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4 02:07:32Sam
「沒大腦」-張嘉穎個展《ㄉㄨㄞ ㄉㄨㄞ 人》
「沒大腦」-張嘉穎個展《ㄉㄨㄞ ㄉㄨㄞ 人》
「我想應該先解釋ㄉㄨㄞ ㄉㄨㄞ的意思,ㄉㄨㄞ ㄉㄨㄞ是撞聲詞,是彈到很有彈性的東西時,發出的聲音,在我形容的是圓圓胖胖、白白嫩嫩,白泡泡的感覺,就像是雪梅娘(一種麻薯)。」
-張嘉穎
「好像,可是都沒有」
張嘉穎的作品在「好像」某種凝住了的氛圍裡面可愛(口唉ㄋ),這某種凝住了的氛圍您或許可以在15世紀晚期、16世紀早期的義大利,或者,同時期荷蘭的波西(Hieronymus Bosch)裡面看見。譬如說,2005年的《ㄉㄨㄞ ㄉㄨㄞ維納斯連體》,您看那背景是不是有點那個-15世紀的《維納斯的誕生》-的感覺。或者在眾多「ㄉㄨㄞ ㄉㄨㄞ系列」裡面看見了許多細碎的小怪物,是不是又有一點點波西來著?張嘉穎甚至在《ㄉㄨㄞ ㄉㄨㄞ門神》(真是個令人發噱的名稱)使用了祭壇畫的形式呀。有需要的話也可以繼續聯想下去(是啊,甚至是超現實主義是吧?)但也僅止於「好像」,作一個氣氛而已-一種死去的、凝住了、了無生息的典雅貴氣,昏暗的禁慾花園,一個永恆的神秘國度,一個在睡夢中或許有機會觸及的潛意識(如果您相信的話)。這花園、國度、夢鄉來自遙遠的年代,經過了文字、影像的風化,內容像神經般被截斷,這氛圍-如同化石-只剩餘它的歷史軌跡,接著這空殼氛圍跳入卡漫世代的大染缸,不分青紅皂白,沒有高低之分,沒有反思,沒有批判,它只管生產,挑自己所喜愛的生產著曖昧不明的物件,抽空深度的古典氛圍「混搭」扁平卡漫形象-像一條莫氏圈(Moebius band)-三度空間中的二維平面,不管您怎麼在空間(氛圍)裡繞,卻總是在平面上。
「賀賀哈嘻!好個花拳繡腿」
使您凝視的不再是深度幻覺的意義,而是幻覺本身-那假腥腥的光暈,扁平的幻覺。或者更真確地說,佯裝古典的陰影在頗具喜感的形象上邁開,讓您的眼睛停留在扁平、沒有深度又很可愛的形象繁衍裡面,而氛圍空殼過來加一把勁地把您困在無法進出的光暈當中,要您除了「看」以外一無所有。切勿以為可以看出個所以然來,是的,眾ㄉㄨㄞ ㄉㄨㄞ們確實「好像」有要幹麻,或許拔刀相向,或許故作姿態,甚至有的還有動向,但ㄉㄨㄞ ㄉㄨㄞ們真的沒有要幹麻,一旦有要幹麻就會開始製造語言意義,累的可會是您啊(ㄉㄨㄞ ㄉㄨㄞ密碼嗎?別鬧了),基本上我不建議這麼不健康的作法。
即使挪用了古典氛圍,形象煞有其事,張嘉穎在這裡所作的可是個表面功夫,賀賀哈嘻!好個花拳繡腿,徒流形式,沒有意義,沒有什麼中心思想,或背後還隱藏著什麼秘密(它連背後都沒有,就這麼樣一個面攤在您眼前),張嘉穎的作品靠著形象交配產出而非意義的延伸,您沒法子對她的作品進行解碼,因為它背後根本沒有密碼在裡面,這是一種蠻愉悅的觀看狀態,您不必帶著腦袋看她的作品,面對眾ㄉㄨㄞ ㄉㄨㄞ您的眼睛就是整個身體。這是什麼邏輯?嗯…,可能就是那種「因為這裡有隻鳥(還戴了頂紅帽子,有趣)所以旁邊的魚長出了人頭(有趣耶)。」離開了象徵性的、有臨在感的關係,它只是排列組合的遊戲,隨意卻必須如此的調整、變形、創造。另一方面,作品中呈現的靜默-宛若玻璃-看的到卻摸不著的情緒短路,讓道德動物無法生存的真空,它不發一語(不只形象,連筆觸也不坑聲呀)但大方展現,您只能不斷地看(如同逛櫥窗一般),讓看把您塞的滿滿,讓不可溝通的尷尬成就作品中的強度。
可別說她的作品「不合理」,裡頭的形象世界一點也不矛盾-因為它根本不是建立在理形邏輯上,也就無法在意義上檢驗任何合理性的存在,它的世界是一種脫離意義而純粹靠符徵交配的世界,「好像」乾淨、「好像」甜美的亂倫家族。就順著形象看下去-一條觀看的莫氏圈-沒有起點,沒有終點,沒有內外,空間中永恆的單一平面,完美的封閉面。
「脫窗之眼」
說到這裡我也想提一下ㄉㄨㄞ ㄉㄨㄞ的眼神,我總覺得…ㄉㄨㄞ ㄉㄨㄞ「好像」在看我,但眼神怎麼有點往上漂呀?即使我努力地將那空洞的眼神與我相會,卻又將我穿透而過,簡單地說就是「無神」(或者是「脫窗」)。啊,渙散的雙眼,又來了,好一個完美的封閉(封閉但沒有秘密)。那不反射的曲面-空洞的窗口。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開過一個現代座椅(由席地軟墊到長沙發、由長沙發到老爺扶手椅等等)的玩笑,他說:「坐在這些座椅深處,你不必承擔他人的目光,」因為「座椅的角度和深度使得目光自然地停駐於半空中,」而它回應的焦慮是「永遠不要孤獨,但也永遠不要面對面。」放鬆身體「但特別要放鬆的,更是目光這個危險的向度。」這把布西亞的座椅如是化作了ㄉㄨㄞ ㄉㄨㄞ的脫窗之眼-微微上揚,它拒絕表達(觀看)也拒絕目標(聚焦)。那無神的脫窗之眼是整個形象的化身-它等同畫面上所有形象-只有展示,不作溝通。
「是該做結」
看著眾ㄉㄨㄞ ㄉㄨㄞ們不住噗吱一笑-「笑個屁呀」-ㄉㄨㄞ ㄉㄨㄞ特有的「若有似無」的「假笑」有著畸形的正經八百(如同要你命三千)實在叫人啞口無言,真是有夠 ㄉㄨㄞ ㄉㄨㄞ。
什麼?這是什麼?ㄉㄨㄞ ㄉㄨㄞ!?
嗯,一種麻薯。我說。
地點-臺北市中山北路七段140巷4號1樓。也趣藝廊。
http://www.akigallery.com.tw/aki.htm
展期-10月5 ~ 11月5
藝術家作品-http://www.akigallery.com.tw/galleryartist1980chanb.htm
「我想應該先解釋ㄉㄨㄞ ㄉㄨㄞ的意思,ㄉㄨㄞ ㄉㄨㄞ是撞聲詞,是彈到很有彈性的東西時,發出的聲音,在我形容的是圓圓胖胖、白白嫩嫩,白泡泡的感覺,就像是雪梅娘(一種麻薯)。」
-張嘉穎
「好像,可是都沒有」
張嘉穎的作品在「好像」某種凝住了的氛圍裡面可愛(口唉ㄋ),這某種凝住了的氛圍您或許可以在15世紀晚期、16世紀早期的義大利,或者,同時期荷蘭的波西(Hieronymus Bosch)裡面看見。譬如說,2005年的《ㄉㄨㄞ ㄉㄨㄞ維納斯連體》,您看那背景是不是有點那個-15世紀的《維納斯的誕生》-的感覺。或者在眾多「ㄉㄨㄞ ㄉㄨㄞ系列」裡面看見了許多細碎的小怪物,是不是又有一點點波西來著?張嘉穎甚至在《ㄉㄨㄞ ㄉㄨㄞ門神》(真是個令人發噱的名稱)使用了祭壇畫的形式呀。有需要的話也可以繼續聯想下去(是啊,甚至是超現實主義是吧?)但也僅止於「好像」,作一個氣氛而已-一種死去的、凝住了、了無生息的典雅貴氣,昏暗的禁慾花園,一個永恆的神秘國度,一個在睡夢中或許有機會觸及的潛意識(如果您相信的話)。這花園、國度、夢鄉來自遙遠的年代,經過了文字、影像的風化,內容像神經般被截斷,這氛圍-如同化石-只剩餘它的歷史軌跡,接著這空殼氛圍跳入卡漫世代的大染缸,不分青紅皂白,沒有高低之分,沒有反思,沒有批判,它只管生產,挑自己所喜愛的生產著曖昧不明的物件,抽空深度的古典氛圍「混搭」扁平卡漫形象-像一條莫氏圈(Moebius band)-三度空間中的二維平面,不管您怎麼在空間(氛圍)裡繞,卻總是在平面上。
「賀賀哈嘻!好個花拳繡腿」
使您凝視的不再是深度幻覺的意義,而是幻覺本身-那假腥腥的光暈,扁平的幻覺。或者更真確地說,佯裝古典的陰影在頗具喜感的形象上邁開,讓您的眼睛停留在扁平、沒有深度又很可愛的形象繁衍裡面,而氛圍空殼過來加一把勁地把您困在無法進出的光暈當中,要您除了「看」以外一無所有。切勿以為可以看出個所以然來,是的,眾ㄉㄨㄞ ㄉㄨㄞ們確實「好像」有要幹麻,或許拔刀相向,或許故作姿態,甚至有的還有動向,但ㄉㄨㄞ ㄉㄨㄞ們真的沒有要幹麻,一旦有要幹麻就會開始製造語言意義,累的可會是您啊(ㄉㄨㄞ ㄉㄨㄞ密碼嗎?別鬧了),基本上我不建議這麼不健康的作法。
即使挪用了古典氛圍,形象煞有其事,張嘉穎在這裡所作的可是個表面功夫,賀賀哈嘻!好個花拳繡腿,徒流形式,沒有意義,沒有什麼中心思想,或背後還隱藏著什麼秘密(它連背後都沒有,就這麼樣一個面攤在您眼前),張嘉穎的作品靠著形象交配產出而非意義的延伸,您沒法子對她的作品進行解碼,因為它背後根本沒有密碼在裡面,這是一種蠻愉悅的觀看狀態,您不必帶著腦袋看她的作品,面對眾ㄉㄨㄞ ㄉㄨㄞ您的眼睛就是整個身體。這是什麼邏輯?嗯…,可能就是那種「因為這裡有隻鳥(還戴了頂紅帽子,有趣)所以旁邊的魚長出了人頭(有趣耶)。」離開了象徵性的、有臨在感的關係,它只是排列組合的遊戲,隨意卻必須如此的調整、變形、創造。另一方面,作品中呈現的靜默-宛若玻璃-看的到卻摸不著的情緒短路,讓道德動物無法生存的真空,它不發一語(不只形象,連筆觸也不坑聲呀)但大方展現,您只能不斷地看(如同逛櫥窗一般),讓看把您塞的滿滿,讓不可溝通的尷尬成就作品中的強度。
可別說她的作品「不合理」,裡頭的形象世界一點也不矛盾-因為它根本不是建立在理形邏輯上,也就無法在意義上檢驗任何合理性的存在,它的世界是一種脫離意義而純粹靠符徵交配的世界,「好像」乾淨、「好像」甜美的亂倫家族。就順著形象看下去-一條觀看的莫氏圈-沒有起點,沒有終點,沒有內外,空間中永恆的單一平面,完美的封閉面。
「脫窗之眼」
說到這裡我也想提一下ㄉㄨㄞ ㄉㄨㄞ的眼神,我總覺得…ㄉㄨㄞ ㄉㄨㄞ「好像」在看我,但眼神怎麼有點往上漂呀?即使我努力地將那空洞的眼神與我相會,卻又將我穿透而過,簡單地說就是「無神」(或者是「脫窗」)。啊,渙散的雙眼,又來了,好一個完美的封閉(封閉但沒有秘密)。那不反射的曲面-空洞的窗口。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開過一個現代座椅(由席地軟墊到長沙發、由長沙發到老爺扶手椅等等)的玩笑,他說:「坐在這些座椅深處,你不必承擔他人的目光,」因為「座椅的角度和深度使得目光自然地停駐於半空中,」而它回應的焦慮是「永遠不要孤獨,但也永遠不要面對面。」放鬆身體「但特別要放鬆的,更是目光這個危險的向度。」這把布西亞的座椅如是化作了ㄉㄨㄞ ㄉㄨㄞ的脫窗之眼-微微上揚,它拒絕表達(觀看)也拒絕目標(聚焦)。那無神的脫窗之眼是整個形象的化身-它等同畫面上所有形象-只有展示,不作溝通。
「是該做結」
看著眾ㄉㄨㄞ ㄉㄨㄞ們不住噗吱一笑-「笑個屁呀」-ㄉㄨㄞ ㄉㄨㄞ特有的「若有似無」的「假笑」有著畸形的正經八百(如同要你命三千)實在叫人啞口無言,真是有夠 ㄉㄨㄞ ㄉㄨㄞ。
什麼?這是什麼?ㄉㄨㄞ ㄉㄨㄞ!?
嗯,一種麻薯。我說。
地點-臺北市中山北路七段140巷4號1樓。也趣藝廊。
http://www.akigallery.com.tw/aki.htm
展期-10月5 ~ 11月5
藝術家作品-http://www.akigallery.com.tw/galleryartist1980chan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