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15 01:34:00schneider

【Okazaki fragment Thinking】



- 岡崎氏片段 on -

DNA duplication時,總是遵循由三碳端(3')到五碳端(5')的方向移動,
DNA unwind時,有一股就很順利地可以不斷合成下去。


可是互補的那一股DNA ,是5'->3'的,這股該如何合成呢?
名古屋大學的岡崎令次找出這秘密,他發現互補股先解開一點,
這一點點由5'->3'合成一小段,再解開一點點,再合成那一小段,
然後兩段由DNA polymerase黏合起來;如此不斷反覆。先合成的叫
前導股(leading strand),後合成那片段的叫延遲股(lagging strand)。


原DNA 3' ------------------------------------------------- 5'
新DNA 5' ----------------------------------------> 3'


岡 <--- 5'
<----
崎 <----
<----
氏 <----
<----
片 <----
<----
段 <----
新DNA 3' <----
原DNA 5' ------------------------------------------------- 3'

- 岡崎氏片段 off -



這是大一普生讀遺傳學時最令我著迷的段落;高中時從沒想過這樣的問題;
解開的另一股該如何沿3'->5'方向複製?


岡崎這篇論文1966年發表在Biochimica Biophysica Acta,
第二作者是阪部貴和子。使我著迷的另一點是,這篇論文只有四頁;
第四頁印的是Reference ,實際內容只有三頁多。Reference 「只有」
十二篇;也沒有統計方法學可言,純粹就是以同位素定位H後跑質譜儀
證明有short pieces DNA的存在。但四頁就足足具有劃時代的份量;
比起我現在所讀的paper 的主流走向,用一堆統計方法,
內容動輒十幾頁,結論卻無聊空洞毫無創見的很,實在有天壤之別。



人在敘事時常用順時性(chronology)原則,「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
依照事件發生的先後,陳述發生的經過。不過最近在一些病人的思考流程裡也
發現了這個有趣的現象:有些人的敘事方式是先講後果,再講前因。例如:

問:你血壓比較高喔,有沒有高血壓啊?
答:我沒有高血壓啦,只是血壓比較平常人高。
為什麼血壓會比較高呢?因為我的兩隻腳有O型腿。
我的O型腿是被輻射線照到的關係啦,讓我發育不良。
我會被輻射線照到,就是因為小學的時候天上有隕石掉下來,
有輻射塵,那時候呴,被輻射線沾到,讓我發育不良啦。



寫病歷時我很難coding 這樣的精神病理症狀;似乎現行課本上的描述方式
尚無法準確形容病人的思考流程;說鬆散不鬆散,說連結不怪異,迂迴思考?
岔題思考?都不夠精準。
只好姑且發明個岡崎片段式思考 Okazaki fragment thinking,
紀念這位有趣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