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死亡(下)
把這份感動放在心裡,醞釀了幾天,接著身邊發生了些事情,又萌生了一些想法。
幾天前,妹妹宣告要簽字離婚,短短數載的婚姻,終於因為種種因素而無法再走下去了。(當然,仍要保留一點其他可能性,說不定又不簽了)
這對夫妻從吵架、衝突、分居,到打算離婚,經歷了好長的一段路程。
坦白說,過程並不太美好,一如你所見所聞過的其他怨偶。
這件事對家人和我都有些衝擊,我腦海中不斷發想著問題泡泡。
『為什麼一段關係不能夠美好的死亡呢?』
以愛情來說,如果品嚐過「愛」的滋味,應該十分容易對照出「不愛」的情況。當你能打從心裡感受到愛的能量流動,無論對方「有」或「沒有」作些什麼,關係都十足美妙;當兩個人的關係變成拔河比賽、辯論大賽或西洋劍競技時,一切都會越來越不有趣,一次又一次蘊積火山爆發的能量。
在我們的文化裡,你不難發現許多人明明「不愛了」,卻仍苦苦困在關係裡面,理由超過一百種:要考慮小孩、顧慮別人眼光、擔心一切麻煩………。
當然,如果出自於當事人慎重的抉擇,這也都可以被理解。
有時候,當事人根本不願意接受「愛已死」這個事實,念念不忘曾經的許諾或甜言蜜語,就像是活在記憶裡面一樣。
那個畫面有點像是:『你的親人已經死了,但是你不願意承認他死亡的事實。』死亡有死亡的歸處,沒有被埋葬或火化的屍體,會發出陣陣臭味,你或旁人一定嗅得到。
『好聚好散』似乎沒有那麼容易!
問題泡泡繼續升起。
有沒有可能,當愛情離開的時候,能讓它美好的離開呢?
相聚(活)的時候有那麼多美好與回憶,分手(死)的時候為何要那麼難堪?
能不能好好地告別,讓分開也充滿感動?
聽起來十分柏拉圖。
為了這個題目,我自己做了些功課,細細地回顧自己的愛情故事。(有點像是乘上太空船飛到大氣層外,遠遠地觀察著地球的紋路)
良久以來,我以為自己愛情故事的腳本盡是悲傷,總是一筆一掬淚,總是一次又一次經歷失落與分離。
不過,這次回顧讓我些不同的發現。
舉例來說,初戀的時候,因為半年見不到男友一次,當年也不方便用電話聯繫,痛苦不堪,撐了快一年終於決定分手。那時候,有朋友耐心陪著我思考分手的策略,半年多之後,他成為第二任男友。
現在想起來覺得老天爺很厚愛我,祂知道我初次戀愛,傷痛很深,於是派人來陪伴我度過難熬的時光。
而且,在接下來的每一次,都用不同的方式在告訴我:『你並不孤單。』
再舉例,2007年我獨自飛往澳洲旅行。當時感情狀態動盪不安,旅程一開始也不太順遂,其實處於需要被支持的狀態。結果,就在旅程第三天遇見了一位同鄉朋友,雖然只相處了短短半天時光,但他就像守護神一樣,一路傳簡訊關心我的安全,提供許多旅遊資訊,幫助我很安心而滿意地完成這趟旅程。雖然我很想以身相許,但是這位同胞自回國後,便像是完成任務般不太理我。一切剛剛好,不多也不少………。
仔細審查自己的愛情生命線,看似坎坷的每一段路,其實都有天使陪伴。
………………以不同的面孔與形式。
於是我瞭解,這是我此生的重要功課之一:
充分地經歷失落,爬起來!
再失落,再爬起來!
然後有一天,終於可以了解到,我所以為的「失去」並不是真的「失去」,就像是枯萎的枝枒死去然後落地,會成為嶄新的養分,滋養著樹或其他生命體的成長。
就像是電影《偶然與巧合》裡說的:『越大的痛苦,越值得去經歷。』
為了學到這一課,一路上有許多貴人支持,讓我可以像是小孩子學習站立一般,摔倒了,然後站起來。最後終於學會信任這個世界,信任自己,信任別人。
我不孤單,也不會再孤單。
既然這樣,那「分離」便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了。
不能不承認啊~
生命真的用各種方法,來教導我們要如何面對死亡!
>> 啊~~你也是外星人吧!(握手)
被你發現了, 其實我是米估 XDDDDDD
喜歡范瑋琪<愛的盲點>的歌詞
也許每一份愛都有盲點
就像每一個人都有缺陷
也許每一份愛都有盲點
沒有一顆心能全被瞭解
李欣頻在<非寫不可,不寫會死>裡說:當世界上沒有害怕的事,沒有害怕的人,沒有害怕的後果,就沒有制約
Every decision is good.
Wish eveyone have his/her own happiness.
分手跟死亡的比喻, 有些類似又有些不同. 如果是善終, 或許大部分的人比較能夠接受這種死亡方式. 如果是意外或太年輕的過世, 許多人也需要多年才能放下疑惑或是對生命的不滿才能走出.
不論是死亡還是分手, 有時候還是令人難受到無法接受. 只不過, 死亡就終結了, 沒有什麼機會再有什麼可能的轉折. 緣分很難說, 若能掌握目前擁有的生命及關係, 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