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5 16:14:50李燦榮

那天再重聚

近日收到一記來自本人高中母校的電郵,這記電郵主要是邀請本人出席由校方舉辦的舊生聚會。正所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想不到本人離開中學生涯已達十年之久,不想認老也不行了。

美國的高中每年也會為其畢業滿十年或二十年的舊生舉行舊生聚會。此等舊生聚會活動其實並沒有甚麼特別,充其量也只是在校園裏或附近的酒店舉行晚膳,出席聚會的同學們期間亦只會一邊品嘗著桌上那頓「貴夾唔飽」的晚餐,一邊爭相炫耀當下的富貴生活或共同胡扯著昔日的一些胡混片段,而現任的校長(可能已非當年就學時的那位)隨後也會上台發言,對著席間一眾面目模糊的舊生們大講一些感性煽情但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說話。飯局完結後,各人互相交換名片(如有的話),然後繼續各奔前程,各安天命。

閱罷上述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會預知到本人並不會出席是次的舊生聚會吧。其實,本人現正忙於撰寫入讀碩士研究生課程的計劃書,實在無法於年內抽空出席,始終,搞妥未來兩年的讀書大計,總比專程返回美國緬懷從前潦倒胡混的高中生涯更為重要;再者,返回美國出席聚會的旅費高昂,將僅餘的積蓄用來交學費和結婚總比參加是次聚會實際;而且,雖然本人就讀高中時,在校內也算薄有知名度,相識的同學們亦為數不少,但真正能夠交心做朋友及仍然有聯絡的,卻僅只得兩人,故本人實在沒有理由為了一班有如萍水相逢般的舊同學專程趕往美國赴會。最後,根據以往的經驗,此等聚會定必會成為同學們互相炫耀財富和吹捧個人事業成就的場合,對於一眾舊同學們當下的生活,本人實在不感興趣,況且,本人一向也不喜歡炫耀自己,本身亦沒有甚麼值得炫耀。

其實,如果同學之間真的能夠成為朋友,他們私底下定必會互相聯絡,實在用不著學校來為大家操心;換言之,舉辦舊生聚會的目的,大抵也只是讓同學們看看一些算是做不成朋友而且亦沒有特別聯絡的舊同學。既然在多年的求學生涯中,大家還是做不成朋友,到了十年後的今天,大家還有甚麼理由去看看這班彼此間並沒有甚麼交情、只是因為剛巧於十多年前一同就讀同一間學校而被迫認識的舊同學呢?當然,本人不能排除一些本來交情不深的同學重聚時一見如故,散席後才多點交往並且成為好友;然而,根據坊間的經驗,此等情況的出現可謂微乎其微。

在我們的生命裏,有些人可以跟我們成為朋友,但有些人卻只能成為萍水相逢的過客;縱使並非人人也明白這個現實,但我們無論如何也得接受,總不能夠要求全世界的人也可以跟自己成為朋友。如果校方以為舉辦一個十年才舉行一次的舊生聚會,便能讓這班彼此關係有如過客般的舊生們重新建立友誼,相信這充其量也只是校方一廂情願的虛情假意,而本人亦相信校方在這方面的誠意並非很大。

當然,聯誼只是其次,舊生聚會的最主要目的是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對昔日求學生活進行集體回憶的台階;可惜,本人這所高中母校卻只能給本人留下劣漬斑斑的惡夢式回憶:校園設施簡陋(當年的電腦課竟然是教學生用經已被廣泛棄用的"Basic"輸入簡陋的指令)、環境髒亂(校內的每個廁所也可以用「體無完膚」來形容)、學生質素欠佳(當年考獲全級第一的同學竟然為了一位前度男友而放棄入讀耶魯大學,詳情請參閱前文「第一」)且操行差劣(學生公然在校園內打架、抽煙、聚賭、破壞公物等更可謂屢見不鮮)、部份教師明顯缺乏教學熱誠並常常偷懶、配套服務(如就業及升學輔導等)亦明顯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校方對參與校外公開試(如SAT)的學生的支援不足、校內各支體育隊伍經常由同一班學生壟斷(當年學校排球隊的一半成員也同時是籃球隊的成員,而啦啦隊中的部份男性成員更是美式足球隊的大後備)等。回想起當年校方的一堆瘀事和醜事,現在還是滿肚子氣。

然而,若然學校在這十年間痛定思痛,以知恥近乎勇的心態積極改善校政,讓當下的學生們能夠享受優質的教育,相信一眾在就學期間飽受煎熬的舊生們也會為此感到高興;但如果學校的環境和質素還是停留十年前的水平,參與此等以聚舊懷緬為名但自我吹噓為實的舊生聚會亦只會令自己感到眼冤。

或者,大家可能會問,在多年的高中生涯裏,難道真的沒有任何東西值得懷念嗎?當然,值得本人懷念的故人和舊事也可真不少,但是,某些往事還是留在回憶中才會顯得美麗;若強行將這些往事搬到現在重新演譯一次,既不像樣,亦會令這些往事的價值受損。

所以,本人還是決定不回覆學校的邀請,索性讓自己消失於這片份屬精神自瀆的虛情假意中。


圖為本人高中母校的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