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3 04:40:01莎孚/ 沙浮貓

天,怎麼這麼厚!——第四輪文學讀書會,一起挑戰《秦腔》吧!

上一輪文學讀書會,我們唸了一本有21個作家作品的短篇集《最後一匹人頭馬是怎麼死的》(通常我們簡稱它「人頭馬」)。但截至目前三週的課程下來,我們其實只看了兩個半作家——最後一次應該可以順利把魯西迪看完。

大家都愛極了魯西迪,愛到我差點就想要選他的隨便哪一本長篇,來做第四輪讀書會的選書。但是,在這之間,我看著書架上一動也不動的《秦腔》,看著自己心愛的作家竟然乏人問津,心中不禁升起了一種「賈平凹,你到底為什麼無人青睞?」的不爭氣感。

當然,賈平凹應該不會太在乎他的書在小小(或在台灣)到底賣不賣,大陸那麼大,隨便賣都有上萬數十萬本,問題是,我在乎——賈平凹從我年輕伊始,《廢都》帶給我的震撼,使我一直追蹤著這位作家的新作品,而他的確也沒讓我失望。

《秦腔》,挾著所謂華文長篇小說最高榮譽「紅樓夢」獎的聲勢,理當是要轟轟烈烈的有番作為——要獲得漫天漫地的好評、要賣得書店補書都來不及……之類的。但是,看著那厚達將近六百頁的篇幅,我在想,天,這年頭誰需要磚頭?

心理還琢磨著,我該不該自己找自己麻煩,選本《秦腔》來了解一下到底為什麼它會這麼厚,到底它為什麼會得獎,到底賈平凹已經走到哪一條徑上……結果,某天晚上我在書店喃喃自語時,書友ㄌ聽到我想要選秦腔,她馬上答腔:「你選《秦腔》我就來上課!」於是,這件事情就這麼定局了!

你要一起來挑戰六百頁的磚塊嗎?還是你要在家自己啃?相信我,一起做這個活,你會有不同的收穫!

讀書會書單:《秦腔》,賈平凹/麥田出版
活動時間:12.20日開始~2007.1.10日,每周三晚間8:00-9:30
活動費用:單堂一百元(可獲抵當次飲料折價券50元1張,書籍折價券50元1張,限本人使用)
     四堂四百元(可獲抵一個月內飲料折價券50元4張,書籍折價券4張,每次消費可各抵用一張,不限當次但僅限本人使用)
人數限制:10人為限,額滿為止;每堂開放2名名額,隨時可報名。
講義費:若有講義的話,則以張數實際收取,一張/一元,減低小小在材料費上的負擔。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地址:永和市竹林路179巷20號1F
電話:8925-1920   
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秦腔》特價八折~12/25!
斑鳩 2008-07-08 22:38:49

台長您好:
《秦腔》這本書我也讀過,而且也過一篇感想曾貼到udn我的部落格上,也許網友對它興趣不大所以點閱的人不多.今天逛到 貴站看到您們有這樣一個題目高興有了知音,以下把該文寄上請不吝指教.

秦腔‧秦腔
《秦腔》故事背景在陜西丹鳳縣,是陜西省東南部丹江上游山谷裡的一個小縣;處於陜,豫,鄂交界處,若與關中平原來比顯然是有點偏僻,但若與陜北的黃土高原相較則又優渥的多了;不論是在居民的生活上與現代化的思想上,仍然是那樣的保守與落後。如果單從村民們所過的生活方式,以及每一位老幼鄉民口裡說出俚俗言語、罵人髒話,或習慣性動作上看,還真弄不清楚這它是二十世紀後期的農村,清風街的這個社區所表現出的正是舊有社會的一塊化石。可是這種生活方式也隨著時代的脈動漸漸的改變了。本村的夏家是一個標準的中國傳統的大家族,老一輩有兄弟四人,以天仁、天義、天禮、天智的排序命名,子侄輩除天義與天智家尚勉強維繫舊規外,其餘的已亂了章法,孫子輩更是五花八門各憑所好;這也代表了一個舊有社會的解體的徵兆,暗示了時代的大河已帶來新思維新潮流。第二代剛好尷尬的被夾在兩者的夾縫之間,進也不是退也困難。留在家鄉種田所得養不活老婆孩子,去大城市打工,家鄉的農田也會荒蕪。只有夏天智的長子夏風,不單是夏家一個至寶,而且是清風街受到教育程度最高,思想最能迎合時代的一個文化界精英,但他與他家中的其他成員之間已經隔著一道深深的鴻溝,甚至不惜與他在家鄉劇團裡唱秦腔花旦的妻子離婚,因為他嫌妻子跟不上時代潮流,登不上大雅之堂。
「秦腔」,的聲調激昂高亢近似狂吼吶喊,早年在傳統社會裡,真的能夠打動廣大農村民眾情感,可是今天時代變更的腳步太快了,使陜西的年輕人一輩對這種藝術漸漸淡薄了,他們反而喜歡上時代流行歌曲與卡啦OK。我的這篇文字標題用︰『秦腔‧秦腔』是因為前者指的是戲曲,後者暗指地方方言。說實話,在書中所使用的語言,一般讀者會產生閱讀上的障礙,雖然我曾耐心的去讀了。但是,我卻對清風街這些老少男女的對話用語發生很大興趣,這不能不說是作者最可愛的一項成就。往往以最簡短的句子在一問一答之間,透露出那種坦直、憨厚、率真的情感,不論男女,他們與人對起話來,像讓人像吞下一口芥末那樣,會把人頂撞得七葷八素,語言與戲曲表現著同樣的又辣又銃的滋味。可是,儘管一方言詞潑辣兇狠,但鄉民們倒能夠逆來順受,很少弄的不可收拾演出武打,最後都會雲淡風輕的和平落幕,這不能不說是這種文化的另一優點。秦腔這種戲曲是否能繼續保留下去?那種坦直、憨厚、率真可愛的民風習俗是否與秦腔的命運一樣漸走漸窄漸行漸遠?只怕靠賈平凹的一本小說顯然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