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6 06:57:18丁素素

變裝螢火蟲

鄉下螢火蟲最多了,天黑的時候大家一起去夜遊,在草叢之間看到一堆亮亮的東西飛來飛去,城市長大的小孩只有在課本跟電視裡面看見螢火蟲,壓根不知道現場看起來這麼閃,馬上拿出玻璃罐尾隨螢火蟲,快快把他們裝進瓶子裡面,當作燈籠來提。
小學的時候最愛過年了,每天都在不同的親戚家裡混吃混喝,跟表姊妹一起玩遊戲、放鞭炮、唱歌跳舞,而大我們幾歲的小阿姨也會加入,分成兩組一起開始尋寶。過年的氣氛一直延伸到十五元宵節,由於我們跟外公外婆住,所以親戚常常會來家裡走動,元宵節的晚上我們一群小孩會提著燈籠去鄰近探險,幾乎所有巷子裡面的小朋友都出來了,大一點的男生都點著火把,一付要去森林裡面冒險的樣子,我們幾個女生也在大小巷子與公園中穿梭,然後再回家吃外婆親手包的芝麻湯圓跟鮮肉湯圓,報告探險的經過。
我們那個年代的燈籠是塑膠的,最普通的就是那種大紅色圓圓的燈籠,進步一點就有魚、狗、雞等不同形狀的燈籠;學校裡也會教我們做那種四方形用彩色玻璃紙跟竹子組合而成或是奶粉罐打洞外面畫圖的燈籠,反正各式各樣的都有。還記得表弟兩三歲的時候,姐姐把開腸破肚的紅色小豬撲滿作成一個燈籠,綁上鐵絲跟一根小木棒,讓表弟提在右手,再牽住表弟的左小手,我們慢慢的向前走,深怕風太大把蠟燭吹熄,只見五個小小的身影跟一閃一閃的燭光逐漸消失在巷尾,那種感覺好溫馨好幸福,是我永遠都忘不了的童年美好回憶。
國中以後就很少提燈籠了,那時候燈籠也變成是那種放燈泡的,還在把手上有開關,一點都不好玩。台北市每年元宵節都會在中正紀念堂放置大型動物花燈,也發送一些小型花燈給小朋友,年紀越來越大的我也不會在那天去人擠人,只是透過電視看看那種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最近這幾年仁愛路國父紀念館也會有燈節,整條路用上萬顆燈泡佈置成一條燈海隧道,大人小孩都出來逛街,而攤販更是不錯過這個好機會做起生意來。前幾年有一次不知道哪裡來的一個紅色小燈籠,元宵節那天就跟爸爸媽媽外公提著小燈籠逛仁愛路,只見那些手拿仙女棒或是燈泡燈籠的小孩都投來羨慕的眼光,霎時好像又回到小時後提燈籠逛巷子的時候。
本來以為提燈籠這種活動只有在亞洲國家有,像是台灣、韓國以及日本等,沒想到加拿大人也有燈籠節喔,真是無奇不有。前兩年我都不小心錯過燈籠節,今年年底要回家了,絕對要去看看。夏天十點才天黑,可是我要去拍照,所以七點多就跟朋友約在Beacon Hill Park;拿了節目單翻到地圖那一面,發現今天的活動一共分成七個區,每個區都有不同的主題與表演。一路上只見不同造型的燈籠放置在草地上(卡通造型、星星)、湖中(天鵝、船、蓮花)、掛在樹上(藝術家的畫、動物)等,也包括不同國家的造型—日本櫻花樹跟和服美女、泰國大象、中國太極、印地安帳棚、荷蘭風車等大型燈籠,我趕緊按下快門,不僅作為到此一遊的證據,也可以寄給親朋好友一起分享。
當看到湖裡的燈籠船與湖畔的紙美女時,我跟朋友K相視而笑。那些燈籠作的很漂亮,可是在我們看來好像中元節放水燈,或是那種要燒給往生者的那種紙房子紙船紙車等。聽說還有外國人那我們燒的金紙去作成壁紙或是面紙,很奇怪吧?對中國人來說很嚴肅的東西,在老外眼中卻是一種藝術品,果真文化背景不同會有不同的感覺。
讓人目不暇給的不只是這些靜態擺飾的燈籠,動態活動也在不同的zone上演。有鄉村音樂、小提琴表演、印地安原住民打鼓與歌唱 (我們還跑進去圍成圓圈隨著音樂節拍跳舞)、太極示範等,最有趣的是一位美人魚,坐在岩石上彈著手風琴唱歌,吸引大大小小的人圍觀,也知道原來美人魚的聲音好難聽喔,哈哈哈!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打扮成修士、穿蓬蓬裙戴面具(好像要去參加化裝舞會一樣)、孔雀、身穿彈簧裝等各種讓人驚艷的造型在公園裡走來走去,跟大家打招呼讓大家拍照。
今晚幾乎所有維多利亞的小孩今晚都在這裡集合了,他們穿上小公主或是小天使的服裝,背上掛著翅膀,手上提著燈籠,十足是從森林裡跑出來的小精靈。我很應景的買了三色螢光棒圈在脖子上,算是贊助這個活動,也跟那些身穿鳥人裝到處募款的工作人員拍照留念。沿路只見每個人頭上、脖子上、手上、腳上以及腰上都圈著螢光環,還很多人提燈籠喔。天色越來越暗,也越來越有那種感覺,燈籠都是點蠟燭的,從china town那種圓圓紅色復古造型一直到三角形、星型紙燈籠,甚至紙杯、玻璃罐作的燈籠通通出爐了,還有一位婆婆把紙杯掛在傘下,再貼上不同圖案貼紙、綁上緞帶,好像保母包萍喔。
今天的燈籠節會一直持續到十一點,雖然七點半就正式展開,但是到了九點半多天色變暗才是活動的高潮,那時人陸陸續續的擠進公園,多到真的是要用摩肩擦踵來形容。天黑了,只見一圈圈的螢光棒跟閃閃的燈籠燭光在移動,像是螢火蟲一般到處快樂的飛舞著。這時候大家都變成天真的小孩,只聽見嘻笑音樂聲在四週迴響,仲夏夜晚的森林饗宴滿足了我們的心靈。
在公園裡看到一群大學生,一個男生說了句讓我不知該哭還是笑的話:「這個地方不過是個公園,卻像是台灣的森林遊樂區」。你如果有看過那篇「理想新市鎮」,就知道維多利亞的公園有多少,這個公園有多大。即使你沒有機會來長住,至少也要來玩過,讓這個全加拿大最適宜居住的花園城市給你不同的生活經驗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