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0 23:09:51辛金順老師

第一組報告: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幸福時光"




第一組報告:張藝謀電影〈幸福時光〉

組長::通工一 吳玉山

組員:心理一 蔡伊寧    心理一江柏逸    化生一 王心盈    

機械一洪建宇  經濟一 陳人誼    社福一 陳佩穎



()導演簡介

 

   張藝謀,19511114生,陝西省西安人,為中國大陸第五代導演之一,曾擔任北京奧運開幕式總導演,期拍攝電影在國際間獲得數次大獎,是國際知名的導演。

   早前電影以中國農村為主,有濃濃鄉土風格。2002年拍攝武俠片《《英雄》為中國開創了大片時代。

  (1)作品(僅列出幾部):

    1983年《一個和八個》攝影

    1994年《黃土地》攝影

    1987年《紅高梁》導演

    1997 義大利佛羅倫薩節日歌劇院大型歌劇《圖蘭多》導演

    2000年《幸福時光》導演

    2004年《十面埋伏》導演

    2006年《滿城盡帶黃金甲》

    2010年《山楂樹之戀》導演;《金陵十三釵導演》等

    (2)個人成就(僅列出幾項)

1995年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1998年美國《時代周刊》:“世界十大風雲人物”

1999年第六屆亞洲電影交流會:“終身成就獎”

2002年美國南加里福利亞洲影視委員會:“超級明星金星獎”

2004 獲聘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2005年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與成龍一起獲此殊榮)

2005年意大利那坡利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05年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07年綠色中國年度人物

2008 綜藝年度人物

2008 中國版權產業風雲人物

2008年中國創意產業年度大獎——“傑出貢獻獎”

2008年獲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提名(一同獲得提名的還有美國總統奧巴馬、法國總統薩科齊等)

2009年第二屆華鼎獎.中國年度最傑出成就大獎;中國年度公眾滿意度最佳演藝名人

2009年鳳凰網“6060人大時代影響力”標誌人物

2009年“中國因你而驕傲,世界為你而感動”之“建國60週年感動中國60人”

2009年獲《第四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發“亞洲電影傑出貢獻大獎”

()電影簡介:幸福時光

  

   主角是一名為老趙的退休工廠工人,對於婚姻充滿了嚮往,前幾次的相親都沒有成功,這次相親遇上的是一名胖女人,胖女人有過兩次婚姻,還有兩個小孩,但是老趙都不以為然,她認為那是經歷多的象徵,他包容了她的一切,包括胖女人的外型。為了和胖女人結婚,他必須達到她提出的五萬元禮金,礙於退休後賺不到甚麼錢,他的徒弟就幫他想了一個賺錢的方法,他們將一台舊車改裝成紅通通的小屋,並將它命名為「幸福時光小屋」,來訪的人可以在屋內歇憩,老趙就向他們收取些費用,胖女人得知他有一間旅館後,便想將目前住在她家的盲人-女孩-吳穎,託給老趙,希望可以安插一份工作,豈料到了那天,「小屋」卻被吊走了,吳穎回到家後,又發現胖女人早把她的東西都收拾得一乾二淨,因此只好由老趙接回他的住所,沒有地方住的老趙,便請他的退休老朋友們共想一些辦法,他們便將老舊工廠改裝成好似豪華的按摩店,要吳穎到那上班,並請老朋友們假裝成顧客消費,就這樣過了幾天,幾天下來,吳穎都収著由老趙提供的小費,並天真的以為在接下來的日子他就可以越賺越多錢,而此時老趙和他的朋友也早已身無分文,他們於是只好拿紙假裝是錢瞞騙吳穎,幾天後,老趙又再度拿著一把玫瑰花登門拜訪胖女人,卻驚覺胖女人早已和另一位有錢男人結婚,他們把話都說開,胖女人指責老趙的不是,傷心欲絕的老趙離開了她,借酒消愁,並在速食店寫下給吳穎的一封信,一封為了要使吳穎開心的信,然而,這封信,並沒有直接給她,後來因為某些經歷,讓一切都有了轉折….

()電影分析

◎電影的象徵

1.      電影中的真與假

    首先,一開始老趙對胖女人是真心的為她付出,為她買玫瑰花,接受她已經有兩個小孩,尤其是她那白目的胖兒子,又嬌生慣養,令人一看就討厭。但老趙即使如此,仍然對胖女人萬般包容,另外在買完玫瑰花後,騎往胖女人家的路上,老趙表情一直都是顯現出很喜悅的樣子。但是老趙為了要贏得胖女人的芳心,而編造一個謊言--幸福時光旅館,這就是建立在真心上面的謊言。而這也是本片中所有謊言的起點,一切虛假表象的源頭。老趙為了偽裝自己是一個總經理,於是俗話說的好,「撒了一個謊就要用另一個謊來彌補。」但是,讓謊言擴大的催化劑是胖女人的盲女,小吳。因為要替吳穎找工作,造就了旅館、冰淇淋、工作、按摩室、信所有虛假的謊言。不過對老趙來說,小吳卻成了另一個真摯情感的開始。從一開勉強答應胖女人幫小女孩找工作,到最後整裝出一間模擬的按摩室,期間的情感漸漸轉化成近乎無私的關懷以及憐憫,這就是對一個人真誠的愛,而這也是整部片所要傳達給觀眾的重要概念,那就是在這世界上,就算是眼前真實所見、實體存在的東西,這些只是人們不斷在追求的物質文明。真正存在我們之間的,是那份心,看不到,但是你能真切感覺到的。那才是我們不能否認,不能忽略,不能踐踏的「真」。

2.     電影中的幸福與現實中的幸福

    通常一般人對於美滿幸福生活的要求,像是賺錢、買昂貴的化妝品、買好吃的……等,多半屬於物質生活方面的。但是在本片中說明了,真正的幸福,並不是靠物質生活來維持,而是心靈方面,也就是那份真摯的心意。例如回到家看見自己的家人都在身邊,而家庭溫馨就是一種備受保護的感覺……等。在本片中,可以看到後來胖女人將盲女丟給老趙後,然後換了裝潢,追求享樂與現代化家電,這就屬於物質方面,而沒有經濟能力的退休工人老趙和盲女卻在一連串的經歷後建立了如父女的關係,在心靈方面,他們獲得了近乎家人般親密的愛,而這形成了強烈對比。另外老趙的幸福時光旅館在裝潢時,以紅色作為其設定顏色,對老趙而言,紅色似乎是他認為幸福的顏色,並且當他替小吳買衣服的時候,選的顏色也是紅色,這也間接暗示他與小吳相處就是他的幸福時光。真正的幸福儘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認為由彼此心中所產生的愛來使對方感受到的幸福感比起由物質帶來單純的快樂所造就的短暫幸福感更能長存,更能令人滿足,更能填補現代人過度追求物質文明所遺留下的空虛。

3.     老趙與小吳的關係

    一開始很明顯老趙會接收小吳是為了他與胖女人的婚姻,所以才會開始照顧小吳一切的生活。但兩人第一次相處的路程中,老趙便不斷說:「這啥小孩!這啥小孩!」而小吳也處處與老趙作對。顯然在兩人並不是誠心想要認識對方的情形下,對話之中充滿了不奈。不過兩人的關係的一次轉變是在老趙假裝是一間大公司而要面試小吳來填寫員工表格時,那時小吳對老趙完全將自己的過往坦白。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係的進展就是在彼此互相了解與交流。自此開始,老趙再也沒有將小吳視為自己討好胖女人的工具。而是開始同情與憐憫,真正的照顧起小吳。當兩人關係逐漸變得像家人,而且又經歷了模擬按摩室,小吳了解到老趙所撒下善意的謊言的「用心良苦」,於是開始有了第二次的轉變。在老趙因為買不起冰淇淋而改買冰棒給小吳那時,當兩人在聊天最後,小吳為了瞭解老趙的長相而開始摸索老趙的臉。這時候兩人站在人群之中,人來人去,只有他們是站著不動。這似乎代表了在現代人快速的生活模式下,他們是停下彼此的腳步來深入的彼此深入了解。兩人的關係已經昇華如同真正的父女。

4. 在念信與錄音機的對話

    在這整部片之中這是我覺得最令人哀傷的一段,因為在我以為兩人會持續的維持父女的關係,卻出現老趙被胖女人拋棄遭受了極大的打擊甚至發生車禍。更驚人的是小吳的離開,這使他們兩人都錯過雙方最為重要的內心表白。當初承諾的信也沒辦法傳達給小吳,但是,場景卻以老趙的徒弟代替唸信和小吳的錄音機跨時空交談。不在場的兩人,導演卻利用這種超乎意外的手法使他們在不同時空中竟可對話,內容卻也恰恰好相互呼應。而不論是小吳或是老趙,雖然兩人心中都知道他們的關係不再是不相關沒有血緣的陌生人,但他們了解,在心中的那份滿足充實的親密感已讓他們不再寂寞不再無助,他們獲得的是從未有過的「幸福時光」。

◎電影的手法

1.沒有光鮮亮麗,卻多了幾分真實與溫馨

    本部電影導演不用帥氣或漂亮的大明星,反而以社會大眾多數會冷眼忽略過的下層階級的市井小民;拍攝地點不是大豪宅或是大公司,而是以廢棄的、不會讓人想多看一眼的地點或物件作為主要背景。導演用「廢棄」來表達自己對這社會的想法,大多數人視廢棄為垃圾,是被放逐在社會邊緣的。

 

但戲中的紅玫瑰、工廠與公車,它們的共同特性都是被遺棄的物件,經過修剪後即使是沒用的東西也變得有價值了(對那些退休工人來說)。老趙的妙手把將丟棄的紅玫瑰變成了一束鮮花;廢棄公車也變成「幸福時光小屋」;廢棄的工廠經過大夥兒的同心協力也改造成了戲中最為搶眼的「按摩室」。從這三個物件可以明顯看出,因為沒有錢所以只能利用這些在社會大眾眼中只是廢棄的垃圾,可是導演巧妙的用這些物件勾勒出現代社會貧富階層的差異,也讓我們去深思自己目前擁有的物質享受是否太不知道滿足?

「廢棄」是一大主軸,可是裏頭的人物卻不如此,他們依然好好地過活,也想獲取幸福,他們的幸福雖來自社會邊緣,是被大眾所遺忘的,可卻依然有顆自然純樸的心。

 

2.盲人,卻比明眼人看得更清,生活更有希望

至於導演把吳穎設定成一位盲女,是要強烈對比出盲人所看的世界與明眼人看的世界,雖然吳穎生活痛苦,在家中得不到一點關愛,但她對於未來卻是充滿希望,她相信爸爸會回來帶她去治療眼睛。後來認識了老趙與那群工人,雖然他們對吳穎做的一切都是欺騙,但那顆想要幫助她的心是真誠真實的,這也就是吳穎發現這是場騙局時卻沒去揭穿的原因,因為在和他們相處的這段日子,是她感到最幸福的時光。小吳眼前所看到的是一片黑,但心裡是純潔的是光明的,比起社會裏的明眼人,他們或許看的是彩色,可心裡卻充滿不信任,大家互相猜忌,眼裡只剩下利益與名利。

()觀後感

佩穎-

每個人心中對幸福的定義都有大不同,有人認為穿的美、吃得好、生活高檔是幸福,有人卻認為三餐溫飽就是一種幸福了,而劇中的老趙,他的幸福只有簡簡單單的娶妻,一個也喜歡他、能共度下半生的人,對吳穎來說,離開那個不屬於她的家、和老趙他們天天在一起就很幸福了,儘管他們的願望是如此簡單,但是,就是這麼難到達,雖然如此,他們依然樂觀,依然用自己的方是努力的生活,這點,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的電視新聞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讓一個人自殺,但如果認真想想,真的除了這條路,沒有別的了嗎?劇中的他們是如此的堅難,但他們都不曾想要放棄自己的生命,因為那是何等的寶貴。

柏逸-

整部片是以現代社會中的低下階層來展現出對幸福定義的探討,我想會以低下階層的關係是因為要觀眾去省思有別於一般人們對於物質追求的幸福感,當去掉「有錢」這個要素,才能顯現人與人關係所產生的愛,是否為真正的幸福。片中的老趙與小吳很明顯地建立了家人般的愛並且讓觀眾感受到那的確是我們心目中所追求的幸福感。所以我覺得導演張藝謀這點他確實的傳達到每一位觀眾的心中。

伊寧

看到最後,我果然還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看著老趙的徒弟小傅對著錄音機念信,前面老趙與小吳之前相處的畫面皆在我腦海一一浮現,尤其是他倆在街道上的那一幕最為深刻,路人是流動的,只有他們站在中間,就算只是一根小小的冰棒,對小吳來說卻是大大的幸福。幸福時光所要表現的,就是低層人民的真性情與純樸,而導演也成功地用樸實的方法表現出市井小民的辛酸與無奈,但可貴的是….還有溫暖!沒有大排場大明星,但就這麼真實的呈現在我們眼前!即使生活拮据,可這些人卻還是努力地去過活,他們的心是富裕的!

當然也就是他們對人生的樂觀,帶給了小吳全新的人生,就像小吳在錄音機所說的,在這段與老趙那群人的相處期間,雖然對她所做的只是個騙局,對她來說卻是最幸福的時光,因為她感受到了所謂的真心,那是在胖女人家裡不可能受到的對待。最後一幕是小吳擦乾眼淚繼續大步向前邁進,畫面是往前移動的,觀眾彷彿也跟著劇中人物隨著他們一起經歷了這段幸福時光。

辛金順老師 2011-04-27 12:36:26

觀看這部電影請注意幾個重要的意象:

廢棄的公車、廢棄的工廠、下崗工人、廢棄的舊家具、即將丟棄的爛玫瑰花等等。

注意電影中人物的設計:如下層階級的下崗工人、老、少(盲女)、胖等。

思考真、偽、幸福等在這部電影中的涵意。

(為甚麼導演要將少女設計成盲?為何電影中人物都是低層階級的小市民?)

最後一幕錄音機和唸信的聲音相復交疊,而當事人卻缺席,意味甚麼?或導演想要表達甚麼?

這部電影的關鍵詞: 廢棄、幸福、真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