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31 14:19:49辛金順老師

觀賞伍思薇電影"面子"及觀後心得報告





請同學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於回應欄處寫下 800字以內的心得報告.(請勿重述電影情節)
(注意:報告需在4月7日晚上12點前貼上來,過期者則不計作業分數)

在報告前請寫下名字與班級.



導演: 伍思薇

編劇: 伍思薇

演員: 蜜雪兒古斯克 陳沖

影片年份: 2005
片  長: 91分
上映日期: 2005/11/25
出  品: Sony Pictures Classics
發 行 商: 博偉電影
出 品 國: USA


對28歲的薇(楊雅慧飾)來說,人生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內心掙扎,她試圖當一個前途無量的醫師,同時也必須試著當一個孝順的好女兒。就像她每星期去看她的華 人家庭搭的捷運七號線一樣,薇永遠都在這兩個不同的世界來來去去。雖然她生長在紐約皇后區法拉盛的華人社會,但是她的性取向卻讓她和這個社會逐漸疏遠,她也被迫戴著面具,和她失去丈夫的中國傳統母親(陳沖飾)玩一場猜謎遊戲擇。這場遊戲雖然讓薇的內心痛苦,但是同時卻也很好笑,因為她必須接受她母親的安排,每星期五在中國城的聚會上,和一名單身的華裔美國人相親。但是當她母親的面具出現裂痕,這整件事就變成一場鬧劇。

有一天晚上薇回家時,赫然發現她母親坐在她家門口等她,母親竟然和女兒說她懷孕了。這在傳統的華人社會當然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於是她被父親趕出家門, 被迫去投靠女兒薇,但是這也讓薇難以維持她和一名美麗的舞者薇薇安(陳凌飾)之間剛剛萌芽的同性戀關係。被搞得手忙腳亂的薇,試圖盡一切可能維持假象,不 讓傳統的華人社會和她的私人生活迎頭撞上,於是她被迫要急著替她母親找一個老公,也不得不冷落她的女友,並且必須在失去她深愛的女友,以及保住中國人重視 的面子之間做出天人交戰的選擇……

幕後:

《面子》是一部愛情喜劇片,故事描述一位女兒,試圖瞭解她母親的內心,最後也對自己有更深的瞭解。這是一個關於壓抑的愛、現代與傳統的衝突,以及兩個女人忠於自我、追求快樂的感人故事。 女主角 Michelle Krusiec 楊雅慧(飾薇)畢業於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英文系,並曾在牛津大學就讀,隨後主持兩季探索頻道旅遊節目《世界嘉年華》。 她在退出《世界嘉年華》主持群之後很快就成為美國國家廣播電視網NBC週六晨間影集的固定班底,之後她還參加《失蹤現場》、《神經妙探》及《急診室的春 天》、《老公不出牆》等電視影集演出。她參加演出的電影作品則包括《美麗蹺家人》、《奶爸安親班》、《一不住二不休》、以及《魔咒》等片。楊雅慧也是一位優秀的劇場演員,她主演的《台灣製造》獨角戲在HBO美國喜劇藝術節演出時大受歡迎,並被譽為該藝術節十大表演藝人,受到《綜藝》及《好萊塢報導》雜誌一致好評。該劇將在紐約首映,並將被改編成電影作品。她也是加州威尼斯A公寓劇團的成員。


影評2:但唐謨

《喫一碗茶》,《喜宴》和《面子》,可以說是三部討論美國華裔族群的『性』(sexuality)較具代表性的電影。《喫一碗茶》描寫美國排華政策解除, 中國新娘可以進入美國之後,新的環境對唐人街華人男子的『性』的衝擊;《喜宴》進一步帶入了男同志議題;《面子》則首度把焦點集中在女性身上。這三部電影 背景都在紐約,都有婚禮的描述。地點從唐人街、到曼哈頓、到新興的皇后區華裔社區法拉盛,彷彿一趟紐約觀光。


華美文本過去對『性』的議題重點總在男性身上(排華政策導致華裔社區幾乎只有男人)。隨著近代移民和華裔女性人口的增加,終於出現了像《面子》這樣討論華 裔女性情慾的電影。在這部片的描述中,老一輩(中國過來)的華裔社群,仍然是封閉、傳統、無法融入美國社會;這些老人家串門子、打麻將、三姑六婆、忠孝節義,非常的恐怖。六年級之後的新世代,幾乎同化美國了,他們不再居住華人社區,有高薪的工作,有華人之外其他種族的朋友,也會誠實面對自己的慾望,搞女同 性戀。陳沖飾演的媽媽,剛好夾在這兩個世代之間。她或許在中國出生,但是絕對是在美國長大,而且一定是在唐人街那種價值觀矛盾的地方成長。探討這樣一個角 色的『性』實在是有趣。她行為保守,中規中矩,但是她竟然會在48歲的年齡,搞未婚生子。這部片最顛覆的地方,就是她想看連續劇去租錄影帶,結果竟然在中國片專區,把中國豔娃演的A片租回家看到爽。亞洲女人演的A片,永遠是給白人男性『觀賞』;如今,一個性慾旺盛的中國婦女,把給白人男性消費的性素材,拿回家消遣自己的慾望,如此的舉動,可以說是長久以來在美國主流文化中被去性化、扮演被動角色的華裔族群在『性』方面的一的大勝利。


《面子》中顛覆的地方非常多。十多年前的《喜宴》這麼好看,但是喜愛之餘,總是帶著罪惡感和不安,因為《喜宴》到最後,還是以維護傳統家庭價值的保守態度 喜劇收場。《面子》和《喜宴》面對的問題相同,都是(老掉牙的)世代、文化差異衝突;但《面子》卻是激進的。片中的媽媽搞未婚懷孕,女兒則是女同志,對中 國傳統而言都是離經叛道的。《喜宴》中的同志伴侶是一個白人、一個華裔,基本上仍然是美國刻板印象下的男同志模式(雖然那個白人比較會做菜),《面子》中 女同志卻是一對女才女貌的年輕華人女孩。導演處理兩個女孩做愛的戲,空前大膽寫真。讓人不禁聯想起,媽媽租來的亞妞A片情節,大概也是這樣吧。然而無論是 媽媽看A片或女兒和女人做愛,『爽』的主體已經回到華裔女性身上了。《面子》和《喜宴》中,大家都為了維護傳統安排婚禮。《喜宴》是妥協的;但是《面子》 的最後卻讓女兒和母親大膽地演出搶婚、叛逃的大高潮。從《喜福會》到《面子》,美國華裔女性,從來沒有這麼驕傲過。


《面子》其實是描寫文化衝突的性喜劇,但是因為它是華美脈絡,意義也就不一樣了。在《喜宴》的結局,郎雄在機場雙手『投降』,他對同性戀兒子的態度,終究是無奈地投降了;但是《面子》裡面保守的上一代,到最後卻真的接受了這這對『不孝的』母女,而且他們開始學會了『酷兒思考』,會以開心、調笑、妖言妖語的 話語來回應她們的大膽行為。這部片其實暗示了一個很重要的事:老一輩的美國華人並不因為接受了女兒的離經叛道,從此就認同了美國人的價值觀,而是他們終於 瞭解到:家庭價值並不在於婚姻、傳宗接代,家庭的意義,是在彼此的愛、包容和瞭解。這種態度,比起《喜宴》是進步很多的。

《面子》的片尾,飾演母親的陳沖,對著同志女兒和她的女友說了一句:你們什麼時候替我生個兒子啊?這句無厘頭的台詞時讓劇中人和台下的觀眾都愣了一下,有趣的是,這個冷笑話,好像是在開《喜宴》的玩笑,《喜宴》裡的同志伴侶,就是靠著金素梅肚子裡的孩子,解決了所有的僵局。這個玩笑,開的還真逗趣兒。



原刊載於《金馬獎搶鮮報》


數學二劉書廷498210015 2011-04-20 23:49:47

劇中諷刺中國世界的保守,因為統道讓中國人無法丟下自己驕傲的包覆,也就這樣自己無法發展自己的長處,無法選擇,為了面子作不斷的犧牲,放棄自己所喜愛的。小薇身在紐約,有著新的思維,但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仍影響她,使得他必須在面子與自己的愛情中做選擇,知道自己是同性戀,想要愛自己所愛,卻被舊思維束縛,也顧慮到家庭的面子、自己的面子,而使女友感到不安心。小薇也在藥包中發現了媽媽真正的對象是誰,而非那位她不愛的相親對象,在婚禮上,也堪稱是整部片的高潮,原來媽媽的對象是個年輕小夥子,又是個考驗中國傳統的議題:老少配,看到這裡其實看到的人都會笑了出來,而媽媽最後仍然決定順從自己的感覺,打破中國傳統的枷鎖,自己從自己作繭自縛的處境中走出來。她母親說道"我一輩子為了爸的面子,嫁了一個我不愛的人…",當下婚禮場面一面譁然,有人把她父親當笑柄,有人讚揚她的勇氣。這句話真的讓我印象深刻,是真的要有愛,這段感情才會真真實實,誰都無法幫自己做決定,被限制的愛情是不美的。
在<<面子>>中有不少對話都是詼諧令人發笑的,就連結局都是詼諧的。傳統思想的外公,慢慢接受女兒和孫女的戀情。 導演同時也是編劇本身是華裔女同性戀,在西方容易被接受,但在東方卻要面對民族壓力。 她用大膽顛覆傳統的手法拍攝,不僅不同於以往同志的題材,還打破了不少傳統的思想。中國人是個愛面子的民族,家庭觀念又很強烈,未婚懷孕、同性戀都是難被接受的事情。
道理一籮筐,誰會真正勇敢的去面對這一切,敢真正的表達,這部影片把 社會邊緣角落的一群聚集在一個家庭裡,雖然有些誇大,但是就是要讓大家看清這其中的意涵。"面子"固然很重要的東西,有誰能夠不在乎它,因為有智慧才會 有"面子",但很少人可以凌駕在它之上,往往這樣就變成"面子"的玩偶。懂得取捨才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不要後悔這樣人生才活得精彩。

數學二498210029黃久賀 2011-04-19 23:06:02

這部片的主軸在小薇和母親各自的新戀情及互動的母女關係。故事描述出一位女兒,試圖了解她母親的內心,最後也對自己有更深的了解。這是一個關於壓抑的愛、現代與傳統的衝突,以及兩個女人忠於自我、追求快樂的感人故事。
在中國傳統社會是不允許同性戀的存在,這壓抑電影中主角小薇的性向,但薇薇安勇敢的性格激發了小薇,讓他勇於面對他們之間的感情和關係,雖然在這之間有些猶疑,這也是這部片精采的地方,傳統文化的壓抑和社會大眾的價值觀以及對同性相戀的異樣眼光都帶給同性戀心理上的掙扎。而隨著社會風氣越來越開放,同性戀、老少配等議題再也不是只能封閉不談的禁忌話題。
而說到片名"面子",對華人來說,是一種虛無飄渺,但又非常重要的東西。人生在世,裡子常常比不上面子來得重要,是一個人在群體中的形象,華人的個人以及群體的聯繫非常緊密,一旦一個人在群體中沒了面子,那就會對他在群體中的地位產生影響,有時甚至可能嚴重到會被逐出群體。在片中,主角家中三代分別代表三種不同類型的移民。第一代的祖父,代表那種完全維持華人思想的保守派,第二代的母親,身處在完全維持傳統華人作風跟思想已經西化的女兒之間,雖然骨子裡依然還是華人,但思想早已經被影響了,第三代的主角,其實已經是所謂的華裔美國人,她的母語已經是英語,中文只是用來跟家人以及華裔朋友溝通的工具而已,日常生活也已經西化、融入了美國社會。
不敢說面子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完全不要臉的人也會是過度反差,但有些人就是沒有原因的死要面子。
跳脫電影內感情的框架,在日常生活中當然也是如此。同學間的互動、職場上的相處,有很多時候不能光顧面子,而自己需要懂得變通,卻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財金二 498515063 雷政坤 2011-04-15 23:39:31

這部電影跟本就是"超級比一比"中國的舊思想和西方國家開放思想的互相比較,媽媽與小薇有著中國最忌諱的三個問題點
1.媽媽的未婚懷孕
2.媽媽的忘年戀
3.小薇是同性戀
這三個問題帶給母女倆人極大的考驗,在面子與裡子中拔河,也可以說是母女倆正在和全中國傳統思想的人拔河,拔輸了,有面子但失去自我,但為了拔贏,得要丟掉面子,以我個人覺得,人為了追求自己,面子不是問題,失去面子但得到自我,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