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0 22:41:39海殤君
山={F(a)、F(b)、F(c)…}or={a、b、c…}?
進入四月以來,難得有連續幾天天氣不錯的日子。之前爬山,總是斷斷續續的隔了很久才爬個一次,趁著連續幾天的空檔,只要天空不下雨,自己算準了太陽下山前幾個小時,就往登山步道爬去。
連續著許多趟,有時候是自己慢慢地爬著,有時候是跟著朋友爬著。也許過去從沒有這樣密集連續爬著山,更沒有機會這樣短短一週內「一個人、跟朋友、一個人、跟朋友」交錯滴爬著。對於爬山不再只是「心很寬」+「肚子餓」+「腿很酸」的感覺而已,好像隨著每次的爬山,感覺每次下山後的心情和感覺都不太一樣。
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也許是天氣吧!有時候是悶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台北都市一整天的塵沙像浮起來似低淹到整做山頭,有點濛濛的視野湊著著遠端下沈的橘輪。有時候,是在午後雷陣雨之後,如果是雨剛停去爬,都可以感覺地上泥土的濕滑,還有一股股冒出來的土氣。如果是雨停過後一陣子,整個路上不僅視野豔麗、顏色分明,就連路上走起來的感覺,都覺得有說不出來的涼意。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不一樣,是爬山的時候自己帶著什摸東西。有沒有背包包或是有沒有帶數位相機?還是有沒有帶朋友,還是自己一個人去?這有沒有帶其實前後差很多。當有帶包包時,除了很容易熱以外,還會時時注意東西會不會丟,無形中心裡的掛礙也比較大。有沒有帶數位相機,會影響自己爬山的速度,尤其是自己呆在一個地方的時間,但是無形之間,因為自己呆的久,身上也很容易被蚊子叮得到處抓養。
至於有沒有朋友,就更重要的。除了跟的朋友是怎樣的人以外,是不是一個人或是一群人走差別更是天南地北。一個人的時候,自己與爬山所見的無論是樹、是土、是草、是風….,都是那樣的直接,連所見的夕陽,都是那樣地逼臨在自己的眼前。但是當兩個人或是一群人去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變成像是同行者共同在其中的「背景」,一種像是在電腦作業系統中隨時可換的桌布那樣。爬山所見,可以成為一種話題、可以成為一種分享。與山之間的感覺,不再是直接的面對,更像是一種間接的感受。
也許,一個人的山是等於{a、b、c…},a、b、c是所感覺事物的一切代稱,例如花、草、樹、風、陽光、其他登山客甚至松鼠等等。其所呈現的也比較單純地是那些事物的集合。那些事物所匯集出來的感受,充滿著只有自己才能發揮的元素。然而當是一群人的山,則變成了{F(a)、F(b)、F(c)…}的集合,山所呈現出來的是所見的a、b、c,不是只有自己才有馳騁想像的事物而已,而是多了與旁人間共同關係所交織而成的函數,從中拉出話題,拉出交談的姿態、社交場域的延伸。一群人爬山的主角,就很難是指有人與山之間而已,大多數是人們之間的關係,也許那關係可以是家人、親人或是愛人、朋友。
那在你心中,山={F(a)、F(b)、F(c)…}或是={a、b、c…}?是{F(a)、F(b)、F(c)…}比較好還是{a、b、c…}比較好?
這一切其實是要看登山者本身一開始的選擇。然而山既然是大自然中的一部份,其實也不在乎人們是哪種選擇。山只是靜靜的等著,然而自己個人總覺得,對於山體悟功力不夠的人,可以帶著既有的人際關係網絡上來,在聊天的同時,間接的體悟到山,等到漸漸的懂得面對自己的心,漸漸懂得在人際網絡中脫離,也漸漸的學會心與山之間的溝通之後,再獨自且直接地面對山吧~
連續著許多趟,有時候是自己慢慢地爬著,有時候是跟著朋友爬著。也許過去從沒有這樣密集連續爬著山,更沒有機會這樣短短一週內「一個人、跟朋友、一個人、跟朋友」交錯滴爬著。對於爬山不再只是「心很寬」+「肚子餓」+「腿很酸」的感覺而已,好像隨著每次的爬山,感覺每次下山後的心情和感覺都不太一樣。
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也許是天氣吧!有時候是悶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台北都市一整天的塵沙像浮起來似低淹到整做山頭,有點濛濛的視野湊著著遠端下沈的橘輪。有時候,是在午後雷陣雨之後,如果是雨剛停去爬,都可以感覺地上泥土的濕滑,還有一股股冒出來的土氣。如果是雨停過後一陣子,整個路上不僅視野豔麗、顏色分明,就連路上走起來的感覺,都覺得有說不出來的涼意。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不一樣,是爬山的時候自己帶著什摸東西。有沒有背包包或是有沒有帶數位相機?還是有沒有帶朋友,還是自己一個人去?這有沒有帶其實前後差很多。當有帶包包時,除了很容易熱以外,還會時時注意東西會不會丟,無形中心裡的掛礙也比較大。有沒有帶數位相機,會影響自己爬山的速度,尤其是自己呆在一個地方的時間,但是無形之間,因為自己呆的久,身上也很容易被蚊子叮得到處抓養。
至於有沒有朋友,就更重要的。除了跟的朋友是怎樣的人以外,是不是一個人或是一群人走差別更是天南地北。一個人的時候,自己與爬山所見的無論是樹、是土、是草、是風….,都是那樣的直接,連所見的夕陽,都是那樣地逼臨在自己的眼前。但是當兩個人或是一群人去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變成像是同行者共同在其中的「背景」,一種像是在電腦作業系統中隨時可換的桌布那樣。爬山所見,可以成為一種話題、可以成為一種分享。與山之間的感覺,不再是直接的面對,更像是一種間接的感受。
也許,一個人的山是等於{a、b、c…},a、b、c是所感覺事物的一切代稱,例如花、草、樹、風、陽光、其他登山客甚至松鼠等等。其所呈現的也比較單純地是那些事物的集合。那些事物所匯集出來的感受,充滿著只有自己才能發揮的元素。然而當是一群人的山,則變成了{F(a)、F(b)、F(c)…}的集合,山所呈現出來的是所見的a、b、c,不是只有自己才有馳騁想像的事物而已,而是多了與旁人間共同關係所交織而成的函數,從中拉出話題,拉出交談的姿態、社交場域的延伸。一群人爬山的主角,就很難是指有人與山之間而已,大多數是人們之間的關係,也許那關係可以是家人、親人或是愛人、朋友。
那在你心中,山={F(a)、F(b)、F(c)…}或是={a、b、c…}?是{F(a)、F(b)、F(c)…}比較好還是{a、b、c…}比較好?
這一切其實是要看登山者本身一開始的選擇。然而山既然是大自然中的一部份,其實也不在乎人們是哪種選擇。山只是靜靜的等著,然而自己個人總覺得,對於山體悟功力不夠的人,可以帶著既有的人際關係網絡上來,在聊天的同時,間接的體悟到山,等到漸漸的懂得面對自己的心,漸漸懂得在人際網絡中脫離,也漸漸的學會心與山之間的溝通之後,再獨自且直接地面對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