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4 09:59:51 schyi

農民曆真是暢銷的一本有歷史的古書

農民曆真是暢銷的一本有歷史的古書
專家講的好:「避凶不如趨吉;擇日不如選時;選時莫若積德。」
所以有德者隨時都是好時


院士黃一農:古人賣黃曆像麥當勞

更新日期:2008/12/04 07:20 記者梁玉芳/台北報導

一頭埋入中國曆法研究,細數港台各家黃曆的門派源流,中央研究院院士黃一農常得面對這些問題:「到底哪一本黃曆才準?」「你自己信不信?」他的標準答案是:「你買了那一本(黃曆),就信那一本吧。」信不信 買哪本就信哪本任教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的黃一農原本是天文物理學家,跨界至社會天文學史,並在曆法學史領域出類拔萃。曾遠至荷蘭、 美、日、韓蒐羅中國歷朝曆書、通書,在家中書房恆溫恆溼「伺候」。滿室珍貴史料,至今仍是活的傳統。他說,他在乎的不是「準不準」或「信不信」,而是「兩 千年來一直有人信,在社會及文化上就有意義」;透過曆書,「像打開了窺看古人生活的一扇窗子」,經過比對、爬梳,一幕幕詳細描摹古人生活細節的「時代劇」 彷彿在書中上演。黃一農分析,台灣的黃曆、通書約三分之二都宣稱是從兩百年前福建洪潮和的「繼成堂」通書傳承而來;香港流行的源頭則是廣東「崇道堂」羅傳 烈通書。連鎖店 把黃曆像漢堡賣黃一農說,洪家發行的通書賣給各地的擇日師、相士,一年可賣出五十萬本,還跨海賣到台灣、南洋。為了確保利益,老早有「反盜印」的辨識設 計,而且發展出全世界最早的連鎖店系統。黃一農翻開洪家通書解釋,第一頁列了許多「參校門人」,表明有某地的某人參與校訂;每一年由總店統一印製排算出的 曆書,批給各地「參校門人」分店販售,「消費者請驗明正貨」,就像現在到全球麥當勞都可以吃到統一口味的漢堡一樣。很多元 兼賣神油和刻香更有趣的是,古老的擇日館早有現代郵購及多角化經營的概念。在清光緒開辦郵政的第二年,繼成堂馬上掌握時代脈動,開辦「郵寄擇日」;各地分 店除賣通書外,也兼賣「萬應神油」,能「健脾、溫胃、祛風、避邪…」。還售有「定時刻香」,在鐘表不普遍的古代,讓小民能依照刻香上標明的刻度回推,分辨 擇定的時辰。黃曆、通書千百年來是民眾趨吉避凶的守則,黃一農認為,這是因為「華人對擇吉思想的篤信」,加上生活充滿不確定。但黃曆、通書上的吉凶也並非 定見,未必能盡信。雖然各家黃曆都參考清代的「協紀辨方書」,但「每日宜忌」要考慮的神實在太多了,每個神又有法力強弱的差別,有些神非常凶惡,一出現, 吉神閃避,於是「諸事不宜」。現代化 看五行資源回收但是法力強弱各家見解不同,擇日師想有「市場區隔」並加強可信度,有些神煞傳說也就不加篩選地保留、擴大,建構起每日每時、性格栩栩如生的 神煞系譜,各有好惡,各有忌避,也各有解法。黃一農說,如果真要一一計較,生活就要動彈不得了。他曾研究指出現今遵循的「亥日不宜嫁娶」,就是種謬誤,宋 朝之前的黃曆並無此禁忌。所以,黃一農主張:「避凶不如趨吉;擇日不如選時;選時莫若積德。」他最想做的事,是讓黃曆「現代化」並移風易俗,比如說,時日 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說,轉化成資源回收日期,註記黃曆之上,豈不是美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