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6 10:43:38虱目魚姑娘
SaWaIi: 文化的本質
PIC:台灣茶文化
一般上課時說到文化的定義,大部分的老師都會從八大藝術的分類給學生當入門課程,八大藝術為文學、音樂、建築、美術、雕塑、戲劇、電影、舞蹈,當初開始上藝術與生活這門課程的時候,老師就分門別類一項一項介紹,所以到現在我還印象深刻,但是文化究竟在我們生活當中所佔的比例是否過少?因為忙碌的生活,使得原本豐富的在地文化漸漸消失,反而需要刻意的保護。
PIC: 鄉土文學
在台灣簡單用語言來說分為國語、閩南語、原住民語、客家話(若有不足請留言告知),在文學上都有各自的語言跟生活習慣,單就文學上的遺跡,除了國語之外,剩下的在地文學真是少之又少,有一陣子我大量閱讀閩南語文學,發現有很多寶藏都藏在閩南語文學裡,包括生活作息、早期人文性格、環境、教育跟飲食,通通裡面!當時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其實受到滿大的震撼,因為鄉土文學作家的描述力,其實都非常強,有些甚至比中文創作者所表達的意念更加強烈,但是這類鄉土文學越來越弱勢,幾乎也要到了需要保護的地步,真得很可惜。
PIC: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 鍾理和 (台灣鄉土文學之父)
以上是我對鄉土文學作家的小小惋惜啦!今天主要探討是要說文化,其實是源自於我們人類,不管是任何形式,包括祭拜、禮俗、飲食、社會環境......等。對我來說,人是一種行動文化,我的意思是可移動式的文化傳播站(類似Street Food街頭小吃的概念),譬如說我們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或縣市,發現這個地方跟原本原生的居住地的飲食習慣、風土民情、信仰不一樣,有時候會造成誤解或玩笑,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各種文化跟包容。
因為我個人從在台南國立國中到文藻天主教的專科學校,從宗教、飲食文化、教育環境、語言......,受到非常大的衝擊,包括同學們都是從台灣各縣市或是國外來念書,課後之餘大家都在討論自己家鄉的事,感覺像是Street Food的攤販再互相交流。最近在tedxtaipei看到了Why I wear the burka: Masarat Daud(為什麼我要戴面紗?),所以才想淺談一下文化問題,她的故事是這樣子的。(以下截自Tedxtaipei)
首部於沙烏地阿拉伯實地取景拍攝的電影《腳踏車大作戰》將在台灣上映。電影女導演阿爾曼蘇爾(Haifaa Al-Mansour)在拍攝過程中,因堅持不肯戴面紗導戲,遭到圍觀民眾抗議;另一方面,在2010 年,法國則通過法案,明文規定婦女在公共場合禁蒙面紗,也就是禁止在公眾場合穿布卡(burka)。然而布卡究竟是文化的一部份,還是對女權的壓抑?
PIC: Masarat Daud
Masarat Daud會穿布卡,不過她不是一開始就一直穿著。在杜拜大學讀書時,她覺得:「如果穿布卡,大家會覺得我太傳統,不想跟我當朋友。」因此她都穿現代的流行服飾,父母也欣然接受。不過她的母親開始建議她穿穿看布卡,就像她的母親、祖母,還有跟她來自相同文化背景的女性們一樣。Masarat於是試了,並逐漸成為現在的她。
「我穿在身上的,是我的文化。」Masarat這麼認為。同時她也指出,把頭髮包起來並非穆斯林獨有的文化。她說,現今社會中,布卡的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911事件、恐怖攻擊跟鎮壓。但是她強調:「布卡對我來說,是傳承家庭很重要的象徵。而且布卡也給我力量,讓我有力量尊敬自己,勇於選擇成為怎樣的人。」
Masarat說:「我們確實在尋求一個平衡點。究竟該穿著它來彰顯我們的文化,還是應該有別種打扮來迎合別人的期望?」穿不穿布卡,誠如Masarat所言,是個極受爭議、目前難有答案的辯題。(以上截自Why I wear the burka: Masarat Daud)
SaWaIi 好一點的飲食,過著好很多的人生(無刺虱目魚產品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