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6 18:40:42蔡孟宸

釋「然」



    漢朝《說文解字》即有「艸」+「難」唸成「ㄖㄢˊ」的文獻,但因為「艸」+「難」並不涉及到「火」,所以古人說那是一種植物。

    「然」字最早是用「火」+「肰」(像火燒的聲音)來指稱燃燒,也就是現在「燃」的字義,但後來「然」被借走當「自然」、「然後」、「然而」等意義了,燃燒義反而被遺忘,只好再加上「火」,才變成「燃」,否則其實「然」已經有「灬」(即「火」),「燃」反而變成有兩個「火」了。

    但不知怎麼,後來「艸」+「難」變成是「然」的異體字了。唯一的共通點只有「灬」上面的聲符「肰ㄖㄢˊ」與「難ㄋㄢˊ」音相近,而正好「然」本身是形聲字,所以也能通。但我個人同意古人的說法,「艸」+「難」因為不涉及「火」,較難聯想,所以最好不要當成「然」來用,以免混淆。

    可是,因為「然」舊有的火燒的意義後來被「燃」取代了,導致「然」加不加火都沒差!因此「艸」+「難」就又順理成章可以通「然」用了。

    更麻煩的是,「然」另有一異體字「難」+「火」,就是圖片左下角的字形,它是從「艸」+「難」再加「火」演變而來的,但變著變著,「艸」因為沒意義所以就被拿掉了!所以,若以形聲字的角度來說,「難」+「火」可以通「燃」(「然」的舊有意義)。

    總結而言,「艸」+「難」可以通「然」,「難」+「火」可以通「燃」。但其實現在人沒有管那麼多,在字典上就出現了兩者皆通的亂象。

    字典裡面還有另一「然」是加「口」為「嘫」,這個就建議不要用,因為在《說文解字》中「嘫」是一狀聲字(像「啊」、「呀」、「哈」都是狀聲字),離「自然」、「然後」等詞意就遠了,也與燃燒的本義無甚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