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的禮物:赤子心
好電影要能開啟新視野,新境界,《給史達林的禮物》就是一堂全新的人文課。
要推荐2008非看不可的電影,在最後的歲末時光,我願意推荐哈薩克導演魯斯坦‧艾德拉謝夫(Rustem Abdrashev))的作品《給史達林的禮物(The Gift To Stalin)》。
我一直相信,好電影其實都有開窗功能,不是讓我們看見新世界,就是讓我們發現舊世界。《給史達林的禮物》其實是兩者得兼。
所謂的新世界,指的是哈薩克的風景、人文與哲學;所謂的舊世界,指的是1949年史達林當權的蘇聯國度。《給史達林的禮物》描寫在1949年史達林70大壽前夕,大家都挖空心思想要替獨裁者祝壽,蘇聯官員正在籌備第一顆原子彈試爆,但是被迫與父母分離的猶太小男孩卻獻出了自己最珍貴的小羔羊,盼能換得與父母的再相逢。電影有歷史,有人文,還有完全陌生的國度風情,每一格膠捲,對我而言都散發著新鮮魅力。
《給史達林的禮物》其實是一部貧苦人民對抗官僚體制的作品,小男生沙士卡(由Dalen Shintemirov飾演)是遭蘇聯流放的猶太難民,祖父死在火車上,他則是假死才逃過一劫,被哈薩克鐵路工人哈樹收留,不但替他改名改運,也教導他從哈薩克文化中適應艱苦人生。史達林對抗過希特勒,曾經是蘇聯的偉大英明領袖,卻也同樣是殺人如麻的劊子手,但是蘇聯的慘痛歷史,由於蘇聯領導人重視電影教化宣傳功能,一直是禁忌題材,過去好萊塢作品涉獵亦不多,對很多人而言都是很難想像的歷史空白(偶而一部《齊瓦哥醫生》或《烽火赤焰萬里情》,都只能算是點到為止的輕輕碰觸而已)。
悲慘與憐憫往往只有一牆之隔,處理得當,就能在引人垂淚及歎息聲中,贏得更多歡呼。沙士卡奄奄一息躺在屍體堆中時,蘇聯警察怕有人裝死,還用刀去刺死屍的驚險畫面,就是其中一例,哈樹的緊急處置,吊足了觀眾胃口;同樣地,沙士卡原本只靠著車窗外的雨水度日,最後卻懂得來販賣飲水來賺錢,巧妙的轉折,讓時代的悲情有了轉折出口,也讓猶太人的智慧頭腦有了更戲劇化的高潮。
暴政的恐怖不在於威脅震嚇,而是在於無所不在的巧取豪奪,以及因之而生的無言憤怒。聲嘶力竭,怒目張舌地斥喝,固然可以表現憤怒,卻也容易顯得膚淺,《給史達林的禮物》中所有受剝削的人們,其實都看到了隱藏在官僚身後的蘇聯惡勢力,那才是罪惡的淵藪,才是惡人囂張的動力,因此,敢怒不敢言的委屈與低姿態,也就更能在無奈之中,更能勾動你的心。
原本茶不思飯不想,奄奄一息的沙士卡,卻是在哈樹彈奏的哈薩克樂器下,看見了樂趣與生機,政治上的惡勢力都只能狂妄一時,深厚的文化才是長久撼動人心的力量,哈樹的臉上書寫著昔日戰場作戰的刀痕,心頭卻已遠離俗世爭擾,他坦然接受命運的擺布,卻在文化與天意中找到自己呼吸的空間,他的怡然與達觀,成就了亂世中最寬厚的肩膀,承載了紅塵不幸,也成為沙士卡最難忘懷的生命導師了。
上一篇:畫皮:有勇無戲甄子丹
下一篇:2008最惆悵的電影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