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7 04:35:27雲中子

燒香訣

燒香,雖是道教特有的宗教禮拜儀式,據《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說:「燒香之理在乎五行之性,凡朝真焚香者,誠心藉由火氣而上升。」修齋行道者,祭祀時必以燒香為務,不用獻祭牛羊,就能所求如願。
民間並有燒香訣流傳,即燒香時先以左足入戶,不能回顧,回顧則容易致邪。且拈香時宜左手在外,右手在內。因為道教以左手為淨手,而右手操持百事,容易受穢,是象以善包惡也。而且周公製禮,周公為楚人,楚人尚左,以左為尊。故有諺「虛左以待」,以示尊崇也。而又以男尊女卑,男左女右,故左屬陽、右屬陰,左包右,以象陽包陰,陰陽太極之形也。捻香、燃香皆宜用左手。祈祝時,一念寂然,五臟六腑之氣直上三天,更無滯礙。
舉香宜雙手平舉至胸口,是謂「心香」,香頭至眉間高,即「玄關竅」之位,謂之「叩天關」。所祝之願隨香煙直上九重,謂之「通天」,插於舖滿稻穀灰之香爐,謂之「達地」。乃指所由心香之願,直叩天關,逕上九重,通天達地,以傳香信也。
台灣民間有「燒頭香」的習俗,每年農曆正月初一日,信眾爭先焚燒第一爐香炷,咸認為如此可以先得神佛之佑,以確保一年平安大吉,俗稱為「頭爐香」。
近來,多見各宮壇等或信眾等,燒香禮拜之式,莫不一是,各種奇奇怪怪的方法都有,說法或根據更有荒唐或莫名之云。故而特別找出記載資料,分享眾道兄!

戊日不燒香—
道教有「戊日不燒香」的規定,即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等六戊之日,禁行一切燒香、敲鐘鼓與誥誦經典等儀式。此六戊日又稱為「鬼哭日」。諸神於此六日都是集會於中宮或待於帝殿值班,燒香朝拜不僅不錫福反而降禍。按《女青律》云:「六戊日禁行焚香誦經,是日敲鐘擊鼓,進表上章,啟奏天曹者,罪加一箏。反之,六戊日不敲鐘鼓、不擾神祇則功德無量。」
這項﹁戊禁﹂源起於漢代漢武帝。相傳西王母曾告訴武帝說:「人間蝗害水災,都因不知禁戊而起,四時之內有六戊日,皆不得整鋤田地驚動土神。若嚴守六戊禁儀則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