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0 00:02:42海殤君

拜託!不要把天氣預報準看的理所當然~

誰不希望每天出門都能把天氣掌握地好好地。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下雨,什麼時候是陰天,什麼時候溫度會變冷,什麼時候會出太陽。但是,每當聽到生活上很多人以著不恥的眼光看氣象局的預報時,氣象局事後又接著追加為什麼預報不準時,甚至電視媒體誇大氣象變化程度於前,又無端狂說氣象局「不準」於後時,自己真的很想說,「拜託!不要把預報準看的理所當然~」

之所以如此說,是自己實在越來越受不了人們對天候運行幾近於一昧要求百分百預報地那種傲慢。這種傲慢有兩種,一種是太有自信而排斥其他的專業傲慢,另一種是什麼都不懂,只為了眼前一時的方便與否而呈現的無知傲慢。

還記得之前台灣連續幾次的有感地震,有許多社會上憑著許多各種方法,有的是神桌,有的是耳鳴來「預報地震」。氣象局對於這些所持的看法,大都是比較負面。雖然說這一些方法還都需要以科學的方式進一步地檢視,但是當氣象局不斷地以科學最為依歸的時候,別忘了自己本身所依歸的「科學」也有其所預測不到的。這種預測不到的原因很多,從量子物理到之後的測不準定理,還有因為一開始數值的些微誤差,產生出之後巨大氣象差異的蝴蝶效應。那人們自信滿滿的「科學」是否也該謙遜些?所以,對於其他「神怪」方法,氣象局除了駁斥以外,也應該更講清楚現在的各種預測,早已經不能有過去那樣完全預測的認知了,它有預測得到的,也有預測不到的。氣象局不應該在當預測失準的時候,才說出其實失準的這項東西是很難預測的。這種因為是科學,所以樣樣是最準的態度,還是及早卸下的好,這不僅是一種對一般不瞭解氣象學民眾是一個迷思解除,也是可以省去不必要扛的責任。

可是從氣象局的預報內容來看,除了降雨機率以外,其他的還是很難有一種科學下謙遜的意識。明明對梅雨的降雨時間之預測能力與寒流低溫的預測能力有所不同,卻在預報上看不出,一律都說什麼時候有雨或是什麼時候溫度降低。也許在預報上,視為一種機率的觀念,有的預報誤差機率本來就高,有的則比較低。氣象局另一個常顯露的傲慢之所在,就是預報內容很少站在民眾的感受去思考。以溫度測量來說吧,氣象局的實測溫度是在離地1.5公尺高、通風條件很好的百葉箱裏測定的,這是全世界的統一標準,可是這樣測量出來的溫度,很難跟我們實際的感覺有所符合,因為我們感覺到的氣溫則是在不同條件下產生的。一個人所處之地的濕度、風速以及天空雲量甚至自己服裝顏色等因素都會影響溫度的感覺。如果氣象局有做此思考,也許對外預報的溫度,如果在夏天還應該再加個幾度,畢竟百葉箱的溫度,比都市水泥叢林還要涼快許多。

除了專業的氣象局一端,另外一端就是那些總是不斷地在乎氣象單位是否預報準不準的民眾了。這可以從反向思考的角度來想,當氣象單位預報正確,你可曾感受到?氣象局預報最準的時候,主要都是在冬天的寒流預測上,過了冬天回暖了以後幾個月進入梅雨季節,偏偏就是氣象局最難預測準的時候,前面冬天被寵地以為預報又「正常」的民眾,再次因為氣象局預測不準又開始懷疑了起來,而氣象局針對如此質疑的解釋也常常開始在這時候。

已近五年來的聯合報報導為例。2000年,第一次報導氣象局失準的時間是2/11,失準的內容是春假年間的降雨預報。2002年第一次報導失準的時間是4/20,當時是處於梅雨季節的乾旱時期,失準的內容是預報錯可能會有較多的雲朵可做人造雨。2003年氣象局第一次預報錯的時間也是在4/11,同樣也是為了梅雨季節預報降雨時間失準。去年2004,也是一樣為了梅雨季節降雨時間預報錯誤,時間也差不多在4/19。至於今年(2005)「終於」氣象局第一次解釋預報內容不再是為了「梅雨」,而是為了寒流。解釋內容是指陽光普照不代表氣溫回暖,所以嚴格說,也不應該是氣象局第一次被媒體只為預測失準的新聞,而第一次預測失準的新聞就是發生在前幾天的5/13。失準的內容還是為了梅雨季節的降雨預測。

都五年多了,從民眾不斷地週而復始對氣象局的抱怨時間與內容可以看出,人對順遂與和已經擁有的事物,總是不容易察覺,等到失意或是有所失去的時候,才會特別有強烈的感受。可惜民眾或是媒體都還沒長進,那可能可以預料的是,以後往年這樣第一次說氣象局報不準,氣象局又出面解釋的新聞內容,一樣永遠會在梅雨季節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

除了心理的感受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性認知的是,從國家預算上還有社會態度上,對於從事氣象研究的人,除了「消費」他給予的「預報結果」之外,又曾適度地給予他什麼?把氣象局的預報呈現,當成路邊隨便吃的衛生筷一樣,隨拿就有,用過就丟。預報不準就對氣象單位冷嘲熱諷,為的只是自己生活中的一時不便,甚而有人嫌紫外線指數不準影響個人皮膚防曬的功效,這一切也實在是太過於無知般地嬌縱了吧!如果在國家預算經費有限的情況下,還寧願不要報都市地區的是風是雨是太陽,反而應該注意可能會造成嚴重人命災害損失的氣象變化,並提升對那些氣候變化的準確預測力,畢竟有人因為暴雨來臨的與否,影響其因土石流的生命財產安全。

這也許是整個台灣消費資本社會的通病吧,長期消費者只在乎價錢,對於生產過程中的辛酸,卻什麼都不理的無知冷漠,換來一連串「黑心」商品的惡果,這其實已經顯示生產消費之異化現象。那在氣象預報上的不準,不也是對那堆把預報準確當正常的民眾,狠狠上了一課。

有時還是自己抬起頭來,看看天,再感受一下風,天晴不見得沒雨,天熱不見得晚上不會冷。更重要的是,與其執著於天氣預測的準不準,還不如學會如何面對不確定,畢竟天底下沒有絕對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