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K維多莉亞韓語提供~中國政府發行的韓文雜誌「中國」是韓中合作的墊腳石

「中國」是唯一一個同時在韓中兩國以韓文形式發行的月刊雜誌。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50歲)為參加該雜誌創刊5周年紀念活動,於5月28日出發前往韓國。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談到了自己的感想,“自2008年創刊以來,我們一直在努力使這本雜誌發揮溝通韓中兩國讀者的橋梁和窗口的作用”。

外文局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新聞辦公室下屬的機構,外文局下屬的人民畫報社負責「中國」雜誌的實際出版發行工作。

媒體人士出身的陸副局長在上海復旦大學學習了新聞學專業,其後又在中央黨校獲得了國際政治學碩士學位,曾先後在「光明日報」擔任過記者、經濟部副主任、科技部主任等職。

-當初創辦韓文「中國」雜誌的動機是什麽?

“當初創辦這份雜誌是想在1992年韓中兩國建交後向懂韓語的讀者們深入介紹中國,如實告知中韓兩國關係的發展情況,減少兩國公民之間的誤會,增進雙方之間的相互理解。恰好在雜誌創刊的那一年,韓中關係升級成為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這本雜誌主要介紹什麽內容呢?

“主要以時事、經濟、社會和文化為主。中韓兩國關係、交流活動的消息以及韓流信息也會占據一定的比重。固定版塊‘雙城記’一直都很受讀者歡迎。這是一個針對同一話題,從生活在中國的韓國人的視角和生活在韓國的中國人的視角來看待的版塊。雜誌連載的‘感動中國的韓國人’係列中曾經介紹了中國最早的韓國人教師、前高麗大學校長金俊燁,引起了非常好的反響。而之前刊登過的前韓國駐華大使權丙鉉堅持在中國沙漠中參加植樹運動以及韓國老單身漢自願照顧孤兒的故事都曾帶給我們感動。”

-兩國讀者的反應如何?

“現在這本雜誌的發行量接近6萬本,成績很不錯。開設韓語課的中國各大學、進軍中國的韓國企業和大學生看得比較多。而在韓國,大多數讀者是中國的留學生。在韓國也印刷出版這本雜誌以前,生活在韓國的讀者還可以選擇把在中國發行的雜誌定期通過航空郵件寄到韓國的。”

-參與雜誌製作的韓國記者和懂韓語的中國記者分別有多少人呢?

“8名中國記者中有3個懂韓語。編輯局長張忠義(46歲)在金日成大學學習朝鮮語以後成為了首任駐首爾記者。此外,還有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的朝鮮族女記者、在仁荷大學留學的中國女記者。韓國人方面,有首爾大學中文係的博士畢業生和另一位記者共兩人。前「人民日報」首爾分局局長徐寶康現擔任本雜誌的顧問。中國記者寫出的文章由畢業於梨花女大翻譯研究生院的韓國人進行翻譯外包,算是實現了真正的韓中合作。”

-5周年紀念活動會怎麽舉行?

“紀念活動將於5月29日下午在首爾君悅酒店舉行。預計中國駐韓大使張鑫森、韓中親善協會會長李世基、韓中文化協會會長李榮一等很多韓中兩國人士都會前來出席。”        

 

文章來源韓國中央日報 http://cn.joins.com/big5

本文歡迎取走請註明來源出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