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再生」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開幕
中華民國一0五年一月十日 星期日 發行總號第五六八八共一頁
採用公益新聞通訊社稿件請冠【公益社】社名 E-MAIL:s8479.s9667@msa.hinet.net(詹招琳)
公益新聞>YouTube公益新聞頻道>公民時報>peopo公民時報>公益新聞服務網:【修】總統玉照及題詞核發要點>交通部中央天氣局預報>全球法律資訊網>pchome更多政府消息新聞>安裝免費黃道吉日農民曆<
「流轉・再生」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開幕
自然與藝術的生命之旅—
「流轉・再生」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開幕
「流轉・再生」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於1月9日世界宗教博物館和平交流廳展開序幕,邀集文化、藝術等各界嘉賓參與開展茶敘。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陳國寧認為,宗教教導人們走回生命的源頭,而本次展覽作品中,藝術家有如先知般,將廢紙、各種紙纖維及媒材再製、轉化成為藝術品的「再生」概念,用紙為大家詮釋生命的意義,也以各媒材多元共生、和諧共存、環保再生的藝術創作概念,相應宗博館和平與博愛的宗旨。法國紙纖維藝術協會負責人也是策展人Jan Fairbairn-Edwards表示,本次展覽共有55位藝術家、共72件作品展出,皆為藝術家收集自然素材,將簡單的纖維化為各種藝術創作,呈現對大自然的尊崇之情。
「流轉・再生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已先後於英、法兩國展出,這次與世界宗教博物館合作於台灣展出,是亞洲唯一一場結合自然與環保等多元概念的紙藝術饗宴。共同策展人、也是台灣環保藝術家呂嘉萍更為在座來賓詮釋本展覽名稱中「流轉」與「再生」的意義:流轉不僅象徵纖維轉化成各種形狀,同時也代表纖維在水裡流動交織的概念;「再生」則象徵不同媒材透過技法成為藝術創作的再製概念。她更提到,這次展場動線設計也與展覽主題相呼應,是一場生命的藝術之旅,從入場時象徵新生的「生之蛹」出發,逐漸走到展場深處的「福島我的愛」代表生命的消逝,然而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進入安靜與沈澱自我的狀態,而沈澱之後折返時沿著牆上的作品,則傳達反思的訊息:人類對於生命與大自然是否尊重與珍惜?她誠摯期盼大家能在觀展過程中與所有展品用心交流、產生共鳴。
本次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從1月9日至3月20日於世界宗教博物館六樓第二特展示展出,開幕式與會貴賓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Donato Scioscioli處長、墨西哥商務簽證文件暨文化辦事處Juan Manuel Gonzalez Bustos處長、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發展科周明怡科長、藝術家程文宗先生等共同參與。/10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