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6 00:53:35藍色俄羅斯
20060525:催淚的絕唱
電影音樂是強力春藥,一旦用對了,肯定就會催淚,然而,很多電影歌曲,襯托情緒的功能不小,卻未必真能讓人眼淚奪眶。
初次看關錦鵬的《阮玲玉》時,雖然形式上刻意抽離,不時用拍片現場的紀錄訪問的「清冷」,來襯托戲劇故事的「濃烈」,然而小蟲作曲,姚若龍填詞的「葬心」歌曲在阮玲玉香消玉殞,多位知名導演在她靈前逐一說著心事時,我的淚水就被騙了出來…
「葬心」的歌詞,坦白說有點刻意求工,然而曲調纏綿(按照小虫的說法是冥冥中覺得有阮玲玉在空氣中對他喃喃細語),再對照意境繁複的歌詞時,情緒就蕩漾了起來……。
蝴蝶兒飛去 心亦不在
淒清長夜誰來 拭淚滿腮
是貪點兒依賴 貪一點兒愛
舊緣該了難了 換滿心哀
怎受得住 這頭猜 那邊怪
人言匯成愁海 辛酸難捱
天給的苦 給的災 都不怪
千不該 萬不該 芳華怕孤單
林花兒謝了 連心也埋
他日春燕歸來 身何在
近年來,雖然花了相當力氣研究電影音樂,可是卻很少遇到過類似「葬心」的摧淚經驗,「葬心」的美,在於詞曲和視覺意像搭配得天衣無縫,當頭罩下,讓觀眾根本無處可躲,只能盡情泣和。
前兩天,重看《盧安達飯店》時,相似的催淚經驗卻再度浮現了。
對於像我這樣的台灣人而言,一提到非洲人,在我心中浮現的就是黑人。不管你來自剛果、南非、獅子山、喀麥隆、肯亞或奈及利亞,不必告訴我這麼多的地理名詞,所有的非洲人對我而言,長相看似都一樣,乍然瞄看一眼,根本分不出國籍和膚色、骨架的差異。
然而,《盧安達飯店》裡的盧安達人卻有本事分得出誰是胡圖人(Hutu),誰是圖西人(Tutsi),以前圖西人掌權,對胡圖人不留情面,如今,胡圖人大權在握,就要血債血還,而且斬草除根,要把原本共同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黑人」同胞徹底滅絕。他們的恩仇,外人不解,他們的殺伐,外人不忍,然而,仇恨讓他們殺得眼紅,才有了百天之內,百萬人喪命的災劫。
《盧安達飯店》帶出的歷史悲劇,其實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中斷,人命浩劫持續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上演,你只能替劫後餘生的主角家屬慶幸,至少,在盧安達滿目瘡痍的土地上至少還有一個能夠團圓的家族,可是導演卻在這時候讓我們聽見了一首名叫「百萬人聲(Million Voices)」的合唱曲,這首歌的歌詞其實簡單,先用非洲話來問:「太陽是否還會再東升,是否還會照耀我們?」然後「盧安達、盧安達」的吟唱既像是迴音壁,又像是祈禱文,跟著傳唱了出來,
There’s no money, no diamonds, no fortunes 這世界沒有金錢、鑽石和財富
on this planet that can replace Rwanda? 可以取代盧安達
Rwanda Rwanda盧安達、盧安達
Yeah, Rwanda Rwanda是啊,盧安達、盧安達
These are the cry of the children 這些是孩子們的呼喊
Rwanda Rwanda盧安達、盧安達
Anybody hear my cry? 可有人聽到我的哭喊?
接下來的幾句歌詞就是最讓人感歎的政治輓歌:
If America, i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n why can’t Africa, 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frica?
如果美國是美利堅合眾國,
非洲為什麼不是非洲合眾國?
And if England, is the United Kingdom,
Then why can’t Africa unite all the kingdoms
and become United Kingdom of Africa?
如果英國是大英國協,
非洲為什麼不能不能合為國協
成為非洲國協?
Lord, did you hear us calling you? 上帝啊?你是否聽到我們的呼喊?
Yeah, Rwanda Rwanda, 是啊,盧安達、盧安達
Lord, did you hear us calling? 上帝啊?你是否聽到我們的呼喊?
Can you do something in Rwanda? 你能不能替盧安達做些什麼?
我沒有全譯這首「百萬人聲」的合唱曲,只因為歌詞淺顯易懂,一聽就能明白,再加上旋律琅琅上口,看著畫面,想到那群人在槍口下等待上帝垂憐的無助眼神時,你的淚水就會汩汩流下了,那種感覺,親愛的朋友,只要你看過《殺戮戰場》,看到吳漢飾演的高棉難民,翻山越嶺,終於到達紅十字會難民營,導演就在此時放出了約翰.藍儂的「Imagine」這首歌詞,你一定會心酸,你一定會眼紅,不需要道理,不需要解釋,音樂就這樣征服了你。
初次看關錦鵬的《阮玲玉》時,雖然形式上刻意抽離,不時用拍片現場的紀錄訪問的「清冷」,來襯托戲劇故事的「濃烈」,然而小蟲作曲,姚若龍填詞的「葬心」歌曲在阮玲玉香消玉殞,多位知名導演在她靈前逐一說著心事時,我的淚水就被騙了出來…
「葬心」的歌詞,坦白說有點刻意求工,然而曲調纏綿(按照小虫的說法是冥冥中覺得有阮玲玉在空氣中對他喃喃細語),再對照意境繁複的歌詞時,情緒就蕩漾了起來……。
蝴蝶兒飛去 心亦不在
淒清長夜誰來 拭淚滿腮
是貪點兒依賴 貪一點兒愛
舊緣該了難了 換滿心哀
怎受得住 這頭猜 那邊怪
人言匯成愁海 辛酸難捱
天給的苦 給的災 都不怪
千不該 萬不該 芳華怕孤單
林花兒謝了 連心也埋
他日春燕歸來 身何在
近年來,雖然花了相當力氣研究電影音樂,可是卻很少遇到過類似「葬心」的摧淚經驗,「葬心」的美,在於詞曲和視覺意像搭配得天衣無縫,當頭罩下,讓觀眾根本無處可躲,只能盡情泣和。
前兩天,重看《盧安達飯店》時,相似的催淚經驗卻再度浮現了。
對於像我這樣的台灣人而言,一提到非洲人,在我心中浮現的就是黑人。不管你來自剛果、南非、獅子山、喀麥隆、肯亞或奈及利亞,不必告訴我這麼多的地理名詞,所有的非洲人對我而言,長相看似都一樣,乍然瞄看一眼,根本分不出國籍和膚色、骨架的差異。
然而,《盧安達飯店》裡的盧安達人卻有本事分得出誰是胡圖人(Hutu),誰是圖西人(Tutsi),以前圖西人掌權,對胡圖人不留情面,如今,胡圖人大權在握,就要血債血還,而且斬草除根,要把原本共同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黑人」同胞徹底滅絕。他們的恩仇,外人不解,他們的殺伐,外人不忍,然而,仇恨讓他們殺得眼紅,才有了百天之內,百萬人喪命的災劫。
《盧安達飯店》帶出的歷史悲劇,其實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中斷,人命浩劫持續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上演,你只能替劫後餘生的主角家屬慶幸,至少,在盧安達滿目瘡痍的土地上至少還有一個能夠團圓的家族,可是導演卻在這時候讓我們聽見了一首名叫「百萬人聲(Million Voices)」的合唱曲,這首歌的歌詞其實簡單,先用非洲話來問:「太陽是否還會再東升,是否還會照耀我們?」然後「盧安達、盧安達」的吟唱既像是迴音壁,又像是祈禱文,跟著傳唱了出來,
There’s no money, no diamonds, no fortunes 這世界沒有金錢、鑽石和財富
on this planet that can replace Rwanda? 可以取代盧安達
Rwanda Rwanda盧安達、盧安達
Yeah, Rwanda Rwanda是啊,盧安達、盧安達
These are the cry of the children 這些是孩子們的呼喊
Rwanda Rwanda盧安達、盧安達
Anybody hear my cry? 可有人聽到我的哭喊?
接下來的幾句歌詞就是最讓人感歎的政治輓歌:
If America, i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n why can’t Africa, 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frica?
如果美國是美利堅合眾國,
非洲為什麼不是非洲合眾國?
And if England, is the United Kingdom,
Then why can’t Africa unite all the kingdoms
and become United Kingdom of Africa?
如果英國是大英國協,
非洲為什麼不能不能合為國協
成為非洲國協?
Lord, did you hear us calling you? 上帝啊?你是否聽到我們的呼喊?
Yeah, Rwanda Rwanda, 是啊,盧安達、盧安達
Lord, did you hear us calling? 上帝啊?你是否聽到我們的呼喊?
Can you do something in Rwanda? 你能不能替盧安達做些什麼?
我沒有全譯這首「百萬人聲」的合唱曲,只因為歌詞淺顯易懂,一聽就能明白,再加上旋律琅琅上口,看著畫面,想到那群人在槍口下等待上帝垂憐的無助眼神時,你的淚水就會汩汩流下了,那種感覺,親愛的朋友,只要你看過《殺戮戰場》,看到吳漢飾演的高棉難民,翻山越嶺,終於到達紅十字會難民營,導演就在此時放出了約翰.藍儂的「Imagine」這首歌詞,你一定會心酸,你一定會眼紅,不需要道理,不需要解釋,音樂就這樣征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