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6 14:54:09藍色俄羅斯
1126三分之一的TVBSN
照片(上圖)取材自自由時報,記者陳奕全攝影。
報導新聞最忌斷章取義,我相信新聞記者雖然對新聞的重點解讀容或各不相同,但是新聞事實就是事實,見樹不見林,就是奇怪,只報導自己要報導的,其他全然視而不見,就是怪,甚至因而顛倒了事實,就不再是奇怪,而是荒唐又離譜了。
金馬獎主辦單位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在台北市新光美術館舉辦了「向大師致敬」文物紀念展的揭幕典禮,這項活動的「大師」指的是李翰祥、胡金銓和楊德昌三位已故的電影工作者,現場來了不少電視媒體採訪,但是從昨晚到今晨,我看到的TVBS-NEWS的報導,卻只提了楊德昌,完全不提李翰祥與胡金銓,錯愕之餘,且讓我先從TVBS-N的網站上找到原始文稿供大家參考。
報導新聞最忌斷章取義,我相信新聞記者雖然對新聞的重點解讀容或各不相同,但是新聞事實就是事實,見樹不見林,就是奇怪,只報導自己要報導的,其他全然視而不見,就是怪,甚至因而顛倒了事實,就不再是奇怪,而是荒唐又離譜了。
金馬獎主辦單位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在台北市新光美術館舉辦了「向大師致敬」文物紀念展的揭幕典禮,這項活動的「大師」指的是李翰祥、胡金銓和楊德昌三位已故的電影工作者,現場來了不少電視媒體採訪,但是從昨晚到今晨,我看到的TVBS-NEWS的報導,卻只提了楊德昌,完全不提李翰祥與胡金銓,錯愕之餘,且讓我先從TVBS-N的網站上找到原始文稿供大家參考。
TVBS-N的報導標題是這樣寫著:(上圖取材自TVBS-N網站)
憶楊德昌 張艾嘉、徐楓、鄭佩佩再聚
記者:吳昱曄 攝影:鄭凱文 台北 報導
TVBS-N的報導內容則是如此:
「已經辦了44年的金馬獎,為了紀念剛過世的導演楊德昌.特地找來當年的一線女星鄭佩佩徐楓和張艾嘉齊聚一堂,回想當年電影工作,大家有說有笑,但一提到現在的台灣電影,張艾嘉忍不住感嘆,現在金馬獎是大家在湊熱鬧,只剩場面,沒有內容。
好久不見,當年的女主角一姐俠女鄭佩佩、徐楓還有張艾嘉全都回來了為了紀念,他們共同合作過的導演楊德昌。
平均戲齡50年的老導演演員們,齊聚一堂,現場宛如台灣電影 史的縮影,回顧當年自己的青澀作品,大家有說有笑,只是想到當年的工作夥伴已經不在,還是感慨。演員楊惠姍:「過去這段日子,我看,陪楊德昌進進出出醫 院,還到他家裡,甚至包括我們最後一次見他的面,在他在家裡,我們就拿著他一個小的V8,他最後的熱情,你看到他臉上的光,你真的不相信。」
手部微微顫抖,真的是忘不了當年和楊德昌最後合作的感動,但更讓老影人,觸景傷情的是這一張張泛黃照片和金馬獎座。
導演張艾嘉:「金馬獎以前是我們的榮耀,是我們做電影工作者的榮耀,就像我們華語電影人一樣,現在慢慢我們覺得說,這好像是一個,其他地方的一些人的,的一個很奇怪的盛典,大家來湊熱鬧。」
已經44年的金馬獎,如今卻成了老影人眼中湊熱鬧的盛事,讓人唏噓。」
我的這篇文章以 「三分之一的TVBS」做標題,反應的就是我看到這則新聞報導後的心情,就新聞事實而言,明明是紀念三位大導演,整則報導只提了一位導演,不是三分之一,是什麼?
憶楊德昌 張艾嘉、徐楓、鄭佩佩再聚
記者:吳昱曄 攝影:鄭凱文 台北 報導
TVBS-N的報導內容則是如此:
「已經辦了44年的金馬獎,為了紀念剛過世的導演楊德昌.特地找來當年的一線女星鄭佩佩徐楓和張艾嘉齊聚一堂,回想當年電影工作,大家有說有笑,但一提到現在的台灣電影,張艾嘉忍不住感嘆,現在金馬獎是大家在湊熱鬧,只剩場面,沒有內容。
好久不見,當年的女主角一姐俠女鄭佩佩、徐楓還有張艾嘉全都回來了為了紀念,他們共同合作過的導演楊德昌。
平均戲齡50年的老導演演員們,齊聚一堂,現場宛如台灣電影 史的縮影,回顧當年自己的青澀作品,大家有說有笑,只是想到當年的工作夥伴已經不在,還是感慨。演員楊惠姍:「過去這段日子,我看,陪楊德昌進進出出醫 院,還到他家裡,甚至包括我們最後一次見他的面,在他在家裡,我們就拿著他一個小的V8,他最後的熱情,你看到他臉上的光,你真的不相信。」
手部微微顫抖,真的是忘不了當年和楊德昌最後合作的感動,但更讓老影人,觸景傷情的是這一張張泛黃照片和金馬獎座。
導演張艾嘉:「金馬獎以前是我們的榮耀,是我們做電影工作者的榮耀,就像我們華語電影人一樣,現在慢慢我們覺得說,這好像是一個,其他地方的一些人的,的一個很奇怪的盛典,大家來湊熱鬧。」
已經44年的金馬獎,如今卻成了老影人眼中湊熱鬧的盛事,讓人唏噓。」
我的這篇文章以 「三分之一的TVBS」做標題,反應的就是我看到這則新聞報導後的心情,就新聞事實而言,明明是紀念三位大導演,整則報導只提了一位導演,不是三分之一,是什麼?
(上圖取材自TVBS-N網站)
其次,文章第二段提到了「鄭佩佩、徐楓還有張艾嘉」都曾和楊德昌共同合作過,更是悖離了事實。鄭佩佩、徐楓和張艾嘉都是胡金銓導演的愛將,都曾演出過胡導演的電影,她們在台北相聚的重點之一是因為胡金銓導演,不是楊德昌導演。至於張艾嘉則算是楊德昌進入影視圈的重要推手,她們先合作了電視劇,再拍起了電影,淵源也極深,TVBS-N的報導不但張冠李戴,不但昧於事實,而且簡直是開始製造起影史傳奇了。
有的人或許認為李翰祥和胡金銓都是在香港發跡的導演,其實他們生命中最精彩的作品,多數也都是在台灣時期完成的,李翰祥當年以《梁山伯與祝英台》揚名,旋即來到台灣成立國聯公司,把香港片廠制度引進台灣,也有「國聯五鳳」等明星制度,烘托本土明星,訓練出無數的幕前幕後工作人員,《西施》、《緹縈》、《幾度夕陽紅》、《冬暖》和《破曉時分》等片都是他自己執導,或者是旗下導演所拍出來的精彩作品,對推動台灣本土製片功不可沒。
同樣地,胡金銓導演在台灣拍出的《龍門客棧》和《俠女》,更是畫時代的里程碑,聯邦電影公司當時培育出上官靈鳳、白鷹、石雋、徐楓和田鵬等人,百花齊放的結果堪稱是台灣影壇的盛事,台灣導演王童就一再對外宣稱當年受過李胡兩位大師的面炙啟迪,才有後來的成就。
只提楊德昌,不提李胡二人,確實是很奇怪的新聞處理,記者年輕不懂事,不是理由,長官不看稿不核稿,更不是個說法,現場致詞的來賓中包括了《武松》金馬獎封后的「潘金蓮」汪萍,還有《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四九」李昆(他也演過胡金銓的《天下第一》),也有《龍門客棧》的石雋,他們和徐楓與鄭佩佩一樣或許認識知道楊德昌,卻不曾合作過的,記者現場採訪卻只做了三分之一報導,真是讓我愕然的。
當然,這篇報導也不是一無可取,TVBS-N的記者呈現了楊惠姍現場追思楊德昌最後時光的講話,確實是真情動人;張艾嘉對於金馬獎已經變質的談話,也發人深省,記者確實想要多方面關照金馬獎的今昔對照,但是只從懷舊系列活動來論斷金馬獎功過,也顯得太簡陋了。
其次,文章第二段提到了「鄭佩佩、徐楓還有張艾嘉」都曾和楊德昌共同合作過,更是悖離了事實。鄭佩佩、徐楓和張艾嘉都是胡金銓導演的愛將,都曾演出過胡導演的電影,她們在台北相聚的重點之一是因為胡金銓導演,不是楊德昌導演。至於張艾嘉則算是楊德昌進入影視圈的重要推手,她們先合作了電視劇,再拍起了電影,淵源也極深,TVBS-N的報導不但張冠李戴,不但昧於事實,而且簡直是開始製造起影史傳奇了。
有的人或許認為李翰祥和胡金銓都是在香港發跡的導演,其實他們生命中最精彩的作品,多數也都是在台灣時期完成的,李翰祥當年以《梁山伯與祝英台》揚名,旋即來到台灣成立國聯公司,把香港片廠制度引進台灣,也有「國聯五鳳」等明星制度,烘托本土明星,訓練出無數的幕前幕後工作人員,《西施》、《緹縈》、《幾度夕陽紅》、《冬暖》和《破曉時分》等片都是他自己執導,或者是旗下導演所拍出來的精彩作品,對推動台灣本土製片功不可沒。
同樣地,胡金銓導演在台灣拍出的《龍門客棧》和《俠女》,更是畫時代的里程碑,聯邦電影公司當時培育出上官靈鳳、白鷹、石雋、徐楓和田鵬等人,百花齊放的結果堪稱是台灣影壇的盛事,台灣導演王童就一再對外宣稱當年受過李胡兩位大師的面炙啟迪,才有後來的成就。
只提楊德昌,不提李胡二人,確實是很奇怪的新聞處理,記者年輕不懂事,不是理由,長官不看稿不核稿,更不是個說法,現場致詞的來賓中包括了《武松》金馬獎封后的「潘金蓮」汪萍,還有《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四九」李昆(他也演過胡金銓的《天下第一》),也有《龍門客棧》的石雋,他們和徐楓與鄭佩佩一樣或許認識知道楊德昌,卻不曾合作過的,記者現場採訪卻只做了三分之一報導,真是讓我愕然的。
當然,這篇報導也不是一無可取,TVBS-N的記者呈現了楊惠姍現場追思楊德昌最後時光的講話,確實是真情動人;張艾嘉對於金馬獎已經變質的談話,也發人深省,記者確實想要多方面關照金馬獎的今昔對照,但是只從懷舊系列活動來論斷金馬獎功過,也顯得太簡陋了。
安琪
2007-11-28 17:42:34
看到標題......
冒冷汗
......
再看到那句"tvbs很多新聞都這樣".....
......暈......
說"大家都是這樣"有些拖人一起下水的味道
只能努力在收視率的爭逐中
嘗試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謝謝藍sir特別為這個報導還寫了一篇文章
河馬
2007-11-27 14:17:12
已校正。
謝謝! 2007-11-27 18:40:42
哎~我們對電影比較關心還有感覺,對一些不熟悉的領域也是常常不知不覺被灌進不知多少錯誤的資訊啊,所以對從媒體上見到聽到的,我們應該時時抱著懷疑的態度,不要像辛普森家庭電影版中裡,邪惡的官員一句「我是電視上的人」,就讓大家閉嘴聽話,那就可笑又可悲啦(雖然已經差不了多少)。
(版主:我猜您要說張艾嘉是楊德昌推「手」,有個字可能不小心打錯囉)
版主回應
感謝提醒,已校正。
謝謝! 2007-11-27 18:40:42
單純為觀眾的我們
真的很容易受到新聞媒體報導主觀立場的擺佈
若不是您這篇文 我也不會知道原來看到的只是三分之ㄧ的新聞
話說回來 以我六年級後段班的年紀來說
李胡兩位大導演對我已經是很陌生了
不難想像萬一放在新聞上 在有限的文字敘述內要讓大眾了解兩位又是多麼的困難 應該大部分七年級八年級馬上就轉台
除非 他們像你這樣 用淺顯易懂的敘述手法
讓我恍然大悟兩位導演的成就貢獻
收視率或許重要 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
若不是我們這些觀眾喜歡看腥搧色 媒體也不用這麼斷章取義
只不過 看多了不客觀的報導之後
其實 也是很厭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