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2 23:49:25李旭祥

花博和路平專案

儘管我原本是希望純化部落格為小說的討論園地,但是有時看到一些不公不義的事情,會嚴重騷擾了內心的平靜。例如七月份的大埔農地事件,讓我驚駭到無以復加,然而除了「三立」外就沒有人報導了。即使阿嬤都喝農藥自殺了,還是引不起媒體關切,更遑論政府自省。我懷疑自己寫部落格有何意義,有整整兩個月,放著園地荒蕪長草。與其如此,不如也稍微討論一下,做個入世之人。

 

最近的台北市選情加溫,花博意外成為選戰焦點。我看到郝市長沾沾自喜,內心覺得很悲哀。花博的問題不在於空心菜買貴了沒有,花博的問題在於用錯誤的思維,做錯誤的事情,花費巨額不必要花的錢。就像郝市長引以為傲的路平專案是另外一個笑話。路平或不平,不是在於路舖的有多扎實,而是如何管理避免頻繁的施工(修水溝、修瓦斯管、埋電線…)以及監督這些工完成後回填是否切實驗收。花一百億元大肆修路,搞的怨聲載道,他沾沾自喜,其實也是用錯誤的思維,做錯誤的事情。蘋果日報1111日刊出一篇林濁水先生的投書,讓我非常欽佩,轉載於下。

 

恭喜花博 異類花博 惋惜花博林濁水蘋果日報2010年1111

 

恭喜花博!贏得園藝界空前的國際聲譽。花博新生三館成內政部頒環保等級最高的鑽石級綠建築;夢想館電子花,藝文表演……令人讚嘆,在在是過去國際花博見所未見;更令AIPH(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會長法柏盛讚台北花博「已成為未來十年各國舉辦花博參考典範」。花博也是一項外交突破。爭取主辦過程充滿外交角力,在「比過半多一票」驚險中通過我國以「中華台北」名義主辦。兩樣成就,使花博煙火主題「台灣站起來」實至名歸。

 

植物竟成布景配角

 

花博也很異類。
花博核心價值法柏說是「啟發國民對園藝、環境品質、生活品味之提升」,AIPH的精神是「國際園藝生產者之展覽,真正的主角是那些數千萬株的植物生命體」,而「不在硬體建設」。
但台北花博雖花了歷史天價,業者卻含淚說,花博園藝經費有限。相反的建築體及相關公共工程花了大部分的錢。整個宣傳焦點則在電子技術、科技、建築,至於「千萬株的植物生命體」全成了布景配角。
辦傳統花博如泰國、中國雲南花博,都和建立未來東亞花卉中心的目的銜接,台北花博也這樣宣傳,法柏更期待「這留下來的資產(園區設施),能透過國際園藝界……交流,帶動台灣的綠色產業經濟」,但郝市長宣布展後新生公園區將成為科技推廣中心;舞蝶館成為文藝表演場;風味館供原住民商品展銷之用。不管這會不會和台北市近年來圓環等許多建築一樣成為蚊子館,卻已擺明全和未來花卉產業無關。這一切,包括「會場就在城市的中央」等都如會長說的「非常特殊」,就花博而言都是文不對題的異類。
異類並不就是不好。異類的出現有他的背景。那就是台灣長期在中國打壓下,尋求尊嚴和突破的強烈集體心理。由於辦不成奧運便花辦奧運的天價來辦世運;現在,世博辦不成,便花天價來辦比一級A1花博低一階的A2B1花博。而兩者也都在天價資金、台灣傑出的創意人才和科技的支援下分別使世運和AIPH的會長大嘆驚豔。
那麼光輝的台北花博真成典範?怕不會。

 

國際花博專銷國內

 

世博在交通相對不便、產業技術尚未精進,產品還沒今天豐富時是商展性質。但如今在資訊、精品、花卉、甚至蘭花展……都已有國際商展,台北資訊展,台南蘭花展甚至都成全球最重要的展出之一時,世博就變成和產品沒有直接關聯而成觀光性而非商展性質的「生活概念展」。台北由於世博辦不了,逆向把花博這種商品展又辦成世博性質的概念展。這「非正常國家」逆向作為,可以斷言不會成為未來典範,就如有辦奧運機會的國家不會拿世運來代替奧運一樣。
光輝花博又是令人惋惜的。
令人惋惜的不只是市府難以想像地在行政上不斷出狀況,使花博不斷受傷。更在於配合選舉的兩項決策。
花博清一色在春季辦,只有泰國、馬來西亞在冬天,但兩國是熱帶國冬季如春。台北屬包含在溫帶中的亞熱帶,偏選在東北季風的淒風苦雨中辦,令人敗興的恐怕不只是開幕典禮倒楣遇雨而已。
其次,A2B1雖屬國內為主的二級花展,算不上A1級的花卉奧林比克,但既已花了比國際為主的A1多得多經費,焦點式的建築展館又發光發熱便應在國際上廣為推銷才對,但原先國際行銷預算才100萬美金出頭,宣傳打到國際,根本如針入大海,相反的國內行銷高達13千萬台幣,規劃觀光客800萬人次,國外才區區50萬人次,根本成了借國際之名的「國內博覽會」,太令人惋惜了。

阿端 2010-12-09 12:50:48

台北的經費一向最多
花錢如流水的郝市府令人傷痛
欠錢不還郝市府
健保快倒了

嗚~~

(悄悄話) 2010-12-04 16:15:30
Hyatt 2010-12-04 16:13:45

我想原因在於

這類政治人物
都是自己沒有什麼專長的人

有專長的人
遇到機會就會想展現
比方刻印、比方唱歌、比方書法、比方跳舞、比方解數學

這些政治人物
就是普通人,只會升學

但是升學不能拿出來給百姓稱讚

所以就用「班上平凡同學」的思維
去想
到底要怎麼樣吸引大家注意呢?

通常學校風雲人物
只要投籃上籃,都能引起廣大迴響

但是學校平凡人物
每當要找他們做些什麼的時候

他們就會想一些很普通的東西來湊數


學生跟政治人物差別是


政治人物有錢可以花

因此就彙集各家廠商來替自己想

到底怎麼樣可以吸引百姓呢?

各家廠商當然是想要推出自己的產品為主

表面上是要為台灣貢獻
實際上是要讓自己公司上市

所以就拿很多很炫的產品出來

郝龍斌等人因為自己沒有好東西
所以看到有了這些新玩意兒
開心的不得了

知道這些東西,能夠吸引人
而且還可以講說是自己規劃的



這就有點像是

漂亮的女生旁邊
總會有很多不好看的跟班

這些跟班總是覺得自己也是時尚圈的一份子
但沒有發現
根本沒有男生想跟她搭訕
都只是想要透過她問漂亮女生電話而已


郝龍斌就想跟班

以為大家都很喜歡自己

其實大家只是想要問一些漂亮女生電話


路平專案我下次講

版主回應
可不是嗎? 人家鼓掌他趕緊站起來鞠躬 誰知道他表演了甚麼

新聞媒體越來越捧場花博了 的確有創意有看頭 只是怎樣看還是覺得文不對題 花卉有被推展嗎?
2010-12-04 22: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