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6 12:09:57sangrab
心與明覺(之二)
心與明覺
尊貴的第三世多竹千仁波切著
怙主金剛上師覺嵋桑杜堪仁波切講述
徐長樂居士漢譯
【二】
94.6.16 於華藏講堂
一般「心」與「明覺」在藏文口語是混用在一起的,沒有嚴格區分之下,會覺得心與明覺是指同樣的東西。就因為在口語上他們常被混合使用,大家也覺得好像相同又好像不同,這樣情況下這兩個名詞就有必要做界定和劃分。一般藏文中就有「森」和「惹巴」這兩個詞,「森」就是一般我們接觸到的心,凡是有心的就叫做眾生,這就是我們中文翻譯的有情眾生就是「森見」,是有心的、有情的,有心的我們就叫做眾生,中文是說有情。「惹巴」是明覺,特別是指智慧,比方說你見到了自性或者成佛、成等正覺,講的就是明覺。
一般我們說每個人都又六根,六根就有六識,這六根碰到外境,比如說眼根碰到外境的花的時候,眼根碰到外境的塵,根塵碰到一起產生認知,這認知產生分別,有了分別就會有妄念,這起心動念的妄念我們把他叫做心。這個心在起作用的時候,它主要起的就是一個分別的作用,也就是心在打妄念的時候,這個心常常在起喜好厭惡的差別,他常常會希望接觸到好的,對好的它就會貪著,對於不好的它就會想盡辦法想要去除。所以這個分別主要就在於分別好壞,有了好壞的分別那就會有貪著,以及厭惡、瞋恨的差別會產生。心的作用這種分別,就是會有能、所二執產生,也就是有能執的我和所執的外境,被執的外境有能以及所的差別。因為心會有分別的作用,在分別之後就會有取和捨的現象產生,心會落入昏沉和掉舉,也就是因為這些妄念的緣故,所以有取捨、有疑慮以及期待種種的作用產生,起這種種作用的我們叫它心,我們會落入輪迴當中,也是由於這心在做種種的分別和執著,所以令我們落到輪迴當中,所以說會去取捨、有疑慮、期待。沒有任何分別的,也沒有任何無明的狀態下,那個第一剎那,毫無取捨,毫無分別,毫無疑慮,毫無期待的第一念我們叫做「明覺」。
所以我們可以說有明和無明的差別,在無明的狀態之下我們叫做「心」,有著無明的心的眾生叫做有情。相對無明的是智慧,明就是智慧,明的狀態是覺,可以覺知一切,見到實相的這樣的心,我們把它叫做覺。在明覺狀態的眾生已經不叫眾生,它就是佛。所以我們知道心和明覺的差別之後,就知道有情和佛的差別,我們只是可以這樣說,但是這樣說並不代表我們已經知道了,所以我們不太容易了解心和明覺的差別。但我們只能聽到這個概念,對於明覺和佛的境界,我們是沒有辦法輕易的了知,問題出在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有一個俱生的無明存在,這俱生的無明,最根本的就是我執。
這我執就是在無我上忘執為我,只有我的情況下是最大的無明,最根本的無明。在根本的無明之下,要知道什麼是成佛的境界,就非常的困難。我們這樣一聽之下,我們就覺得我們不要跟心玩耍,我們就直接從明覺下手可不可以,這就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因為明覺的狀態是什麼?我們並沒有那個經驗,也不是我們的境界,但是有可以迫近明覺的方法,也就是有可以覺悟的方法可以遵循,就是從「心」下手,怎樣從心下手呢?就是我們一定要反觀自心,我們就來觀察這個心,它究竟長什麼樣子?這個心它從哪個地方來?它又住在什麼地方?它往何處去?我看到我的心在認知一切,我也看到我的心在想東想西,我們大家對自己的心這件事情是沒有任何懷疑的。我們每一個人其實是把心跟我綁在一起,因為我們會說:「我這樣想,我那樣想」。我這樣想,就是說我的心理這樣想,所以說「我」和「心」,在我們經驗中常常綁在一起,混在一起,像這樣子我們就說我有這個心,可是這個心在哪裡?去找一找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到處去找心,找不到這心,確定沒有這個心的時候,其實你已很接近「無我」。
有些人就認為你既然說無我、無心,那我就接受這個概念,我承認無我,我也承認無心,這樣子我算不算證到無我。其實這是不算的,你光是聽到這個概念,接受這個概念,跟你真正證明無我,證明無心,這是有很大差別的。如果你光是接受無我、無心這樣的概念的話,並不能夠讓我們覺悟,一定要透過聽聞或聽上師來說佛法,或者從佛經上去閱讀,總之你先聽、先讀,知道這個概念之後再去思考。自己真的去思考上師所說的,佛所說的,祂這樣子說有沒有什麼矛盾,有沒有什麼錯誤,仔細去思考他們所說的是不是對的,自己在這上面會產生很多很多疑團,當這些疑團產生之後,你再繼續不斷的去思考,在不斷的思考後漸漸的把疑團一個一個打破,理出頭緒來的時候,當你的疑團一個一個被打破,你的妄念一個一個被打破,這時候,你就漸漸的可以說,你已經了解到或證實經上所說的,上師說的無我,只有透過這樣的方式,你才可以把一般說的錯誤的妄念打破。
一般我們是想說心一定是存在的,因為我們觀察自己會發現,自己的身和語是從心出發的。也就是說心裡先有一個想法,然後口裡會說出一些話,身體就會做出一些行動,所以我們都一直看到心在帶頭,引著身體和口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我們說心是存在的,我有感覺到,我有察覺到,也看到心的存在。
在練止息的時候身體要採毘盧七支坐,利用「阿」字或佛像練止息,不管用什麼辦法,就是要讓心的妄念止息。練習止息的部分可以讓妄念減少,讓心處在一個安住的狀態。有些人當然用「阿」字來做練習,當你用「阿」字、用佛像或用任何東西來練習做止息的功夫的時候,都是用大的物件然後漸漸的把它變小,比如說用「阿」字的話也是從一個很大的「阿」字練習然後在把它換成比較小的「阿」字,尺寸從大變小,這是通常練習止息的一個辦法,因為你要把這心安住在這「阿」字,如果說一開始你用很小的「阿」字,你會發現你的心沒有辦法一直很安住在這上面。心是很狂野的你要把它侷限在小小的範圍之內,一開始這樣做的話有些人會受不了的。
在練止息的時候身體要採毘盧七支坐,眼睛就觀你所放的物件上面,如果說你把東西放的比較低,那當然心比較容易安靜,但它也容易昏沉,當發現自己有昏沉的狀態之下,你就將臉調高,調到水平,這樣可以把昏沉的狀態去除。有時候你會發現在打坐的時候心會胡思亂想,有散逸的狀態或掉舉的狀態,你無法控制你的心思,像這樣子的狀態妄念實在太多,心往外馳的狀態很嚴重的情況下,你就應該把你的眼光調低,當你把眼光調低的時候,掉擧和散逸的情況就得到改善。所以我們這樣去練習妄念漸漸得到止息,心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寧靜的狀態,這就是心安住的一個情況,那就好像大海上沒有波浪,風平浪靜的一個狀態,練習止息的結果,心就會漸漸的在一個靜止的狀態。
尊貴的第三世多竹千仁波切著
怙主金剛上師覺嵋桑杜堪仁波切講述
徐長樂居士漢譯
【二】
94.6.16 於華藏講堂
一般「心」與「明覺」在藏文口語是混用在一起的,沒有嚴格區分之下,會覺得心與明覺是指同樣的東西。就因為在口語上他們常被混合使用,大家也覺得好像相同又好像不同,這樣情況下這兩個名詞就有必要做界定和劃分。一般藏文中就有「森」和「惹巴」這兩個詞,「森」就是一般我們接觸到的心,凡是有心的就叫做眾生,這就是我們中文翻譯的有情眾生就是「森見」,是有心的、有情的,有心的我們就叫做眾生,中文是說有情。「惹巴」是明覺,特別是指智慧,比方說你見到了自性或者成佛、成等正覺,講的就是明覺。
一般我們說每個人都又六根,六根就有六識,這六根碰到外境,比如說眼根碰到外境的花的時候,眼根碰到外境的塵,根塵碰到一起產生認知,這認知產生分別,有了分別就會有妄念,這起心動念的妄念我們把他叫做心。這個心在起作用的時候,它主要起的就是一個分別的作用,也就是心在打妄念的時候,這個心常常在起喜好厭惡的差別,他常常會希望接觸到好的,對好的它就會貪著,對於不好的它就會想盡辦法想要去除。所以這個分別主要就在於分別好壞,有了好壞的分別那就會有貪著,以及厭惡、瞋恨的差別會產生。心的作用這種分別,就是會有能、所二執產生,也就是有能執的我和所執的外境,被執的外境有能以及所的差別。因為心會有分別的作用,在分別之後就會有取和捨的現象產生,心會落入昏沉和掉舉,也就是因為這些妄念的緣故,所以有取捨、有疑慮以及期待種種的作用產生,起這種種作用的我們叫它心,我們會落入輪迴當中,也是由於這心在做種種的分別和執著,所以令我們落到輪迴當中,所以說會去取捨、有疑慮、期待。沒有任何分別的,也沒有任何無明的狀態下,那個第一剎那,毫無取捨,毫無分別,毫無疑慮,毫無期待的第一念我們叫做「明覺」。
所以我們可以說有明和無明的差別,在無明的狀態之下我們叫做「心」,有著無明的心的眾生叫做有情。相對無明的是智慧,明就是智慧,明的狀態是覺,可以覺知一切,見到實相的這樣的心,我們把它叫做覺。在明覺狀態的眾生已經不叫眾生,它就是佛。所以我們知道心和明覺的差別之後,就知道有情和佛的差別,我們只是可以這樣說,但是這樣說並不代表我們已經知道了,所以我們不太容易了解心和明覺的差別。但我們只能聽到這個概念,對於明覺和佛的境界,我們是沒有辦法輕易的了知,問題出在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有一個俱生的無明存在,這俱生的無明,最根本的就是我執。
這我執就是在無我上忘執為我,只有我的情況下是最大的無明,最根本的無明。在根本的無明之下,要知道什麼是成佛的境界,就非常的困難。我們這樣一聽之下,我們就覺得我們不要跟心玩耍,我們就直接從明覺下手可不可以,這就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因為明覺的狀態是什麼?我們並沒有那個經驗,也不是我們的境界,但是有可以迫近明覺的方法,也就是有可以覺悟的方法可以遵循,就是從「心」下手,怎樣從心下手呢?就是我們一定要反觀自心,我們就來觀察這個心,它究竟長什麼樣子?這個心它從哪個地方來?它又住在什麼地方?它往何處去?我看到我的心在認知一切,我也看到我的心在想東想西,我們大家對自己的心這件事情是沒有任何懷疑的。我們每一個人其實是把心跟我綁在一起,因為我們會說:「我這樣想,我那樣想」。我這樣想,就是說我的心理這樣想,所以說「我」和「心」,在我們經驗中常常綁在一起,混在一起,像這樣子我們就說我有這個心,可是這個心在哪裡?去找一找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到處去找心,找不到這心,確定沒有這個心的時候,其實你已很接近「無我」。
有些人就認為你既然說無我、無心,那我就接受這個概念,我承認無我,我也承認無心,這樣子我算不算證到無我。其實這是不算的,你光是聽到這個概念,接受這個概念,跟你真正證明無我,證明無心,這是有很大差別的。如果你光是接受無我、無心這樣的概念的話,並不能夠讓我們覺悟,一定要透過聽聞或聽上師來說佛法,或者從佛經上去閱讀,總之你先聽、先讀,知道這個概念之後再去思考。自己真的去思考上師所說的,佛所說的,祂這樣子說有沒有什麼矛盾,有沒有什麼錯誤,仔細去思考他們所說的是不是對的,自己在這上面會產生很多很多疑團,當這些疑團產生之後,你再繼續不斷的去思考,在不斷的思考後漸漸的把疑團一個一個打破,理出頭緒來的時候,當你的疑團一個一個被打破,你的妄念一個一個被打破,這時候,你就漸漸的可以說,你已經了解到或證實經上所說的,上師說的無我,只有透過這樣的方式,你才可以把一般說的錯誤的妄念打破。
一般我們是想說心一定是存在的,因為我們觀察自己會發現,自己的身和語是從心出發的。也就是說心裡先有一個想法,然後口裡會說出一些話,身體就會做出一些行動,所以我們都一直看到心在帶頭,引著身體和口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我們說心是存在的,我有感覺到,我有察覺到,也看到心的存在。
在練止息的時候身體要採毘盧七支坐,利用「阿」字或佛像練止息,不管用什麼辦法,就是要讓心的妄念止息。練習止息的部分可以讓妄念減少,讓心處在一個安住的狀態。有些人當然用「阿」字來做練習,當你用「阿」字、用佛像或用任何東西來練習做止息的功夫的時候,都是用大的物件然後漸漸的把它變小,比如說用「阿」字的話也是從一個很大的「阿」字練習然後在把它換成比較小的「阿」字,尺寸從大變小,這是通常練習止息的一個辦法,因為你要把這心安住在這「阿」字,如果說一開始你用很小的「阿」字,你會發現你的心沒有辦法一直很安住在這上面。心是很狂野的你要把它侷限在小小的範圍之內,一開始這樣做的話有些人會受不了的。
在練止息的時候身體要採毘盧七支坐,眼睛就觀你所放的物件上面,如果說你把東西放的比較低,那當然心比較容易安靜,但它也容易昏沉,當發現自己有昏沉的狀態之下,你就將臉調高,調到水平,這樣可以把昏沉的狀態去除。有時候你會發現在打坐的時候心會胡思亂想,有散逸的狀態或掉舉的狀態,你無法控制你的心思,像這樣子的狀態妄念實在太多,心往外馳的狀態很嚴重的情況下,你就應該把你的眼光調低,當你把眼光調低的時候,掉擧和散逸的情況就得到改善。所以我們這樣去練習妄念漸漸得到止息,心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寧靜的狀態,這就是心安住的一個情況,那就好像大海上沒有波浪,風平浪靜的一個狀態,練習止息的結果,心就會漸漸的在一個靜止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