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6 18:04:01藍色俄羅斯
20051013:累積的必要
不管是影展,或是電影節,台灣人都習慣兼容並包,範圍越寬越好,內容越多越雜越好,卻鮮少營造出獨一無二的特色,而且長期經營,累積出電影研究不可錯過的重點,發展出吸引專業影迷關切的議題,或長期出版電影研究與導演研究的專書。
台灣金馬獎國際影展辦了都快三十年了,辦過無數的專題,早期也出版過以導演為名的研究專書,但是多數已經絕版,除了電影資料館還有留存部份之外,多數的中文資料早已佚散;網路崛起後,只要用心經營,就算只從二十一世紀做起,至今也可以有五年的國際影壇重要大師資料可供影迷查考吧?就算只做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的影藝人生介紹吧,至少也有五位資深影人的圖文資料可以查考吧,如今呢?唐紹華是誰?阿匹婆是誰?電影網站不替電影人立傳,誰來做薪火相傳的事呢?而且,區區舉手之勞,為什麼就沒有人來做呢?而且,多訂點網路空間,就可以累積多年的成績,何樂不為呢?
隨手點進金馬獎的官網吧(http://www.goldenhorse.org.tw/),你是至少可以看見2004和2005的國際影展參展片單和基本資料,一張圖,一點演職員表,和幾句劇情大綱,可以解渴,卻未必能夠止饑,還好,金馬獎官網上至少還有2004年的多數國片資料,想要了解國片全貌的人,倒是可以在這裡查到一點資料。問題則是在於除了資料,就沒有訪談、評論或創作心路歷程的資料可以進一步查考了。對我而言,那還是一個遺憾,而且只有兩年的資料,對於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台灣最重要的電影活動,顯然是不夠的。
因為沒有累積,就沒有辦法做深入研究;不能累積,一切就像煙火散盡之後,就歸於黯淡和沈默。
台灣比較有特色的影展應屬紀錄片雙年展和女性影展,每年也都吸引了不少觀眾去看電影,女性影展的經營者確實比較能夠呼應時代精神,你只要登上女性影展的官網(http://www.wmw.com.tw/)就可以回頭找出:2001的「法國電影新浪潮的老祖母」Agnes Varda ;2002年的莫妮卡.楚特和2003的莎莉.波特等知名女導演的相關中文資料,有這樣的用心,影展才能和影迷建立長期信賴和互動關係。
但是你如果想要找台灣紀錄片雙年展的資料呢?試試下面這個網址:http://www.tidf.org.tw/ 我想你可能和我一樣會那個白茫茫的銀幕感到備受挫折。
我不知道誰在管理紀錄片雙年展,相對於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台灣紀錄片而言,官方網站的不時停工或者資料不全,其實也相當程度反應了台灣電影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尷尬情貌。
歐美影壇就很懂得經營網站,美國電影協會、奧斯卡和坎城影展的官網資料就非常豐富,要海報有海報,要新聞照片也可以逐一對比,美中不足的就是少了電影人的深度訪談或評論文字(美國電影協會AFI算是比較完備的),否則就更精彩了。
在比利時另外還有一個世界電影音樂學院(The World Soundtrack Academy),每年十月都會在根特的法蘭德斯影展上推出一系列電影音樂相關的活動,這個學院存在的目的就是推動電影音樂,每年的世界電影音樂獎就分為「年度最佳電影配樂作曲家」、「年度最佳電影配樂」和「年度最佳電影歌曲」的提名與票選活動,另外還會選出最有前途的未來音樂家。
此外,電影音樂學院還會舉行個強調電影音樂的影片競賽,讓大家看看那些電影最會處理音樂;至於已經享有令名的作曲家也會應邀到影展會場上舉辦音樂會,今年的貴賓就是奧斯卡影史上第一位獲得配樂獎的女作曲家瑞秋.波曼。去年的影展上,則是我最敬愛的前輩作曲家墨希斯.賈赫和蓋布律.雅赫同台亮相,薪火相傳的意義讓人動容。
世界電影獎的官網上就很懂得累積自己的資源,前五屆得獎者與入圍者的資料應有盡有,今年入圍者的資料更是逐一說明,不但便於查考,更是擴充視野的關鍵網站,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上網點選下列這個網址去看看吧:http://www.worldsoundtrackawards.com/
年度最佳電影配樂作曲家的提名名單為:
1.霍華蕭爾《神鬼玩家》(Howard Shore《The Aviator》)
2.湯瑪斯.紐徶《波特萊爾的冒險》(Thomas Newman《Lemony Snicket》),
3.約翰.威廉斯《世界大戰》(John Williams《War of the Worlds》)
4.約翰.包威爾《神鬼認証:神鬼疑雲》(John Powell《The Bourne Supremacy》)
5.安吉婁.巴德拉曼提《未婚妻的漫長等待》(Angelo Badalamenti《Un Long Dimanche de Fiançailles》).
年度最佳電影配樂的提名作品是:
1.《神鬼玩家》The Aviator (by Howard Shore),
2.《神鬼認証:神鬼疑雲》The Bourne Supremacy (by John Powell),
3.《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 (by Hans Zimmer/James Newton Howard),
4.《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 (by John Williams)
5.《點燃生命之海》Mar Adentro (by Alejandro Amenábar).
年度最佳電影歌曲配樂的提名作品是:
1. 《摩托車日記》「河之彼岸」“Al Otro Lado del Rio”/The Motorcycle Diaries,
2. 《北極特快車》/(相信)“Believe”/The Polar Express,
3. 《阿飛正傳》/(舊習難改)“Old Habits Die Hard”/Alfie,
4. 《歌劇魅影》/(習慣孤單)“Learn to be Lonely”/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5. 《盧安達飯店》/(眾聲)“Million Voices〞/Hotel Rwanda.
台灣金馬獎國際影展辦了都快三十年了,辦過無數的專題,早期也出版過以導演為名的研究專書,但是多數已經絕版,除了電影資料館還有留存部份之外,多數的中文資料早已佚散;網路崛起後,只要用心經營,就算只從二十一世紀做起,至今也可以有五年的國際影壇重要大師資料可供影迷查考吧?就算只做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的影藝人生介紹吧,至少也有五位資深影人的圖文資料可以查考吧,如今呢?唐紹華是誰?阿匹婆是誰?電影網站不替電影人立傳,誰來做薪火相傳的事呢?而且,區區舉手之勞,為什麼就沒有人來做呢?而且,多訂點網路空間,就可以累積多年的成績,何樂不為呢?
隨手點進金馬獎的官網吧(http://www.goldenhorse.org.tw/),你是至少可以看見2004和2005的國際影展參展片單和基本資料,一張圖,一點演職員表,和幾句劇情大綱,可以解渴,卻未必能夠止饑,還好,金馬獎官網上至少還有2004年的多數國片資料,想要了解國片全貌的人,倒是可以在這裡查到一點資料。問題則是在於除了資料,就沒有訪談、評論或創作心路歷程的資料可以進一步查考了。對我而言,那還是一個遺憾,而且只有兩年的資料,對於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台灣最重要的電影活動,顯然是不夠的。
因為沒有累積,就沒有辦法做深入研究;不能累積,一切就像煙火散盡之後,就歸於黯淡和沈默。
台灣比較有特色的影展應屬紀錄片雙年展和女性影展,每年也都吸引了不少觀眾去看電影,女性影展的經營者確實比較能夠呼應時代精神,你只要登上女性影展的官網(http://www.wmw.com.tw/)就可以回頭找出:2001的「法國電影新浪潮的老祖母」Agnes Varda ;2002年的莫妮卡.楚特和2003的莎莉.波特等知名女導演的相關中文資料,有這樣的用心,影展才能和影迷建立長期信賴和互動關係。
但是你如果想要找台灣紀錄片雙年展的資料呢?試試下面這個網址:http://www.tidf.org.tw/ 我想你可能和我一樣會那個白茫茫的銀幕感到備受挫折。
我不知道誰在管理紀錄片雙年展,相對於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台灣紀錄片而言,官方網站的不時停工或者資料不全,其實也相當程度反應了台灣電影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尷尬情貌。
歐美影壇就很懂得經營網站,美國電影協會、奧斯卡和坎城影展的官網資料就非常豐富,要海報有海報,要新聞照片也可以逐一對比,美中不足的就是少了電影人的深度訪談或評論文字(美國電影協會AFI算是比較完備的),否則就更精彩了。
在比利時另外還有一個世界電影音樂學院(The World Soundtrack Academy),每年十月都會在根特的法蘭德斯影展上推出一系列電影音樂相關的活動,這個學院存在的目的就是推動電影音樂,每年的世界電影音樂獎就分為「年度最佳電影配樂作曲家」、「年度最佳電影配樂」和「年度最佳電影歌曲」的提名與票選活動,另外還會選出最有前途的未來音樂家。
此外,電影音樂學院還會舉行個強調電影音樂的影片競賽,讓大家看看那些電影最會處理音樂;至於已經享有令名的作曲家也會應邀到影展會場上舉辦音樂會,今年的貴賓就是奧斯卡影史上第一位獲得配樂獎的女作曲家瑞秋.波曼。去年的影展上,則是我最敬愛的前輩作曲家墨希斯.賈赫和蓋布律.雅赫同台亮相,薪火相傳的意義讓人動容。
世界電影獎的官網上就很懂得累積自己的資源,前五屆得獎者與入圍者的資料應有盡有,今年入圍者的資料更是逐一說明,不但便於查考,更是擴充視野的關鍵網站,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上網點選下列這個網址去看看吧:http://www.worldsoundtrackawards.com/
年度最佳電影配樂作曲家的提名名單為:
1.霍華蕭爾《神鬼玩家》(Howard Shore《The Aviator》)
2.湯瑪斯.紐徶《波特萊爾的冒險》(Thomas Newman《Lemony Snicket》),
3.約翰.威廉斯《世界大戰》(John Williams《War of the Worlds》)
4.約翰.包威爾《神鬼認証:神鬼疑雲》(John Powell《The Bourne Supremacy》)
5.安吉婁.巴德拉曼提《未婚妻的漫長等待》(Angelo Badalamenti《Un Long Dimanche de Fiançailles》).
年度最佳電影配樂的提名作品是:
1.《神鬼玩家》The Aviator (by Howard Shore),
2.《神鬼認証:神鬼疑雲》The Bourne Supremacy (by John Powell),
3.《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 (by Hans Zimmer/James Newton Howard),
4.《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 (by John Williams)
5.《點燃生命之海》Mar Adentro (by Alejandro Amenábar).
年度最佳電影歌曲配樂的提名作品是:
1. 《摩托車日記》「河之彼岸」“Al Otro Lado del Rio”/The Motorcycle Diaries,
2. 《北極特快車》/(相信)“Believe”/The Polar Express,
3. 《阿飛正傳》/(舊習難改)“Old Habits Die Hard”/Alfie,
4. 《歌劇魅影》/(習慣孤單)“Learn to be Lonely”/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5. 《盧安達飯店》/(眾聲)“Million Voices〞/Hotel Rwanda.