。換新寄居殼時,如果尚未厭棄她,也會順手把她帶到新家上。裝飾蟹對她簡直予取予求,她連這個也無能拒絕。
到底她是喜歡改變或不喜歡?也許該說她極度厭倦選擇。被裝飾蟹隨機的揀起,又毫不遲疑無所謂地拋捨,一切都在造化的安排中,她不必費心,該老死一地時聽天由命心安理得,需要發洩怨怒時又理直氣壯。她原本就是無脊椎動物,沒有可以支撐的原則與堅持。
她忘了體內須臾不離的共生藻,只謙虛卑微地向她要一點陽光,便可以把她呼噓出的沈悶廢氣轉化為營養,餵養她,又在纖纖觸手上施予或天鵝絨般、或金黃色的粉黛,及觸手尖端上的紅紫藍綠蔻丹,讓她在人類的燈光與鏡頭下呈現
妖艷異常的容顏。而她卻總是記得別人沒有給予的。
海葵蝦海葵蟹也會來依附她,常為她舉起雙螯擊退企圖侵犯的海星、海蛞蝓,她對不畏刺絲又肯為她挺身而戰的一律接受,不過海葵蝦也一樣忘恩負義,每當食物匱乏時也會搶奪她辛苦捕獲的,甚至吃起觸手充飢。
海葵以為真正需要她的是小丑魚。
眾人皆以為荒瘠的海葵中因為小丑魚而有了豐富的生命。只有她明白,是小丑魚不善泳動的尾鰭和肥短身體曲線,外面的世界對他來說太大、太險惡,只能尋求她的庇護,躲在這一方小小天地。從冷然拒絕到願意接納,她和小丑魚經過長期的磨合。刺絲胞是海葵用來獵食、防身的武器,對不是敵人的小丑魚來說同時也是一道拒之千里的藩籬,小丑魚必須像探湯般一點一吋挨近又縮回,挨近又縮回,忍受她的毒舌鞭笞,逆來順受尋求認同,對攻擊產生抗體黏膜,才能遷入她的懷抱,轉而安身在這毒刺中。未習慣前是毒絲,適應之後,毒絲遂成小丑魚防禦獵食者悠悠眾口的盔甲。
海葵自認沒有必要為小丑魚改變自己,也並未全心接納小丑魚,只當他是禁受得了則留,忍耐不了則去,她對誰都不特別通融。而且那防衛她尖舌利刺的能力也僅僅適用於她,無法證諸四海皆然,她太清楚所有的海葵都有她的千轉百迴心腸,每一株海葵都要自己的毒刺是唯一,無法複製,即使小丑魚遷離到別的海葵上,她也要他咬著牙忍受新怨,比較著舊歡。
只要小丑魚離開一陣子再回來,她翻臉不認,所有步驟要一次次,懺悔重來。
一開始是她收留了小丑魚,但是小丑魚卻也慢慢擔負起護衛她的工作。太平無事時,前前後後甩動身體,把她身上海流帶不走的沉積穢物抖淨,清除敗壞的觸手。以自己鮮豔的色彩為餌,在觸手間鑽竄,吸引好奇的小魚注意,一旦小魚被催眠似地接近死亡陷阱,最後被等待已久的海葵毒刺捕獲,她與他便一起分食。
對於毫不在乎她的刺絲胞的海蛞蝓、海星、鰈魚來說,都當她是手到擒來的食物,吃定她的。這些天敵對小丑魚卻不構成威脅,小丑魚努力為她驅敵,海葵知道這種殷勤其實也是為小丑魚自己。一旦她支離殘破便無法提供小丑魚安全庇護,二來她也挺敏感,察覺異常動靜便自顧縮回礁盤裂縫,或折疊成球狀,將觸手包裹起來,小丑魚若來不及跟上,她便狠心讓他無依無憑懸在原地,成為其他大魚的珍饈。
一如她對共生藻的態度與觀感,她非常肯定小丑魚需要她。她不知小丑魚是否甘心情願蟄居在這尺寸之地?讓她們緊緊相依的竟是對外的戰戰兢兢,需要一起防禦、共謀。雖然不是在乾涸的陸地,他們仍相濡以沫、相呴以毒絲。她常看他浮昇到她觸手所不及的高度,禁不住好奇與懷疑,他到底著遠眺什麼?
在人類眼中海葵與小丑魚是絕佳拍檔,這樣的認定反而囿限了他們彼此。一方只能是另一方的影子,單獨的存在變成一個未完足的語句,必須等到另一方的出現才能劃下令人心安的句點。大家想到的是「海葵與小丑魚」,而不是海葵,也不是小丑魚。他倆是被生存的手銬鎖住的雙盜。
海葵生活得小心翼翼,不行險僥倖,但意外還是會自己尋來。也許就在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她驚覺一陣陣痛楚,蝶魚正在啄食她,等到將眾多觸手收攏蜷曲成像一顆大蘋果時,她也已經負傷累累。在一一檢視受創的肢體,她卻瞥見原來在上方發愣的小丑魚突然變得驚懼騷動,慌張試圖藏匿,一旁覬覦已久的魚便猝不及防將他一口吞噬,優哉游哉反身而去,只留下幾片殘餘鱗片姍姍飄落。
風平浪靜之後,她慢慢舒展開觸手,沒有多餘的心思去回想,她的傷可以慢慢再生恢復,至於小丑魚…,會有其他小丑魚乙、丙丁戊上門的,這樣的經驗在她百來年的生命中並不少見,早練就對意外無動於衷。
她不知道住在深海的另一類海葵逕自活到一、二千年,度過自己也記不清的悠悠歲月,她們的觸手是否依然柔軟、刺絲是否更為狠毒?只是她後來常常陷入一種恍惚,發現自己漸漸縮小,縮小成為簡單構造的共生藻,自己在自己的體內,寧靜而卑微地,沒那麼多的曲折心思與負荷,只渴求從外透進來的一點點陽光。
◎
每次背著氣瓶潛入海中,就看到海葵的眾多觸手在海流中競相比畫著手語,悲悲切切告訴我關於她的心事,而我的潛伴只懂得玩笑逗弄藏躲在海葵中的小丑魚。
畢竟,我們經常注視著同一件事物,但,總是解讀出不同的意義。
只能說給你聽。
上一篇:千手咄咄
下一篇:海中蠕行--龍洞灣海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