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3 02:21:46花拔拔
太極拳-內外有別
這次台長想說明一下自身對於內外家拳訓練時的差異性。台長一直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寫下對於這個部份的想法,畢竟是很主觀的東西,很容易激起對立兩端的辯論,但是許多人又很容易將這兩者搞混,總以為是一樣的東西,如同我們也常常搞不清楚空手道與跆拳道一樣(只是譬喻,別過度解讀),有些東西還是說完整點或許會比較好吧!所以台長還是將這幾年接觸過的武術領域做一番解釋,希望有錯的地方可以不吝指教。
據維基百科對內家拳的解釋:
內家拳一詞,最早出現於明末清初,學者黃宗羲(1610年-1695年)收入於《南雷文案》之一篇文章《王征南墓誌銘》,作於康熙八年(1669年)。文中稱內家拳創自宋張三峰,百年後傳陝西王宗,再傳至明嘉靖張松溪。松溪傳四明葉近泉……最後傳到王征南。文中所提及宋張三峰,並不是指元未明初之張三丰,且沒有隻字提及太極拳,但楊式太極拳後人以此文作為太極拳之重要文章。晚清時有人把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統稱為內家拳。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85%E5%AE%B6%E6%8B%B3
另一方面中國武俠文化網亦對外家與內家拳的解釋如下:
所謂「外家」,是一種以攻擊為主的武術,強調利用各種拳術、器械,對敵人施以猛烈而有效的攻擊,「少林長拳」就是其中之一。相對於「外家」的「內家」,則屬於一種以防禦為主的武術,講究的是如何在敵人猛烈的攻擊下,以巧妙的手法加以反制,以靜制動,「太極拳」為其代表。「內家」的始祖,據說為宋代(或明代)道教武當山的張三丰,但他的來歷,歷史記載非常分歧,大約是在明代中葉才開始受到廣泛注意。武當一派,在明末先後有張松溪(和金庸《倚天屠龍記》中的武當七子同名)和王征南頗有名氣,張松溪曾表演了一手類似「太極拳」的巧勁,擊敗過少林僧兵;而王征南則以「內家拳」聞名當代。「內家」與「外家」最大的不同,在於「內家」除了講巧勁外,還將道家一脈養生調氣的理論,融合為一,稱為「內功」或「氣功」,對武俠小說有非常大的影響。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kungfu/c/1-2-13.htm
台長這幾年雖然以太極拳的修練為主,但多多少少都有接觸過其他外家拳的學習,無論是基礎的拳架套路或是高段的新武術都曾訓練過,只是最後還是回到太極拳的領域專心地研習。在這歷程中自身的體會是,只要自己懂得融會貫通的訓練與學習,其實都有助於自身功力的提升。只是說得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怎麼說呢?從以往的經驗得知,當自己對功夫的體認還不是很深刻的情況下,若是冒然就同時學習內家拳與外家拳的話,囫圇吞棗的心態下,不但消化不良還會導致打出來的架式「內外失修」!既不像外家,也不像內家的感覺。
具體一點說,外家因強調攻擊,所以訓練上會不斷強化身體的外在強度與肌耐力,因此他們的拉筋,重訓及耐力訓練等等是必要的功課,而內家強調防禦及養身修練,所以會被不斷要求諸如站樁、禪坐及內勁訓練等基礎功夫。但兩者最後當然講求都要能夠「內外合一」,不過因為一開始的訓練方法不同,所以兩者齊頭並進不是不可以,只是自己要懂得適時貫通與轉換當中的道理,不然很有可能就會發生以下的狀況。
第一種情況就是明明在打內家拳,但拳架卻僵硬的像機器人一樣,無法放鬆還更加的心浮氣躁,雖然新手初始練習也會發生類似的狀況,但那是種放不開與不習慣的動作才會造成,且較像是動作不協調的感覺。不過同時學習外家拳的人,其所打的內家拳架反而是因為肌肉過度緊繃,所以無法讓動作看來柔和及自然地放鬆,這就違背了內家拳最基本的要求,若是不尋求改善,很容易會因為得不到要領而更加浮躁,反而有害於身體及心神,不可不慎。
第二種狀況則是打外家拳,但力道與架式卻一直不夠威猛,出拳軟趴趴,步法像老人家。因為過度放鬆或是亟欲掌握「勁」的感覺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身法。可是到底何謂「勁」的展現?其實台長也在不斷摸索,但它與只有「使力」出擊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往往我們看到許多大師級人物,出拳(掌)慢吞吞,但其中卻蘊含無窮的勁道,直叫人招架不住。因此我們才會發現許多啼笑皆非的狀況就是如同上面所說,某些人為了尋求所謂的勁,把本來應該先練好的出拳力道與身法的確實性給捨棄掉,說是捨本逐末一點也不為過!
簡單地說明內外家的差異,希望能讓初學者有所體認與了解,當你要學習一樣拳術時,先以其中一種專心地從基本身法→套路→攻防涵義→實戰練習逐步地學習上來,其中當套路練習一段時間後就可以嘗試學習其他拳種或是兵器,當然這是在你的實力與精神力已經具有準備好的功力下才能更進一步。畢竟武術的範圍很廣,並非每個人有興趣的或是擅長的都是同樣的拳架,藉由學習其他套路可以發現自己最適合的一種,那就是你可以做為日後專精與投入的強項武術。但千萬不要想要一步登天,武術本來就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慢慢地練習才能體會並完整地得到其精隨所在,武術的世界其實是很有趣的^^。
據維基百科對內家拳的解釋:
內家拳一詞,最早出現於明末清初,學者黃宗羲(1610年-1695年)收入於《南雷文案》之一篇文章《王征南墓誌銘》,作於康熙八年(1669年)。文中稱內家拳創自宋張三峰,百年後傳陝西王宗,再傳至明嘉靖張松溪。松溪傳四明葉近泉……最後傳到王征南。文中所提及宋張三峰,並不是指元未明初之張三丰,且沒有隻字提及太極拳,但楊式太極拳後人以此文作為太極拳之重要文章。晚清時有人把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統稱為內家拳。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85%E5%AE%B6%E6%8B%B3
另一方面中國武俠文化網亦對外家與內家拳的解釋如下:
所謂「外家」,是一種以攻擊為主的武術,強調利用各種拳術、器械,對敵人施以猛烈而有效的攻擊,「少林長拳」就是其中之一。相對於「外家」的「內家」,則屬於一種以防禦為主的武術,講究的是如何在敵人猛烈的攻擊下,以巧妙的手法加以反制,以靜制動,「太極拳」為其代表。「內家」的始祖,據說為宋代(或明代)道教武當山的張三丰,但他的來歷,歷史記載非常分歧,大約是在明代中葉才開始受到廣泛注意。武當一派,在明末先後有張松溪(和金庸《倚天屠龍記》中的武當七子同名)和王征南頗有名氣,張松溪曾表演了一手類似「太極拳」的巧勁,擊敗過少林僧兵;而王征南則以「內家拳」聞名當代。「內家」與「外家」最大的不同,在於「內家」除了講巧勁外,還將道家一脈養生調氣的理論,融合為一,稱為「內功」或「氣功」,對武俠小說有非常大的影響。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kungfu/c/1-2-13.htm
台長這幾年雖然以太極拳的修練為主,但多多少少都有接觸過其他外家拳的學習,無論是基礎的拳架套路或是高段的新武術都曾訓練過,只是最後還是回到太極拳的領域專心地研習。在這歷程中自身的體會是,只要自己懂得融會貫通的訓練與學習,其實都有助於自身功力的提升。只是說得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怎麼說呢?從以往的經驗得知,當自己對功夫的體認還不是很深刻的情況下,若是冒然就同時學習內家拳與外家拳的話,囫圇吞棗的心態下,不但消化不良還會導致打出來的架式「內外失修」!既不像外家,也不像內家的感覺。
具體一點說,外家因強調攻擊,所以訓練上會不斷強化身體的外在強度與肌耐力,因此他們的拉筋,重訓及耐力訓練等等是必要的功課,而內家強調防禦及養身修練,所以會被不斷要求諸如站樁、禪坐及內勁訓練等基礎功夫。但兩者最後當然講求都要能夠「內外合一」,不過因為一開始的訓練方法不同,所以兩者齊頭並進不是不可以,只是自己要懂得適時貫通與轉換當中的道理,不然很有可能就會發生以下的狀況。
第一種情況就是明明在打內家拳,但拳架卻僵硬的像機器人一樣,無法放鬆還更加的心浮氣躁,雖然新手初始練習也會發生類似的狀況,但那是種放不開與不習慣的動作才會造成,且較像是動作不協調的感覺。不過同時學習外家拳的人,其所打的內家拳架反而是因為肌肉過度緊繃,所以無法讓動作看來柔和及自然地放鬆,這就違背了內家拳最基本的要求,若是不尋求改善,很容易會因為得不到要領而更加浮躁,反而有害於身體及心神,不可不慎。
第二種狀況則是打外家拳,但力道與架式卻一直不夠威猛,出拳軟趴趴,步法像老人家。因為過度放鬆或是亟欲掌握「勁」的感覺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身法。可是到底何謂「勁」的展現?其實台長也在不斷摸索,但它與只有「使力」出擊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往往我們看到許多大師級人物,出拳(掌)慢吞吞,但其中卻蘊含無窮的勁道,直叫人招架不住。因此我們才會發現許多啼笑皆非的狀況就是如同上面所說,某些人為了尋求所謂的勁,把本來應該先練好的出拳力道與身法的確實性給捨棄掉,說是捨本逐末一點也不為過!
簡單地說明內外家的差異,希望能讓初學者有所體認與了解,當你要學習一樣拳術時,先以其中一種專心地從基本身法→套路→攻防涵義→實戰練習逐步地學習上來,其中當套路練習一段時間後就可以嘗試學習其他拳種或是兵器,當然這是在你的實力與精神力已經具有準備好的功力下才能更進一步。畢竟武術的範圍很廣,並非每個人有興趣的或是擅長的都是同樣的拳架,藉由學習其他套路可以發現自己最適合的一種,那就是你可以做為日後專精與投入的強項武術。但千萬不要想要一步登天,武術本來就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慢慢地練習才能體會並完整地得到其精隨所在,武術的世界其實是很有趣的^^。
上一篇:太極拳-競賽&菜市場盃
下一篇:太極拳-積極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