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9 14:07:43sangrab

大圓滿心性休息論060510-2

二、續講〈第二品.壽命無常〉

壽命無常品分五:一、略說;二、廣說;三、因而說精進(故說精進);
四、結行(結語); 五、現品迴向。

接著第二品要說如此珍貴的人身寶它真正的情況?像如此珍貴的人身寶它是否可以恆常不變的擁有?其實這真正的情況並非如此,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無常的,即使我們已經見到我們的人身寶是非常珍貴的也非常的珍惜它,你想要永久的擁有它這也是做不到的,這些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壽命無常」的部份。

我們通常都會說:「『無常』!我是了解的。通常別人問起這問題我也會說一切是『無常』的,所以我了解『無常』的。」但是說實在的我們說「無常」只是口頭上說,心裡並沒有活在「無常」當中。接著我們以五個部份來說無常:

一、略說無常。二、廣說無常。三、故說精進(勸勉精進)。四、結語(结行;總結「無常」)。五、現品迴向:(迴向本品善根)把以上所說「無常」的部份所具有的功德做一個迴向。

2-1、略說「無常」

這個部份說到像如此閒暇圓滿的人身珍寶,我們雖然得到了,但是心裡卻不能認為這珍貴的人身寶是會一直恆常存在的,必須要知道是無常的。因為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所以必須要非常精進的來做種種的善。也就是說我們得到這個人身寶,並不是說你非常珍愛它想要保存它就可以保存下來的,因為它是無常的,是會變遷流轉的。因此我們在如此的情況之下需要好好的珍惜、好好的把握而不要白白浪費掉這個身體。

所謂的浪費就是說懶惰,或是說心非常的散漫,一點都不以為意的讓時間錯過。我們說「無常」就是說這個生命或是這人生甚麼時候會失去?這是無法掌控的。在甚麼情況下會失去是不一定,是無法掌控的,因此就必須要好好的把握這珍貴的機會,去好好精進去努力。所謂精進努力的意思是說,對於一切能夠利益別人利益自己的事(自他二利)都應該努力的去做,因為之前說過此世珍貴的人身寶是不會一得再得的。在根本偈誦當中就說到:(註1)

即便獲此難得之閒暇,仍屬無常剎那敗壞法;
仔細想來無有真實義,如泡沫般不能視為常。
日夜恆常實修死亡想。

本頌中云:「即便獲此難得之閒暇,仍屬無常剎那敗壞法;」此生我們即便得到如此珍貴的人生珍寶,但是這具足八暇十圓滿珍貴的人身寶仍然是屬於剎那敗壞的無常法。雖然我們常常想「無常」,但是我們想的「無常」就想得比較粗略(時間比較長)也許是年、也許是月,也許稍為細一點是日(也就是天天無常)。但是說實在「無常」是非常細微的,不光這些粗略的叫做「無常」,其實真正的「無常」是在剎那剎那(註2)之間變遷流轉,所以「無常」是非常細微的。

當我們在觀「無常」的時候,因為我們看到「無常」的現象,所以我們所經歷的種種痛苦會因為見到「無常」的現象而減輕,而不再覺得痛苦是那麼的令人難以忍受,因為即便是痛苦它也一樣是在剎那剎那中變遷流轉的,它不會是永遠都是那個樣子停留在那兒的。當我們在觀「無常」時也會發現,在行善的時候就不再那麼困難了,因為行善雖然是辛苦但這辛苦也終將過去,而善果也會在剎那剎那中被累積起來,因此在行善當中也會因為觀「無常」而覺得輕鬆起來。

若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就是由「無常」而減輕痛苦這方面來看,比方說我們講到最大的痛苦就是跟所愛的人分離(指自己的至親好友等自己所喜愛的人), 但是當我們見識到一切都是「無常」也認知到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現象,而認識到這是世間法的一個常理時,會知道分離也是「無常」當中的一個現象,我們的心理就不會那麼的痛苦難過。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能夠真實去了解的時候就不再有痛苦,比方說我們今天晚上七點半來上課,聽經上課到九點然後大家就各自回家了,沒有人會在九點結束的時候感到痛苦,因為大家知道那是時間到了,然後很清楚的知道接著要做甚麼事情。在你很清楚的情況之下,當你要回家就不會覺得難過,那是因為我們來聽課之前就很清楚的知道這課程的上課時間,所以我們照這時間來去,心理就不會覺得痛苦、也不會覺得說時間未到就提早離開或是時間到了也不想走。那是因為在這之前我們就很清楚的知道聚散的時間,何時該聚?何時該散?自己了然於胸,對這整個事情全盤清楚了解之後,一旦事情發生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痛苦。

這種情比起我們生離死別的情況又有點不同,我們在面對生命無常發生的時候,心理常常會受到極大的打擊與震撼,因為在我們身邊所親愛的人一旦離開(比方說死亡),我們心裡就會不能接受就會非常的痛苦。這原因就是雖然我們知道生命是無常的,但是甚麼時候會離開?卻不是我們可以確定知道的。因為不確定的緣故,所以當它發生時跟我們所想的不一樣,此時心裡就會覺得無法接受。也就是說我們雖然都知道每個人終將死亡,但是對於每一個人死亡的時間我們無法曉得,當它發生時我們就會因為跟自己所預測的不一樣而受到極大的打擊。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常常觀「無常」想「無常」的緣故,因為我們時常觀「無常」想「無常」,對「無常」就會有更深的認識。當你對「無常」有更深的認識時,「無常」的發生就不會讓自己受到太大的打擊。

就我們跟別人的關係上來說,我們也會覺得只要是互相幫助、相互喜愛那種關係就會非常穩固長久,但是說實在的這只是我們的盤算。所謂的「無常」就在我們的身邊,即使我們是如此精細的盤算著,它並不一定會這樣的發生。有時候我們跟朋友之間因為外在的因素,非常和睦的二人也會分開;有時候因為彼此的見地不同(意見不同),也會分開,所以會造成這種關係轉變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

聽到這裡或許大家就會說:「唉喲!佛法就是這樣老是提不愉快的一面。要不然是說「「無常」,要不然就是說轉變,要不然就是說這無法掌握……總是讓人覺得這有很多的困難,很多的痛苦。」其實不完全是這樣的,就拿「無常」來說;當然我們好像看到「無常」的很多無可奈何、很多負面的一面。但是我們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因為你有對「無常」正確的見解,所以當我們跟非常合得來的朋友在一起或是跟家人在一起時,因為知道「無常」的緣故,也知道「無常」甚麼時候會到來。
我們可以看到有「無常」觀的人,其實是更懂得珍惜跟享受這美好的緣分的。所以我們說知道「無常」的人,他特別懂得珍惜跟他人相聚的機會,特別是遇到合得來的朋友時會格外的珍惜。因為他知道像這種機緣不是常常會有的,因此一旦得到了就要非常的珍惜,互相可以更進一步去維繫或是表達相互之間情誼。

帕當巴桑傑(註3)給頂瑞瓦這地方住了很久,所以他就對這邊的人寫了一部書,當中提到:「所有的親人、所有的好友就好像市集當中的顧客一般」這意思就是說;在有市集的時刻顧客也聚集在一起,等到這市集消散那當中的顧客也就各自分散。因此父母也好,夫妻、子女也罷,大家跟市集當中聚集的顧客是沒有兩樣的。也就是說他們聚集在一起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一到又是會各自離開的。因此對於父母、夫妻、兒女家人、朋友,能夠相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應該要好好把握,不要用這珍貴難得的時間來相互爭鬥、怨恨或迫害。如果能夠這樣想的話,不管是一個家庭也好,一個小小的團體也好,一個社會國家也罷,那大家都知道相聚是很難得可貴的緣故,大家就會好好珍惜彼此之間相處的時間,彼此就會非常和睦、也會互相幫助的讓彼此的關係處於良好合諧的狀態之中。

繼續本頌說到:「仔細想來無有真實義,如泡沫般不能視為常;日夜恆常實修死亡想。」意思是說,在我們周圍中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所以並沒有任何東西是你可以得到的,也沒有任何東西是你會真真實實失去的。所以既然你沒有真真實實會得到的東西,也沒有會失去的東西時,你也就沒有任何意義去拼奪,也不必為了這一些小小的利益就爭個你死我活的,必須要放下這些執著。

這一切有為法如泡沫般,不能視為常,這所有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事情都是無常的,就好比水中冒出的氣泡一樣,你不能把它當成是恆常的、是永久不變的。所以應當怎麼做呢?就是「日夜恆常實修死亡想」,也就是你要常常憶念起死亡這件事情,要日夜不斷的把死亡這件事情放在心裡面。這裡講「日夜恆常實修死亡想」,我們都不喜歡想到死亡,都害怕面對死亡,怕面對死亡。但是這死亡不單是當指我們生命終了的那一刻,實際上我們時時刻刻面對的現象就是「無常」的現象,就是我們所說的死亡。

當你想到一切是死亡、是「無常」的時候,那就沒有甚麼是可以永久被留下來的,也就是如同之前我們所說;是沒有甚麼是可以去執著,去鬥爭的。因為是這樣的想法,所以你就可以放下一切不應該執著的對象,而能夠把握現象(當下)跟所有人相處的機會。越是可以把握機會去利益別人,去保持和睦的關係珍惜相聚的時光,如此去想去做就跟佛法所說的是相符合的。

所以總歸一句就是說,我們是在「無常」的現象當中的情形是無法被改變的。從一出生甚至在那之前我們就是在「無常」當中,我們所看到的就是此世出生後一直到死亡,在這當中我們都是在剎那剎那中接近死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所以我們雖然此生得到這閒暇圓滿的珍貴人身寶,但是它也是處於「無常」的現象當中而無法被保存下來。

這就好像芭蕉樹一樣,芭蕉樹你如果一層一層的去剝,剝到最後它是中空的,是沒有任何實質的東西存在的。我們閒暇圓滿的人身寶雖然難得,但也是跟這芭蕉樹是一樣,不是恆常穩固存在的,所以我們人身寶的存在,也是不堪受嚴格的檢驗。對於沒有實質存在的東西我們不會去覺得可惜,也不會格外的去執著它,因為它沒有被執著的價值。所以就像我們之前所說過的芭蕉,把芭蕉分解到最後它是空心的。

即使是樹木也有木質堅實、鬆散之別,總之越是實在堅固的東西越是常被珍惜的,但是我們所處的世間當中,所有的有為法(註4)都是無常的;也就是沒有實質,沒有值得執著的。我們這身體是非常脆弱並且非常容易消失的,就好像水當中冒出的氣泡一般,氣泡的產生和消失之間是非常短暫留也留不住的。人身就長遠性來看也是跟氣泡一樣脆弱、容易破滅的。對這個人身我們是非常貪愛執著的,但是你仔細去找這個身體,不管是從軀幹或是四肢,都無法從上面找到所謂的「我」,找不到一個實質的人身。這樣看這個人身,一方面可以說它是很珍貴的;另一方面它也沒有一個實質性。

在《法集要頌經》當中佛陀說到:「嗚呼!諸行無常,生即轉變而敗壞;因生而轉成壞故,閃爍星星及油燈,幻術朝露泡沫般,睡夢閃電雲一般,有為諸法亦如是。」這裡說到「嗚呼!諸行無常」是說:「唉呀!實在是非常的可惜非常悲傷的一件事情啊!」為甚麼非常悲傷?因為我們希望它恆常不變的這一切都無法恆常保留,因為諸般有為法(諸行)是無常的。

「生即轉變而敗壞;迅求寂滅是為樂。」是說我們一旦出生就開始變遷流轉,而一切的變遷流轉都是朝向衰損、敗壞進行著。因為世間一切有為諸行,當它一出生就隨即流轉變遷終成敗壞這種現象的緣故,要如何去脫離這種壞苦?那只有證得心的本性(證悟心性),證得像佛陀一般的智慧跟果位,才可能脫離這種種的壞苦,也就是這無常的痛苦,因此說「迅求寂滅是為樂」。

當你證得佛陀的智慧跟果位才能夠從這種種的痛苦中解脫出來,證得寂滅的時候也就是從痛苦當中解脫的時候,因此說真正能得到快樂的是證得寂滅。所以一切的有為法都是無常的,是沒有辦法做任何改變的,那也不是你承認或不承認這現象而能改變的,無論你承認與否,無論你喜歡與否都是無法改變的。

就好像天上閃爍的星星,這模糊的星星它甚麼時候要隕落消失?那是不一定的。就好像油燈一樣,油燈被風一吹什麼時候要熄滅?也是不一定的。就好像魔術師所變幻出來的幻術一般,也許在我們眼前會出現個幾秒鐘或是幾分鐘,但是它很快就會消失。也好像是朝露一般,露水在陽光一照之下很快就會消失的。又好像是泡沫一般,一冒出水面很快的就會消失掉的。就好比我們的睡夢一般,睡夢一醒甚麼都沒有了。好像天空的閃電一樣,一閃即過。又好比天上的雲一般,沒有辦法長久。這種種的現象都說明了世間的法,它就是這樣的無常。所以我們概略的來說「無常」,按經上所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以上就是略說「無常」的部份。


2-1-1.回向發願



註1:詳見附錄p.4《大圓滿心性休息頌》本頌-01.02
註2:在佛法中通常「一彈指」為六十個剎那。
註3:帕當巴桑傑:藏傳佛教的八大主要傳承之ㄧ「覺于派」祖師。帕當巴桑傑(Phadampa Sangye)及瑪姬拉尊(Machik Lapdron)傳承(Shije and Chö Lineages:"Pacification of Suffering" and "Genuine Dharma of Severance")。此傳承修習息苦法(Pacification of Suffering (zhi byed))及其支派法教。覺于派傳自帕當巴桑傑,教法以般若為主。
註4:有為法:有為法就是惑業所為的。 有為法有他的相,或說有生、住、異、滅之有為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