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莉亞韓文補習班新聞台提供~時間會站在中國和台灣哪一方呢?

酷似韓國延坪島的地方就是台灣的金門島。金門島距台灣本島270公裏,但距中國大陸卻還不到1.8公裏。1979年,金門島的一名軍人逃離軍營游過了台灣海峽。後來他擔任世界銀行副總裁直到今年6月。他就是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

最近,筆者以參加峨山政策研究院(院長鹹在鳳)的台灣-中國南部探訪項目為契機登上了金門島。當問及台灣當地記者“怎麽看林毅夫”,對方笑答“他算是有先見之明吧”。從這半開玩笑的話中看不到金門島作為防禦最前線的緊張。可見兩岸關係十分緩和。

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眼皮底下的金門島是守護台灣的前哨基地。1949年10月,為解放金門島而出戰的1萬名共產黨軍隊經過三日的激戰戰死3000人,7000人被俘,幾乎全軍覆沒。這就是蔣介石能守住台灣的原因。

此後,中國大陸似乎泄憤一樣,從1958年8月23日開始連續44天用47萬發炮彈炮轟金門島。隨著1979年中國葉劍英發表比起對決更強調合作的聲明「告台灣同胞書」,炮擊中止。  

承受了20多年炮火的金門島上曾一度駐扎了10萬大軍,但最近兵力推測為2000人。這是放棄防衛了嗎?事實上確是如此,防衛正變得無意義。

從2001年1月開始,兩岸間實行小三通。三通指的是通商、通郵、通航。正式三通之前,在金門島等部分地區先開始小三通。

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兩岸關係極度緊張,但2008年國民黨的馬英九上台以來,兩岸關係正加快破冰步伐。

金門島是由12個坑道相連被徹底要塞化的地方,但現在相當一部分向旅游觀光開放。筆者尋訪了最近開放的震東坑道,看到身著台灣軍裝的演出人員向游客做炮擊示範。

當炸葯爆炸發出模擬音時,圍觀人群中掌聲雷動。大部分游客是從大陸來的。並未說明炮瞄準何方,而且誰也不問。這只是在出售金門島作為“戰地”的古老形象而已。

每年來金門島的中國大陸游客高達150萬人。返回中國大陸的游客手中拿著金門島特產高粱酒。金門高粱酒與茅台酒、五糧液一起被評為中國三大名酒。

由於每年生產5000萬瓶高粱酒,島上的水資源都被用來釀酒了。飲用水是從大陸的廈門買來的。金門島當地居民李沃士說“他們賣給我們水,我們賣給他們酒”。

金門島經濟附屬於中國大陸。居住在金門島的6萬居民在廈門擁有的公寓達2萬個。將公寓出租給大陸人,每月能賺多達1億元人民幣(大約180億韓元)。

筆者為體驗小三通的現場,從金門島碼頭乘船到廈門的東渡港,只花了70分鍾便到了。據說到比這個更近的廈門五通港用不了30分鍾。

一到廈門,映入眼簾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這裏乾凈整潔,讓人想起了地中海的某個海岸。這裏與除釀造高粱酒之外別無其他產業的金門島的田園風光迥然不同。

從金門島到廈門之旅給筆者的感覺不是從資本主義國家到社會主義國家,而是從社會主義國家到資本主義國家。說到這裏,恐怕大家都會明白誰會更害怕戰爭。如果相互炮擊,被摧毀的是廈門而不是金門島。

不只是金門島,整個台灣經濟都與中國大陸有著很深的聯係。4萬家台灣企業進駐中國大陸,9個台灣機場與41個中國大陸城市之間每周往返558個航班。台灣貿易的28%是來自與中國大陸的貿易。

在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內部也正發生著變化。2008年曾為民進黨大選候選人的謝長廷今年10月訪問了中國大陸。這是民進黨高層首次訪問中國大陸。他認為,如果民進黨只叫囂著台獨,可能永遠都無法執政。

如此看來,筆者認為時間會站在中國大陸一邊。但台灣某位高層人士主張時間會站在台灣一方。他是在說每年來台的200萬大陸人體會到台灣的民主,最終會帶來大陸的政治變化。

對於這樣的論調,筆者在大陸見到的一位學者反駁稱,台灣的民主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亂”,沒什麽可學的。他主張時間會站在人民這一邊。也就是說曆史最終會順應民心發展下去。

他神秘地笑著說:“雖然在2000年朝韓首腦會談時羡慕韓半島的局勢,但現在完全不那麽認為了”。 韓國的下一屆總統能輓回多少朝韓關係失去的時間呢?現在是要所有人一起努力的時候了。

文章來源韓國中央日報 http://cn.joins.com/bi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