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6 12:06:25sangrab
心與明覺(之一)
心與明覺
尊貴的第三世多竹千仁波切著
怙主金剛上師覺嵋桑杜堪仁波切講述
徐長樂居士漢譯
【一】
94.6.9 於華藏講堂
我們在密法中提到「心」也提到「明覺」,「心」和「明覺」兩者的關係,我們今天講這個部分。關於「心」和「明覺」一般人會以為是同樣的東西,都會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會覺得「心」和「明覺」是差不多的,至於「心」是什麼?「明覺」是什麼?並沒有一個很確定的瞭解,今天我們就根據大圓滿的修行者當中,成就很高的成就者優渥甲札他的教法來說「心」與「明覺」。
我們說眾生是有情,這有情是藏文說的「森見」,就是有心的,也就叫眾生,中文就是有情。我們一天到晚跟心在一起,心到底有什麼樣的作用呢?我們可以說,我們所有的妄念,所有的起心動念,不管善與不善,它都是心在作用。在唯識宗裡提到,心有所謂的五十一個心所,這五十一個心所包括善與煩惱的心所,不管是劃分成五十一個心所或四十八個心所,它講的就是一個心,所以我們說心和心所是一樣的。心和心所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心的部分,我們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六識,接觸到外塵的時候,就會起種種的分別,起喜歡或討厭,或者是不喜歡也不討厭,或者起了瞋恨,總之會起種種妄念,這也是我們心顯現出來的一些現象。我們對於很多東西喜歡的時候,就想要去擁有它。不喜歡的時候,我們希望不要掉到自己頭上來。不管喜歡不喜歡,要或不要,都是心在起作用。所以我們說心都在一顆期待、疑慮、取和捨的妄念中打轉,相對於期待、疑慮、取和捨的妄念的另一面,就是沒有任何期待、疑慮、取捨的種種妄念狀態,這種我們叫做第一剎那的狀態,這第一剎那的認知,我們就叫做「明覺」。
心常常處在一種昏沉的狀態,或落入掉舉的狀態,或落入善的念,或惡的念當中,這是心的常態。但是如果不在這種種的情況之下,而顯現出另一面停留在心的一種自性當中,它是一種空的狀態,一種空明的狀態,這空明的狀態我們就稱之為「明覺」。我們說沒有妄念的狀態,實在是非常難得,比方說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妄念紛起,要得到剎那的清淨,剎那沒有妄念的狀態,幾乎都不可得。就好像一桶水被搖動之下,混濁看不到清澈的狀態,就像一桶水在混濁的狀態,看不到水底的石頭,或者看不到容器底部的花紋。如果你讓這桶水靜止下來,你就可以很清楚看到這桶水底下的石子、沙子或容器底下的花紋,這桶水清澈的狀態,就如同我們的心在沒有任何妄念干擾之下,所現出來的樣子。
心常常處在一種能、所二執的狀態下,心裡所起的妄念常常都會再現起,就好像在石頭上刻下了字一樣,它要去除是很困難的。比方說我們還是會常常想起多年前的一些朋友,特別說有一些事情,令我們非常非常執著的,那我們特別難以把它忘記。比方說有一件非常執著的對象,或者是一件令人起瞋恨心的事情或對象,就是讓心起很大作用的對象。你特別難以把它忘記,這樣好像你在石頭刻下很深很深的痕一樣,這就好像在石頭上的畫是特別能留得很長久的。就好像阿育王時代他立了非常多的石碑,所以這些碑文到現在都還看得到,因此我們說妄念,就好像在石頭上刻畫一樣,它留下的影響是久久不會散的,就好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多生多劫的習氣,這些習氣即使到現在還是存在的,所以有些人他天生的習氣,就是非常的善良,有很多善念在。有些人習氣就是不好,有很多的惡念在,有些人過去的習氣,善念的習氣非常強,即使別人加害於他,他也不會想報復他,也沒有不好的想法,有的人就可以善良到非常深的程度。有些人就是妄念非常強,人家還沒開口他就算定人家會口出惡言,或者說出對他不利的話,所以對人處處起疑。這也是他過去習氣所及,所以這種受妄念,受習氣所繫縛住的一個情況,我們說是心的作用。
但是就「明覺」的觀點來說,明覺是離一切能、所的,所以它的本質是清淨的。就明覺的層面來看,妄念起時就是妄念消散時,這情形就好像我們在虛空中畫畫一樣,你畫下的那一剎那,就是這畫產生和消失的同一剎那,就好像你在水面上作畫的時候,這畫一畫到水面立即消失,這裡妄念的生起與消失幾乎在同一個剎那。那意思並不表示說妄念不會生起,妄念還是會生起,只是說它在能、所二執之間沒有很強的聯繫,所以他一生起就消失,就好像你在水面上畫畫,你可以在水面上畫畫,但是這個畫不會留在水面上。所以我們可以說能執和所執之間,有很強的連繫和執著時,我們稱它為「心」,能執和所執之間沒有很強的聯繫和執著的時候,我們叫做「明覺」。
比方說我們在修禪定的時候,身心會有輕安的覺受產生,會有明晰的感覺,沒有妄念的感覺,妄念止息的感覺,這種種覺受會讓我們感到非常快樂,這就是我們說的法喜。對於這種禪定,我們會有這覺受產生,我們在修禪定產生輕安及種種感覺的時候,對於這些覺受我們會起貪著心,對於這種覺受產生貪著就是不清淨的。在禪定當中生起輕安、明晰、無妄的覺受,不是這些覺受不好或不對,而是對這覺受產生貪著的時候就是不正確。我們修止的時候產生輕安的感覺,就喜歡上這種輕安的感覺,每一次要修止就是希望再進入輕安的感覺,抱著這樣的目的去修止,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不應該對修行產生的境界起貪著心。不管是好的現象生起,我們都應該繼續不斷的修行。如果說我們對種種的覺受不起任何貪心,繼續不斷的去修行的話,那對修行覺受的貪念就會自然的消失。如果我們能可以跨越這種對覺受的貪著,繼續不斷的修行的話,心就能跨越限制,達到「明覺」的境界。
所謂進入「明覺」的境界,明覺的狀態就是一種不可說、不可思議、空性的狀態。明覺它是離能、所的,所以我們不能說把心放在明覺當中,因為它是超越能、所二執的,所以也沒有一個東西叫做明覺。就好像眼睛可以看花,所以花是眼識所對準的一個目標,眼識有一個目標可以對準,但明覺卻不像花一樣有一個目標可以對準,因為它是離一切能說。這明覺我們可以說它就是法身,也可以說是本來面目,名字有眾多,但是所指就是同一個。不管稱它明覺、法身、本來面目或是空性,都是不同的名目,指的都是同樣一件事。明覺也是無可修的,它是離修與不修,關於明覺它是超越修與不修,它可以說是大修,所以我們說明覺它是體性空、自性明、大悲遍滿。所謂體性空就是無常,只要是落入有,就會落入常,所以空性就是無常,所謂自性明它離常見,也離斷見,自性明它是超越斷見,大悲遍滿是說,明覺並不是空無一物的,明覺當中是有慈悲。
「體性空」是三身當中的法身,一般法身以普賢王如來代表,它是具有虛空的顏色,全身赤裸的,不戴任何裝飾,所以我們說明覺就體性空,這方面的特質來說,它就是跟法身一樣。「自性明」是指報身,報身佛有著全身的裝飾頭戴寶冠等等,身上還有絲綢的衣服,一共有十三種裝飾,圓滿報身的裝飾是圓滿的,這個就代表著自性明,也就是說可以看得清楚,在報身佛身上所披掛的,所裝扮的種種裝飾品和衣物。就報身佛來說,一般我們都會說圓滿報身,所以圓滿報身所具備的,就是一切受用。不管身上所穿的、所用的東西,在飲食任何方面需要用到的,都是圓滿不缺的。所以說圓滿報身,所謂的圓滿就是具足一切。
「大悲遍滿」是指慈悲,大悲遍滿是說慈悲遍佈一切眾生,沒有被遺漏的。大悲我們一般說它就是化身,諸佛菩薩都是化各式各樣的身來救度眾生,可以說佛菩薩的慈悲遍及所有的眾生,沒有一個眾生被遺漏。諸佛的化身有兩種,祂化成清靜的化身和不清淨的化身,目的都是為了要利益眾生。為什麼叫清淨化身呢?那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釋迦牟尼佛祂是相好莊嚴,祂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像這樣的清淨相,祂是超乎一般常人的相好,所以說祂是清淨的化身。不清淨的化身,是說佛為度惡道的眾生,化現在地獄道及畜生道、惡鬼道當中,化身在三惡道當中的化身,我們就說是不清淨的化身。
所以我們說「心」與「明覺」的差別一個是清淨,一個是不清淨。清靜的明覺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身,所以心與明覺兩者,如果瞭解到心與明覺的關係是很重要的,要悟到明覺必須要從心下手,如果了解這顆心是很重要的。
瞭解心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我們的身、語、意三門當中,是以心來帶動其他的。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心起的,比方說我們要說好話或壞話之前,總是由心先動念,身體的行動也是由心來帶動。比方說一個人如果心智生出很大的障礙心,已經沒有辦法起作用,身體也就像植物一樣,沒有辦法有動作。沒有心的狀態下,身跟語是沒有辦法起作用的,所以心為首要。察驗心是很重要的,要看這顆心,可以從觀心的來處、住處、去著手,就好想我們可以觀察自己的心,看它是從哪裡來的?它現在住在哪裡?它未來要往哪裡去?這樣說並不表示,你可以看到這個心,看到它來來去去,我們可以說心過去是無生的,現在是無住的,未來是無識的,也可以說它是空性。但是書上是這樣寫,上師也這麼說,我們聽到這樣的想法,不能全盤接受就算了。因為沒有經過思索,沒有經過自己觀察,就接受這樣的觀念,對自己來說是沒有作用的。必須自己去找這顆心,自己去證實這種說法,如果可以真正去找這顆心的話,最少對這一生的執著自然減少。
因為我們去找心的情況下,發現心是沒有的,跟我們去找,我發現這個我是沒有的情況下,對於我執就自然減少,我執減少,就不會對自己的執著很強,對別人生起瞋恨心。我們都說要捨棄煩惱,但是捨棄煩惱,不能光靠嘴巴說或者心裡想就算了,一定要看你所貪的對象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如果你發現所貪戀的對象是沒有的情況下,貪念就自然消失。如果你所瞋恨的對象不是真實的存在,你的瞋念也就自然消失。當我們瞭解我是沒有的,心也是沒有的情況下,一切的痛苦也就會自然消失。因為我們不了解無我跟無心,總認為有一個我在,所以就有總總的憂愁。擔心人家對我不好,擔心我會生病,擔心我會老,我會死,總是繞著我起總總的煩惱。因為我們很固執的總認為有一個我,而且認為這是真的。有我在感覺到苦,有我在感覺到快樂,所以我們就會落入我的陷阱當中,沒有辦法解脫。
如果悟到我是空的情況之下,我執就自然解除。了解到心沒有來處、沒有住處、也沒有去處、就好像了解到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一樣。我們所執著的心,總是認為這個心在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都是在的。所以我們有總總的執著和憂愁,每一個人都不喜歡死亡,但是因為我們認為有一個我在,對於死亡之後所遇到的情形,我們是無知的,所以我們會產生總總的憂慮。我們對死亡都不害怕,因為我們都相信自己不會死,所以對未來我們有總總的計畫,因為我們覺得未來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認為是有的,所以在這有的上面,起了種種的執著、煩惱、痛苦。所以這一切都是從心生起的,我們要找源頭,就應該從心找起,如果說我們可以很正確的去找這個心,就可以了解到空性,可以悟入空性,當你悟入空性之後,就可以從生、老、病、死的痛苦中解脫。
我們看這世界的痛苦,以及承受痛苦的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比方說有些人他勘忍很大的痛苦,有些人對小小苦的都不能忍受。拿太陽來說,有些人曬曬太陽就受不了,有些人對曬太陽無所謂,有些人曬太陽有種種顧忌的,讓他們不敢去曬太陽,為了防止太陽曬到他身上,他要做很多的防曬和很多的努力,這就是痛苦的來源。
其實說起來只是一種想法的差別而已,有些人覺得在太陽光照射之下,皮膚顏色變得是很醜的;有些人卻覺得陽光一曬,皮膚顏色變得很美。認為很醜的就會想盡辦法,讓陽光照不到自己身上,覺得很美的,就想盡辦法去曬曬太陽,所以這完全是想法不同,所以一切都是從想法來的。修行要經過很大的努力才會有結果,所以有些人很樂於修行,再大的辛苦他都不怕,他可以做頂禮、做供養、做獻曼達,就算是自己的身體,因修行而受傷,他也會覺得這是好事,這是令人高興的事,而歡喜的去承受它。但是有些就沒有辦法接受,或者我們就世間有很多人,為追求名利連生命也都可以不顧,他也樂於承受,所以說這完全是一個想法的問題。
我們知道過去的修行者在獻曼達的時候,手去撥拭曼達盤,所以手卻受傷了,他正面受傷就換背面獻曼達,看來為了獻曼達,他的手都受傷,但是在做獻曼達的人卻是滿心歡喜的。這是因為他為修行的緣故,忍受一切的痛苦,也就是他把自己的貪慾減低,把修行的事看得非常重要,所以他可以忍受種種的痛苦,完全是由心的想法來決定一切的。比方說有人為了早餐就非常的執著,早餐如果慢一點吃到,心裡就覺得很不踏實,午餐沒吃到或者比較慢吃,就覺得很不舒服。但是要知道,過去有些修行者,現在也有這樣修行者,都是日中一食,所以根本沒有三餐可以吃。有的人為了修行四、五天,沒有東西吃的情況下也覺得好,如果自己對修行是很重視的情況下,即使肚子挨餓,也不會覺得很辛苦。修行就是在練這個心,要練這心讓它能漸漸的悟到本性,悟到本性見到自性之後,就可以從生、老、病、死當中解脫,所以吃這些苦卻是有意義的,有目的地,這樣持續去修行,最後就會見到自性,也就是證得法、報、化三身,也就是成佛的意思。
尊貴的第三世多竹千仁波切著
怙主金剛上師覺嵋桑杜堪仁波切講述
徐長樂居士漢譯
【一】
94.6.9 於華藏講堂
我們在密法中提到「心」也提到「明覺」,「心」和「明覺」兩者的關係,我們今天講這個部分。關於「心」和「明覺」一般人會以為是同樣的東西,都會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會覺得「心」和「明覺」是差不多的,至於「心」是什麼?「明覺」是什麼?並沒有一個很確定的瞭解,今天我們就根據大圓滿的修行者當中,成就很高的成就者優渥甲札他的教法來說「心」與「明覺」。
我們說眾生是有情,這有情是藏文說的「森見」,就是有心的,也就叫眾生,中文就是有情。我們一天到晚跟心在一起,心到底有什麼樣的作用呢?我們可以說,我們所有的妄念,所有的起心動念,不管善與不善,它都是心在作用。在唯識宗裡提到,心有所謂的五十一個心所,這五十一個心所包括善與煩惱的心所,不管是劃分成五十一個心所或四十八個心所,它講的就是一個心,所以我們說心和心所是一樣的。心和心所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心的部分,我們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六識,接觸到外塵的時候,就會起種種的分別,起喜歡或討厭,或者是不喜歡也不討厭,或者起了瞋恨,總之會起種種妄念,這也是我們心顯現出來的一些現象。我們對於很多東西喜歡的時候,就想要去擁有它。不喜歡的時候,我們希望不要掉到自己頭上來。不管喜歡不喜歡,要或不要,都是心在起作用。所以我們說心都在一顆期待、疑慮、取和捨的妄念中打轉,相對於期待、疑慮、取和捨的妄念的另一面,就是沒有任何期待、疑慮、取捨的種種妄念狀態,這種我們叫做第一剎那的狀態,這第一剎那的認知,我們就叫做「明覺」。
心常常處在一種昏沉的狀態,或落入掉舉的狀態,或落入善的念,或惡的念當中,這是心的常態。但是如果不在這種種的情況之下,而顯現出另一面停留在心的一種自性當中,它是一種空的狀態,一種空明的狀態,這空明的狀態我們就稱之為「明覺」。我們說沒有妄念的狀態,實在是非常難得,比方說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妄念紛起,要得到剎那的清淨,剎那沒有妄念的狀態,幾乎都不可得。就好像一桶水被搖動之下,混濁看不到清澈的狀態,就像一桶水在混濁的狀態,看不到水底的石頭,或者看不到容器底部的花紋。如果你讓這桶水靜止下來,你就可以很清楚看到這桶水底下的石子、沙子或容器底下的花紋,這桶水清澈的狀態,就如同我們的心在沒有任何妄念干擾之下,所現出來的樣子。
心常常處在一種能、所二執的狀態下,心裡所起的妄念常常都會再現起,就好像在石頭上刻下了字一樣,它要去除是很困難的。比方說我們還是會常常想起多年前的一些朋友,特別說有一些事情,令我們非常非常執著的,那我們特別難以把它忘記。比方說有一件非常執著的對象,或者是一件令人起瞋恨心的事情或對象,就是讓心起很大作用的對象。你特別難以把它忘記,這樣好像你在石頭刻下很深很深的痕一樣,這就好像在石頭上的畫是特別能留得很長久的。就好像阿育王時代他立了非常多的石碑,所以這些碑文到現在都還看得到,因此我們說妄念,就好像在石頭上刻畫一樣,它留下的影響是久久不會散的,就好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多生多劫的習氣,這些習氣即使到現在還是存在的,所以有些人他天生的習氣,就是非常的善良,有很多善念在。有些人習氣就是不好,有很多的惡念在,有些人過去的習氣,善念的習氣非常強,即使別人加害於他,他也不會想報復他,也沒有不好的想法,有的人就可以善良到非常深的程度。有些人就是妄念非常強,人家還沒開口他就算定人家會口出惡言,或者說出對他不利的話,所以對人處處起疑。這也是他過去習氣所及,所以這種受妄念,受習氣所繫縛住的一個情況,我們說是心的作用。
但是就「明覺」的觀點來說,明覺是離一切能、所的,所以它的本質是清淨的。就明覺的層面來看,妄念起時就是妄念消散時,這情形就好像我們在虛空中畫畫一樣,你畫下的那一剎那,就是這畫產生和消失的同一剎那,就好像你在水面上作畫的時候,這畫一畫到水面立即消失,這裡妄念的生起與消失幾乎在同一個剎那。那意思並不表示說妄念不會生起,妄念還是會生起,只是說它在能、所二執之間沒有很強的聯繫,所以他一生起就消失,就好像你在水面上畫畫,你可以在水面上畫畫,但是這個畫不會留在水面上。所以我們可以說能執和所執之間,有很強的連繫和執著時,我們稱它為「心」,能執和所執之間沒有很強的聯繫和執著的時候,我們叫做「明覺」。
比方說我們在修禪定的時候,身心會有輕安的覺受產生,會有明晰的感覺,沒有妄念的感覺,妄念止息的感覺,這種種覺受會讓我們感到非常快樂,這就是我們說的法喜。對於這種禪定,我們會有這覺受產生,我們在修禪定產生輕安及種種感覺的時候,對於這些覺受我們會起貪著心,對於這種覺受產生貪著就是不清淨的。在禪定當中生起輕安、明晰、無妄的覺受,不是這些覺受不好或不對,而是對這覺受產生貪著的時候就是不正確。我們修止的時候產生輕安的感覺,就喜歡上這種輕安的感覺,每一次要修止就是希望再進入輕安的感覺,抱著這樣的目的去修止,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不應該對修行產生的境界起貪著心。不管是好的現象生起,我們都應該繼續不斷的修行。如果說我們對種種的覺受不起任何貪心,繼續不斷的去修行的話,那對修行覺受的貪念就會自然的消失。如果我們能可以跨越這種對覺受的貪著,繼續不斷的修行的話,心就能跨越限制,達到「明覺」的境界。
所謂進入「明覺」的境界,明覺的狀態就是一種不可說、不可思議、空性的狀態。明覺它是離能、所的,所以我們不能說把心放在明覺當中,因為它是超越能、所二執的,所以也沒有一個東西叫做明覺。就好像眼睛可以看花,所以花是眼識所對準的一個目標,眼識有一個目標可以對準,但明覺卻不像花一樣有一個目標可以對準,因為它是離一切能說。這明覺我們可以說它就是法身,也可以說是本來面目,名字有眾多,但是所指就是同一個。不管稱它明覺、法身、本來面目或是空性,都是不同的名目,指的都是同樣一件事。明覺也是無可修的,它是離修與不修,關於明覺它是超越修與不修,它可以說是大修,所以我們說明覺它是體性空、自性明、大悲遍滿。所謂體性空就是無常,只要是落入有,就會落入常,所以空性就是無常,所謂自性明它離常見,也離斷見,自性明它是超越斷見,大悲遍滿是說,明覺並不是空無一物的,明覺當中是有慈悲。
「體性空」是三身當中的法身,一般法身以普賢王如來代表,它是具有虛空的顏色,全身赤裸的,不戴任何裝飾,所以我們說明覺就體性空,這方面的特質來說,它就是跟法身一樣。「自性明」是指報身,報身佛有著全身的裝飾頭戴寶冠等等,身上還有絲綢的衣服,一共有十三種裝飾,圓滿報身的裝飾是圓滿的,這個就代表著自性明,也就是說可以看得清楚,在報身佛身上所披掛的,所裝扮的種種裝飾品和衣物。就報身佛來說,一般我們都會說圓滿報身,所以圓滿報身所具備的,就是一切受用。不管身上所穿的、所用的東西,在飲食任何方面需要用到的,都是圓滿不缺的。所以說圓滿報身,所謂的圓滿就是具足一切。
「大悲遍滿」是指慈悲,大悲遍滿是說慈悲遍佈一切眾生,沒有被遺漏的。大悲我們一般說它就是化身,諸佛菩薩都是化各式各樣的身來救度眾生,可以說佛菩薩的慈悲遍及所有的眾生,沒有一個眾生被遺漏。諸佛的化身有兩種,祂化成清靜的化身和不清淨的化身,目的都是為了要利益眾生。為什麼叫清淨化身呢?那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釋迦牟尼佛祂是相好莊嚴,祂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像這樣的清淨相,祂是超乎一般常人的相好,所以說祂是清淨的化身。不清淨的化身,是說佛為度惡道的眾生,化現在地獄道及畜生道、惡鬼道當中,化身在三惡道當中的化身,我們就說是不清淨的化身。
所以我們說「心」與「明覺」的差別一個是清淨,一個是不清淨。清靜的明覺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身,所以心與明覺兩者,如果瞭解到心與明覺的關係是很重要的,要悟到明覺必須要從心下手,如果了解這顆心是很重要的。
瞭解心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我們的身、語、意三門當中,是以心來帶動其他的。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心起的,比方說我們要說好話或壞話之前,總是由心先動念,身體的行動也是由心來帶動。比方說一個人如果心智生出很大的障礙心,已經沒有辦法起作用,身體也就像植物一樣,沒有辦法有動作。沒有心的狀態下,身跟語是沒有辦法起作用的,所以心為首要。察驗心是很重要的,要看這顆心,可以從觀心的來處、住處、去著手,就好想我們可以觀察自己的心,看它是從哪裡來的?它現在住在哪裡?它未來要往哪裡去?這樣說並不表示,你可以看到這個心,看到它來來去去,我們可以說心過去是無生的,現在是無住的,未來是無識的,也可以說它是空性。但是書上是這樣寫,上師也這麼說,我們聽到這樣的想法,不能全盤接受就算了。因為沒有經過思索,沒有經過自己觀察,就接受這樣的觀念,對自己來說是沒有作用的。必須自己去找這顆心,自己去證實這種說法,如果可以真正去找這顆心的話,最少對這一生的執著自然減少。
因為我們去找心的情況下,發現心是沒有的,跟我們去找,我發現這個我是沒有的情況下,對於我執就自然減少,我執減少,就不會對自己的執著很強,對別人生起瞋恨心。我們都說要捨棄煩惱,但是捨棄煩惱,不能光靠嘴巴說或者心裡想就算了,一定要看你所貪的對象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如果你發現所貪戀的對象是沒有的情況下,貪念就自然消失。如果你所瞋恨的對象不是真實的存在,你的瞋念也就自然消失。當我們瞭解我是沒有的,心也是沒有的情況下,一切的痛苦也就會自然消失。因為我們不了解無我跟無心,總認為有一個我在,所以就有總總的憂愁。擔心人家對我不好,擔心我會生病,擔心我會老,我會死,總是繞著我起總總的煩惱。因為我們很固執的總認為有一個我,而且認為這是真的。有我在感覺到苦,有我在感覺到快樂,所以我們就會落入我的陷阱當中,沒有辦法解脫。
如果悟到我是空的情況之下,我執就自然解除。了解到心沒有來處、沒有住處、也沒有去處、就好像了解到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一樣。我們所執著的心,總是認為這個心在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都是在的。所以我們有總總的執著和憂愁,每一個人都不喜歡死亡,但是因為我們認為有一個我在,對於死亡之後所遇到的情形,我們是無知的,所以我們會產生總總的憂慮。我們對死亡都不害怕,因為我們都相信自己不會死,所以對未來我們有總總的計畫,因為我們覺得未來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認為是有的,所以在這有的上面,起了種種的執著、煩惱、痛苦。所以這一切都是從心生起的,我們要找源頭,就應該從心找起,如果說我們可以很正確的去找這個心,就可以了解到空性,可以悟入空性,當你悟入空性之後,就可以從生、老、病、死的痛苦中解脫。
我們看這世界的痛苦,以及承受痛苦的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比方說有些人他勘忍很大的痛苦,有些人對小小苦的都不能忍受。拿太陽來說,有些人曬曬太陽就受不了,有些人對曬太陽無所謂,有些人曬太陽有種種顧忌的,讓他們不敢去曬太陽,為了防止太陽曬到他身上,他要做很多的防曬和很多的努力,這就是痛苦的來源。
其實說起來只是一種想法的差別而已,有些人覺得在太陽光照射之下,皮膚顏色變得是很醜的;有些人卻覺得陽光一曬,皮膚顏色變得很美。認為很醜的就會想盡辦法,讓陽光照不到自己身上,覺得很美的,就想盡辦法去曬曬太陽,所以這完全是想法不同,所以一切都是從想法來的。修行要經過很大的努力才會有結果,所以有些人很樂於修行,再大的辛苦他都不怕,他可以做頂禮、做供養、做獻曼達,就算是自己的身體,因修行而受傷,他也會覺得這是好事,這是令人高興的事,而歡喜的去承受它。但是有些就沒有辦法接受,或者我們就世間有很多人,為追求名利連生命也都可以不顧,他也樂於承受,所以說這完全是一個想法的問題。
我們知道過去的修行者在獻曼達的時候,手去撥拭曼達盤,所以手卻受傷了,他正面受傷就換背面獻曼達,看來為了獻曼達,他的手都受傷,但是在做獻曼達的人卻是滿心歡喜的。這是因為他為修行的緣故,忍受一切的痛苦,也就是他把自己的貪慾減低,把修行的事看得非常重要,所以他可以忍受種種的痛苦,完全是由心的想法來決定一切的。比方說有人為了早餐就非常的執著,早餐如果慢一點吃到,心裡就覺得很不踏實,午餐沒吃到或者比較慢吃,就覺得很不舒服。但是要知道,過去有些修行者,現在也有這樣修行者,都是日中一食,所以根本沒有三餐可以吃。有的人為了修行四、五天,沒有東西吃的情況下也覺得好,如果自己對修行是很重視的情況下,即使肚子挨餓,也不會覺得很辛苦。修行就是在練這個心,要練這心讓它能漸漸的悟到本性,悟到本性見到自性之後,就可以從生、老、病、死當中解脫,所以吃這些苦卻是有意義的,有目的地,這樣持續去修行,最後就會見到自性,也就是證得法、報、化三身,也就是成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