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4 01:03:29藍色俄羅斯

1113珍愛來臨:作家身影夢

作家電影的主角是不是一定要比作家本人更美麗?形象要更放大呢?

閱讀作家的作品,基本上是心智的運算與心靈的感動,每個人得以在自己心田完成工程建構;要把作家的傳記故事搬上銀幕,除了真心喜歡與虔心感動的要素之外,則多了商業運算,因為那是勞師動眾,仰仗群體之力,又耗費金錢的結果。

作家傳記上銀幕,有四點是在拍攝前就考慮清楚的:生平事跡夠不夠傳奇?知名度夠不夠響亮?銷售數量驚不驚人?作家長相有沒魅力?這四點的綜合考量,說穿了一句話,就是在問這四者的組合究竟能不能吸引讀者?

華文小說作家的傳記登上大小銀幕,張愛玲首屈一指,關鍵當然在於她的文采粲然,小說風行數十年,出身官侯豪門,又嫁給了漢奸政府的高官,繼而流徙海外,曲折顛波的生命經歷,一如她的筆下人物,於是先有嚴浩執導,三毛執筆的《滾滾紅塵》,繼而又有丁亞民執導,王蕙玲編劇的《她自海上來》,電影由林青霞擔綱,還當選金馬影后,電視由劉若英主演,亦有不俗佳評。

至於西洋作家則有《第三情(Henry and June)》刻畫特立獨行的亨利.米勒(Henry Miller)傳奇,可惜此公童山濯濯,外型毫不討喜,即使玩世不恭的情色場面,也拍得太過狂妄而少了美感;其他諸如以薩德侯爵為主角的《鵝毛筆(Quills)》也還是以奇人怪事及情色禁忌作為主要訴求,聳動有餘,作家本人風流卻很難擊中觀眾的心;廣獲好評的《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重點卻不在莎士比亞身上,而是帶給他靈感,得以寫作「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愛情繆思Viola (由葛妮絲.派特蘿(Gwyneth Paltrow)飾演)。





倒是《時時刻刻(Hours)》努力從作家、讀者及小說人物三個面向來切入女作家伍爾芙(Virginia Woolf)的心靈與文字,妮可.基嫚( Nicole Kidman )在茱莉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及梅莉.史翠普( Meryl Streep )的襯托下,得能奧斯卡封后,成了眾望所歸的結果;2007年的《珍愛來臨(Becoming Jane)》則是女作家傳記電影的最新一章,主人翁是廣受喜愛的英國女作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由當紅女星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擔綱詮釋,要揭開她的《傲慢與偏見》何以會那麼膾炙人口?因為字字皆血淚,只有愛過,傷過,才能刻骨銘心。

林青霞擔和劉若英的外型像不像張愛玲,不是重點,氣質像不像,也不是大問題,真的要找到一位既是瘦質娉婷,又有臨水照花氣質的女星來擔綱,也不是太難,難的是觀眾為何要花錢買票捧場?演員要比張愛玲更美,形象更大,魅力更大,才是商業運作時最重要的考量,形似與神似部份,都可以靠美術、攝影、場面調度和劇本功力來補強的,觀眾不能一眼就喜歡女演員代言的作家角色,一看就認同演員的肉身靈氣,再大牌的作家故事,就少了影像對話的空間了。
《珍愛來臨》拍完之後,不少文學愛好者都說女主角安.海瑟薇遠比珍.奧斯汀高大壯碩,外型也美豔太過,不像是每天沈浸在文字創作的閨秀,其實,這些挑剔的言詞也就正是《珍愛來臨》最大的商業賣點:安.海瑟薇。

首先,她外型甜美又討喜;其次,她的古裝扮相韻味不凡;第三,她的眉宇另有不受命運羈絆的叛逆與倔強;第四,則是她面對愛情時的迷惘,柔軟有致…最後當然是《珍愛來臨》中的劇情鎖定她一輩子唯一的一次戀情,對照《傲慢與偏見》的小說情節,讓作家的文字與自身的情海波濤有了按圖索驥與對號入座的趣味。
就算不是珍.奧斯汀的傳記故事,《珍愛來臨》中安.海瑟薇經歷的愛情波濤也是一齣珍.奧斯汀筆下的男女羅曼史傳奇,分享她的悲歡際遇,感受她的一顰一笑,就讓看電影多添了讀書溫故的趣味,也許就會有更多人好奇珍.奧斯汀的故事,更想重看《傲慢與偏見》或《理性與感性》了。

前提是如果主角不是安.海瑟薇,你的觀影濃度還會這麼強烈嗎?你還會心甘情願掏錢買票嗎?這句問號的背後就是電影商業運算機制的精打細算。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莎賓娜 2007-11-15 21:53:09

這樣說沒錯,
只能說大部份的電影都是用商業手法行銷.

莎賓娜 2007-11-14 22:34:25

我喜歡安.海瑟薇,
電影和商業是分不開的不是嗎?

版主回應
要看什麼電影。
不全然是。
2007-11-14 23: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