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3 11:59:42物治1-4陳姿蓉25號

物理治療常見的治療方式

簡單地說,物理治療提供一種非侵入性(開刀手術)、非藥物性(化學)的治療,或者透過輔助器具的設計,以減輕病患的疼痛,增加關節活動範圍,改善運動功能狀態,甚至縮短平均住院天數,以有效地減輕醫療與社會成本的支出。物理治療專業所使用的治療方式大約可以歸類為運動治療(Movement Therapy)、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以及儀器治療(Modality) (包含聲、光、水、電、熱、力等物理媒介)三大項。其中光療包括:紫外線、低能量雷射;電療包括:經皮神經電刺激、高伏特脈波電刺激、直流電與交流電電刺激;水療包括:溫熱水療、冷熱交替療法、渦漩水浴;冷療包括:冷敷包、冰敷、冰塊按摩、冷凍噴霧、冰毛巾與調整式冷壓機;熱療包括:超音波、短波、蠟療、熱敷包、紅外線;力療包括:牽張治療、操作治療、牽引、按摩;運動治療包括:主動與被動運動、阻力運動、神經肌肉誘發術、神經發展治療、姿勢矯正治療。

物理治療師參與的醫療服務層面,已由過去常見的復健醫學領域延伸至預防醫學與治療醫學的領域。舉例來說,物理治療師不應該等著病患發生下背疼痛的問題時,才謀求解決之道;反而應該積極介入預防醫學領域,宣導正確的姿勢與保健運動,以預防下背痛的發生。在治療醫學方面,物理治療師應該積極宣導急性期的運動傷害的處理與治療,而不是等到病患關節活動受到限制或是出現後遺症之後才接手。在這幾年的蓬勃發展下,物理治療專業領域依據治療病患的種類,又可以細分為神經物理治療、骨科物理治療、兒童物理治療、呼吸循環物理治療、老人物理治療、癌症物理治療、婦科物理治療、燒燙傷物理治療、長期照護物理治療…等的次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