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1 21:44:20黑糖潤餅捲

元資料=Metadata

當圖書館的資訊組織對象不再限於館藏,而延伸到所有可獲取的資源,傳統的資訊組織方法就無法勝任.原本,資料的生產是作者、印刷廠、出版社的事情,而圖書館只負責管理,但現在已經不是兩個分開的工作了!所以需要與以往不同的管理方式.

最先出現的元資料編目格式是MARC和AACR(英美編目規則).但是這兩種編目格式太過繁雜,相對的產生很侷限的困擾,所以被希望能夠簡化;因此後來出現了FGDC(地理空間資訊之詮釋資料)、EAD(檔案全文之詮釋資料)等新的元資料標準.其中,DC是後來使用最廣泛的一種.(請參閱[Metadata相關標準])
DC是OCLC與NCSA(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研究開發,目的在建立描述網路文獻的方法,以辨識、查詢、檢索網路資訊.它包含了15項基本元素,但可選擇簡化成7項,當然也可使用"修飾詞"使描述更明確.DC的特性即是:可選擇性(簡化)、可修飾性(修飾詞)、可重複性(Ex.多作者或多版本)、可擴展性.

為支援不同格式元資料的相容性,W3C(網際網路聯盟)授權制定較具彈性的RDF(資源描述框架=資源、屬性、屬性值),並結合XML無特定標記的特性,提升了元資料的規範化和互操作性.未來,更需要加快中文元資料的研究與開發.
[補充]
1.元資料在網路資訊資源組織的作用有:描述、定位、搜尋、評估、選擇
(劉嘉.網路資訊資源組織之研究.p.122.五南)
2.元資料的其他相關標準(http://datf.iis.sinica.edu.tw/Link/Index.jsp)
(1)EAD(Encoded Archiral Description):檔案全文
(2)TEI(Text Encoding Initiative):同上
(3)ECHO(European Chronicles On-line Project):影音
(4)FGDC(Federal Geographic Data Committee):地理空間
(5)CIMI(Computer Interchange of Museum Information):博物館典藏品
(6)CDWA(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同上
[用我的話來說]
加入了線上各式資源後,過去的編目與管理方式不敷所求,不能等館藏採購進來後,再來作編目管理,而是走向同步化.所以,需要用Metadata--描述資料的資料--來處理.
一開始是MARC和AACR兩種編目規則來取代過去的卡片紀錄,但是因為過於複雜,一般人無法處理,所以才慢慢演化成後來的DC.DC的基本元素為15項,但是可以簡化為7項或增加修飾詞,資料可以重複也可以拓展.但DC在相容性方面遇到困境,所以又研發了RDF+XML以提升規範和互操作性.
未來應加快中文元資料的研發.
黑糖潤餅捲 2008-12-21 10:35:11

@Metadata條列式簡述:(p.374-375)
1.意義:描述資源屬性的資料(Data about data)
2.譯名:資料描述格式、詮釋資料、後設資料、元資料
3.User功能:
(1)定位(找到資源位置)
(2)探索(找到所需資源)
(3)文件紀錄(描述文件的性質與內涵)
(4)評估(判斷資源價值;是否合用)
(5)選擇(決定是否該選用)
4.System功能:
(1)描述藏品特徵
(2)提供瀏覽與檢索
(3)管理(Ex.系統ID)
(4)組合物件、藏品再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